分享

BIM技术在昆明悦满欣城项目的应用|“群塔”作业方案

 新华意书馆 2016-03-24

昆明悦满欣城项目作为湖南建工集团南方工程局在云南的第一个BIM试点应用项目,集团总公司和南方局领导高度重视,从各部门抽调技术骨干组成项目BIM工作站,在短短的十几天时间里,BIM工作站成员积极与项目部各部门沟通,了解项目技术难点、需求点,制定一系列方案辅助项目管控。


现将项目BIM技术应用总结发布,此为技术应用系列文章的第一篇。

1. BIM技术在项目“群塔”作业方案中的应用

2. BIM 5D在项目物料精细化管理和限额领料中的应用

3. BIM管线综合技术在超大型地下室中的应用

本项目占地面积约七万平米,且工期紧张,施工难度大。十二栋塔楼高度均为95米以上,按流水组织施工,兼十二台塔吊同时作业,塔吊碰撞概率大,安全作业隐患多。对“群塔”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管理,是保障项目运行的重要前提和零事故的“生命线”。

BIM小组入驻项目部后,积极了解项目部各部门需求,项目部总技术负责人曾总提出项目难点,其中就包括群塔施工的碰撞问题。


1
本项目作业特点

1:施工段平行搭接情况多

由于甲方对工期的要求,致使工期紧张,现各施工段平行搭接时间长,塔吊可能碰撞的情况多,且彼此交集区域面积大,存在碰撞概率高等特点。

2:项目“群塔”作业管理特点

由于塔吊桩位确定前未合理统一设计,塔吊位置固定后给项目安全管理带来难度。项目管理通过“凭感觉”为易碰撞的塔吊加派指挥、和绘制不够直观的二维平面布置图来估计碰撞的可能性。塔臂斜拉索暴露在塔吊碰撞域交集区域,造成“凭感觉”的安全隐患大。

2
BIM技术参数化管理综合应用


本项目流水施工设置较多平行搭接,造成最高峰施工工人数达到一千余人,仅此一点说明引出参数化管理的重要性。将BIM技术全面应用于“群塔”作业的限位设计、塔吊施工作业全过程,通过方案模拟、流水段优化、进度优化等应用,降低碰撞概率,取得良好的安全保障。

1:利用BIM技术对施工现场、塔吊位置、塔吊臂长度与高度、最不利情况分析、多因素模拟仿真分析,提前模拟设计效果,对比分析,优化设计方案。


图1 昆明悦满欣城项目部塔吊布置与碰撞域显示


2:利用BIM的3D真实比例模型进行塔吊预碰撞检查。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将BIM模型导入Navisworks 并检查碰撞次数(如图2所示,控制单一不变因素为塔吊臂高度,碰撞次数为22次)。


图2 昆明悦满欣城项目单因素碰撞检查

 2.1:利用BIM预碰撞的检测结果,针对性调整塔吊臂高度,根据分析结果处理碰撞问题,重复碰撞检测。


图三:Navisworks碰撞检查报告

2.2:根据施工机械安全管理规范要求,塔吊应高低错开,距离差为2m以上。结合群塔作业运行同步升降原则、后塔让先塔原则、场地边区塔吊避让中心区塔吊等原则,调整塔吊臂高度,直至解决所有碰撞。



图四:Navisworks碰撞检查报告


3:利用BIM模型,参数化实时计算施工各阶段,塔吊彼此间碰撞域的交汇面积,为项目管理人员调度提供依据。


图五:简化后的REVIT参数化模型

3.1:结合设计图纸,利用BIM技术建模,参数化计算各塔吊彼此间碰撞域交汇面积,并生成REVIT明细表。


图五:REVIT明细表报告


目前国内BIM技术日趋成熟,利用该工具智能化、参数化、可视化等优点,解决项目现场“凭感觉”、“重经验”的项目安全管理模式,为今后项目管理人员提供更为准确、及时的数据,达到根据现场实时反馈,实时调试,实时管理,该技术支持得到业主及项目部的一致认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