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粥家班_学员临摹作业

 老樟xy67896789 2016-03-24
本帖最后由 卖粥老头 于 2013-12-8 01:46 编辑

1号学员作业
前面说过,为了网络隐私,权且称此作者“1号学员”。后面陆续介绍的,按顺序编排号码就是。


这是第一期报名的学员,进班前有自学的控笔基础,但于笔法未得。他很习惯起笔就是原地深按,蹲出一坨闷重而肥肉般的切面,俗称“不见笔”。这是很多初学者的习惯。因为古人的法帖摆在我们面前时,直观感觉就是如此的。又,起笔,是笔法的重要一环,即使以各种侧压死拖而形似,动作轨迹却与古人离异的话,填描出来的效果哪怕你复印机一般准确,都是白费!
上图,是他领悟了起笔后的日课。




本帖最后由 卖粥老头 于 2013-12-8 03:05 编辑

1号学员作业,米芾尺牍九种之《晋纸帖》局部。












没错,写过米芾的人都认得,这是米芾晚年书札代表作之一。
笔法班我一般推荐《蜀素帖》入手,有基础后,继而会作阶段性专项训练,其中要进行技法难度较大的《张都大帖》,目的是进行提笔书写以及连续性运笔训练,这个过程,对于能准确的临摹行书之后,不能缺乏。(后面有学员写《张都大帖》过程遇到问题的解决介绍)。而提笔、深度铺毫、弧线、结构解剖等专项训练后,再写米芾晚年尺牍,均是高级技法班的核心课程。


对于米芾《九种》的临摹,能对米氏在晋唐取法的窥探,和他晚年书札特有的自由度发挥,则不是其他形式感讲究严谨的经典法帖能取代的。这个训练过程,我会鼓励学员们开始建立自己的”主攻面目“,而一切的训练,都是用来营养自己的”主攻“。

一号学员跟我交流过,风格取向会向精到一路发展。目前看,润厚的笔墨感尚有距离,而润厚中雄健的杀纸亦须继续填补。大方向明确,用笔日趋成熟,时间而已。

最终选定哪家,由学员自己的审美情趣而定。我不会做扼杀他人的审美选择。而煽动学生放弃浩瀚如海的古帖,书坛中不乏某些大机器级别的人物让弟子亦步亦趋写自己的字的,师徒都属小家子与奴性作怪,不谈也罢。若与古为徒,借鉴老师的方法接近古人,则另当别论。




本帖最后由 卖粥老头 于 2013-12-11 13:08 编辑

2号学员临《蜀素帖》作业
















2号学员临摹《拜中岳命作》作业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三十年。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三四天。

在粥家班,一不留神,发现昨天还在问及入门话题的小师弟、小师妹们,今天出手,已经令人赞叹不已。这样的事情,天天发生!

2号学员是第五期进班的,从报名后进班第一次视频看他的控笔,可以判定临摹时间不浅,但对用笔被我笑侃为“山寨”方法。
有临摹基础的学员,与零基础的学员辅导上有不同,这类学员不缺操控,但要改变以往的“山寨”动作,除了严格按照要求去训练,还需要观念上的纠正。

有基础的学员,不容易改变旧习惯,一旦悟通笔理,却进步如飞!
零基础的学员,初上手很容易适应,基本很少不良习惯,但得笔后期,不如有基础(具备时间量书写量)的学员。这是实情。

2号学员在结束笔法班后,申请进入高级班深造,用笔技法丰富方面,得到质的提升。按照常规,他这个阶段应该还不到临摹《拜中岳命作》的课程,经过数次动作要领调整,和他勤思考勤用功,提笔与深铺动作技术上理解基本到位,熟练只是时间罢了。




3号学员原大临摹米芾《王略帖赞》











3号学员在班内,属于比较特别的学习经历。
进班时,看他第一次交的作业是临摹米芾《葛德忱帖》。
从当时用笔技术层面看,不具备临摹元章这类带写意并技法难度相当大的帖子。当然每个初学者都可以依葫芦画瓢的写《永师千文》《书谱》等,这也是时下很多初学者没有计划见啥写啥的普遍现象,结果往往是时间和精力折腾不少,收效甚微。

得笔为第一步,就是掌握古人用笔的要领,随着熟练,第二部是再丰富各种线型技巧。行书,行草,草书甚至大草这个范畴,以行书入手为宜。《葛德忱帖》为米氏行草,风格突别且技法要求难度相当高,故此不适合初学者临摹。

3号学员在《米芾笔法班》跟我学《苕溪诗帖》,得笔后继而转入《襄侯出关帖》训练提笔操控要领,这个阶段目的第一是得笔,其次的把控笔技法丰富。

我在书法学习上属于苦行僧类别,一本《蜀素帖》写了好多年,还乐此不疲。我的经历告诉我,用相同时间量、书写量钻研一个帖,和见一个写一个的,前者要扎实得多!------书法艺术,深度第一,而非广度。

3号学员经我推荐,在得笔后转入米芾《跋尾书》,并以此为主攻书体。这次所登出的作业,均为其大半年专心致志的刻苦成果。目前班内,以笔力和规范论,3号学员均属扎实的一线水平。
期待他更精到的研习,路还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