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悲壮的生存 温暖的馨香——读郑小琼诗集《女工记》有感

 昵称16436572 2016-03-24

悲壮的生存 温暖的馨香——读郑小琼诗集《女工记》有感

2015-11-02 读后感电子杂志 收藏,稍后阅读

【我们读世界】悲壮的生存  温暖的馨香——读郑小琼诗集《女工记》有感

土牛,原名毛文轩,又笔名马塘,曾用名毛大本。江苏南京人,19711月生,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首届、第四届南京江宁签约作家,第十一届“南京好市民”,人民日报海外版欧洲刊网“土牛诗歌俱乐部”版块主持人。其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在《人民日报》、《诗刊》、《山花》、《文学报》等全国数百刊物发表,作品在全国、省、市、区()征文中获奖44次,著有诗集《流逝的情感》、《触摸乡村的心跳》、《聆听乡村的心音》等,代表作有《祖国在我生命之上》、《那夜,甘蔗甜了一地月光》等。微信:jSShiren-tn;微信:jsmwx878@163.com


《女工记》是花城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富有影响的诗集,被誉为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部关于女性、劳动与资本的交响曲。她的作者郑小琼更是一个以打工者而著称的女性诗人代表,其人生的波折、艰辛的生存及文学追逐的传奇,受到全国媒体的广泛关注。

诗集共有98首诗,以诗的形式再现了90多位打工妹的故事,浓缩了中国打工女性的悲壮生活。应该说,每个打工妹就是一部不可复制的传奇,就是一曲推动南方经济发展的颂歌,而事实上她们不被尊重不被重视,甚至被忽略被遗忘,麻木外表掩饰下隐藏的是一颗颗孱弱苦涩的心:

十年像水样流动……巨大的厌倦

在脑海中漂浮……多年来 她守着

螺丝 一颗 两颗 转动 向左 向右

将梦想与青春固定在某个制品 看着

苍白的青春 一路奔跑 从内陆乡村

到沿海工厂 一直到美国某个货架

疲倦与职业的疾病在肺部积蓄……

——《女工:被固定在卡座上的青春》


有人说,经历就是财富。实则上,许多经历是逼不得已,是难言之隐,是茫然无助。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生活在江南农村的我,因贫穷及南方遍地黄金的传说,怀揣梦想,结伴南下,十余天经历,不亚梦魇。游荡在举目无亲的异乡,工作难觅,囊中羞涩,露宿街头,最后艰难到一天只能啃一包方便面。而东莞打工数年的妻,在谋职当地后发誓:即便南方有金子挖,再也不会去了!

打工生活的磨难,对许多人是刻骨铭心的。郑小琼诗下打工女命运的生动片段,更值得人去揣摩与思考:

不管愿意或者不愿意 我们必须接受

工厂的一切 在裹胁中从摇摆到改变

朝不可预知的方向流动 风在

流浪中破裂成风景 生活已变成

生下来就得活下去 破碎的道德与风俗

在陌生的工业区楼群消逝 你已无法返回

过去的模样 也无法把握住现实

——《竹青》


城中村低矮的瓦房 阴暗而潮湿的光线

肮脏而霉味的下水道 她们做在门口

织毛衣 聊天 大量来去匆匆的男人

……

我想象她们现在的生活 过去的生活

以及未来的生活 就像她们手中的毛衣下

潜藏着的一颗母亲的心 妻子的心以及

女儿的心 她们在黑暗中叹息以及

掩上门后无奈的呻吟

——《中年妓女》


职业是高尚的,劳动是美丽的。这里,作为漂泊在外的务工女性,诗下情愫变得尤为复杂。她们被淹没在茫茫打工队伍,铆成机械上的螺钉,漂成无边水面的浮萍,脸上写满焦虑、踟蹰、坚强、乐观、满足、憧憬、困惑、无奈、欺诈、惶恐、卑微、渺小、麻木等等,每个表情后躲着一双窥探世界的眼睛,都有着一段可歌可泣的煽情独白。打工诗人郑小琼,长期生活在打工一线,不停换工作,南征北战,与她们情同姐妹,建立了患难与共的情意,并执著地关注追踪着这一特殊群体,用诗歌的表现形式,呈现出新时期波澜壮阔的打工妹史诗。

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今天南方城市的发展,它的崛起、振兴与繁荣,令世界瞩目。而唯一不可忘不可忽略的是前赴后继为之作出巨大贡献的外来务工者,是他们的青春与汗水,推动着一个庞大机械的运转,推动着一个神话的形成及延续。

“异地打工者”一词读起来总是特别卑微与别扭,打工妹更觉弱势与酸楚,似乎更有几分悲壮悲凉。这在郑小琼诗中有太多的体现:

这些年 别人习惯用商品交易来计算

你的每一次婚姻 第一次由农村人变成

城里人 第二次挣了多少钱财

第三次是一个失败交易 第四次让你成为

富人 第五次还在别人无法理解中计算

他们习惯用乡村的哲学来阐释

在你的心间 那些痛苦已结痂

但是你身上的伤痕 无人关心

——《杨琳》


在这个工厂拥挤的人群中

我无法清晰把你的面孔说出来

它必定像潮水一样来这里

又像潮水一样消逝了 什么

也不会留下 剩下忧伤与惶恐

有关你的一切 我只知道

工厂传闻 女性 陕西人 19

被老板养的狼狗咬死 工厂结论却是

死于心脏病 赔款若干

——《无名者》


人名不过是个符号,打工者似乎就是这个特殊群体拥有的“代名词”。没有人会在乎他们,记下他们,更不会把他们刻到一座城市发展的丰碑上。在更多情况下,他们生存生活的境况是糟糕的。诗人笔下的打工妹们,现在以个体的名字一一出现,变得更具象具体,就像我们熟悉的人。这更是诗人对她们的尊重。诗歌像一支笔,记录了她们寻常不寻常的生活,更像一把刀,切开了她们的内心。

从田建英、刘美丽、林玉梅、卫红、周小紫、胡蓉等一大堆名字看,你很难分清她们与城市人的名字有什么不同,可她们来自四川、云南、河南、贵州、安徽等不同贫困地区,都有一个共同命运——打工。因为缺乏良好的教育,生养地的贫穷,家庭变革,不同遭遇,致使她们自卑自怜,自我封闭,玩世不恭,追逐虚荣,尔虞我诈,心理扭曲,自甘堕落,道德沦丧等等。而不难看出,她们也曾年轻,也曾怀抱梦想,也曾豪情万丈,也曾循规蹈矩,可现实往往身不由己,偏离了人生轨道,把她们引向另一高地。

当然,在她们之外,还有更多向往美好的打工妹,她们用坚毅乐观表达着对生活的态度,用阳光的姿态阐释着对人生的追求,用勤劳汗水在流水线生产属于自己的源源幸福。她们是幸运的,自信、知足而满足,艰辛、快乐而美好。

《女工记》只是部分打工妹的一个缩影,更多笔墨触及到的是一群不幸的个体。诗人郑小琼通过对弱势人群的集中展示,深度挖掘、剖析及思考,唤起的是全社会对打工妹的正视及关注,她们为一座春城增添了馨香与活力,应得到属于她们的尊重与尊严,而非轻视与忽略。这更值得打工妹们及善良正义的人们去认真思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