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闺怨诗常用表达技巧

 心上耕田 2016-03-25

掌上语文读背神器 专业语文学习社区

点此查看本平台使用指南



古诗词鉴赏资源频道持续更新中,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频道主页,查看更多古诗词分类鉴赏学习资源。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寒闺怨

白居易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赏析】“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洞房,犹言深屋,在很多进房屋的后部,通常是富贵人家女眷所居。居室本已深邃,又被寒冷的月光照射着,所以更见幽静。“梧桐影”既与上文“寒月”相映,又暗逗下文“秋霜”,因无月则无影,而到了秋天,树中落叶最早的是梧桐,所谓“一叶落而知夭下秋”。前两句把景写得如此之冷清,人写得如此之幽独,就暗示了题中所谓寒闺之怨。

 

2.乐景衬哀情


诗中常常借春景的美好,或者庭院中的美景来反衬思妇内心的怨情。


西宫春怨

王昌龄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赏析】诗的首句“西宫夜静百花香”,把读者带进了一个花气袭人的春夜。可是如此“良辰美景”却无人欣赏,反衬出诗中人的孤独凄凉的处境。作者通过写西宫深夜的静与花香,描绘出美景缺无人欣赏的凄凉景色,体现了失宠妃子的怨与愁,隐含着自己不受重用的伤感。

 

3.反衬


春江曲二首

张仲素

家寄征河岸,征人几岁游。

不如潮水信,每日到沙头。

乘晓南湖去,参差叠浪横。

前洲在何处,霜里雁嘤嘤。


【赏析】“不如潮水信,每日到沙头。”潮水的涨落有固定的周期,就像言而有信的人,可是我盼望的人啊,为什么回来都没有个定期呢?以潮水的有信来反衬人归无期。


宫  词

宋·武衍

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

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赏析】“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深深宫墙之中,只有这落花是不被禁止的,他们纷纷扬扬、自由自在地飞出宫墙去了,而宫女们却深锁重门,人不如花。这里以落红飞出宫墙反衬出宫女的身不由己。

 

4.比兴


比,通俗地说就是比喻。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比兴在诗歌中常常联用。闺怨诗中常常用其他事物来比喻女子或者爱情,不直接写思妇的怨情而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怨之辞。


怨歌行

西汉·班婕妤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作合欢扇,团圆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赏析】这诗用扇来比喻女子。扇在被人需要的时候就“出入怀袖”,不需要的时候就“弃捐箧笥”。旧时代有许多女子处于被玩弄的地位,她们的命运决定于男子的好恶,随时可被抛弃,正和扇子差不多。


国风·卫风·氓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赏析】诗中皆以桑树起兴,从诗人的年轻貌美写到体衰色减,同时揭示了男子对她从热爱到厌弃的经过。“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5.双关


一语双关,言在此而意在彼。既写景物、事物的特点,又写出内心的情感。含蓄而丰富地表达了思妇的内心情感。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赏析】“铺床凉满梧桐月”一个“凉”写得独特,这是全诗的诗眼,照应首句的“秋气清”,既写天气凉,又写心凉。从窗外梧桐树缝筛下的婆娑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满了冰凉、空寂的床席,今夜谁都不会给她送来温暖。这情景令人凉从心生。


寒闺怨

白居易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赏析】“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思妇手上拿着剪刀,在裁缝衣服,忽然,她感到剪刀冰凉,连手也觉得冷起来了。天寒岁暮,征夫不归,冬衣未成,秋霜欲下,想到亲人不但难归,而且还要受冻,岂能无怨?于是,剪刀上的寒冷,不但传到了她手上,而且也传到她心上了。丈夫在外的辛苦,自己在家的孤寂,合之欢乐,离之悲痛,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来,是完全可以想得到的,然而诗人却只写到从手上的剪刀之冷而感到天气的变化为止,其余一概不提,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会。虽似简单,实则丰富,这就是含蓄的妙处。

 

6.欲抑先扬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赏析】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诗先扬后抑,耐人寻味,深刻地描画了少妇微妙的心理变化轨迹:有愁—知愁—掩愁—解愁—触愁—悔愁。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古诗词鉴赏精选读本《为你解诗》·诗歌鉴赏一本通关,一本最通用的古诗词鉴赏读本。(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进入课程和书籍页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