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欧阳修与成语“名落孙山”

 老刘tdrhg 2016-03-25

欧阳修《踏莎行》

    侯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上阙写旅途中的商人,“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下阙写家中的妻子,倚栏远望行人,“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这首词,在当时,广为流传,一般的读书人,都是耳熟能详,所以,那个名列榜尾的孙山,才能随口而说“解名尽处是孙山,令贤更在孙山外”。

    初中时,老师给我们讲成语“名落孙山”,我觉得孙山有点“脱裤放屁”,等到读过欧阳修这首词,才发现孙山真的很幽默!

    我相信,未必所有的初中语文教师,个个知道“解名尽处是孙山,令贤更在孙山外”是套用“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他们的知识,仅仅限于《成语词典》的记载:

     “名落孙山,宋·范公冉《过庭录》里说,有个叫孙山的,考取了末名举人,回到家乡,有人问自己儿子考中了没有,孙山说:‘解名尽处是孙山,令贤更在孙山外’,意思是,榜上最后一名是孙山,你的儿子还在孙山后面,即没有考取。后来就用‘名落孙山’比喻投考不中或选拔未被录取”。
    为什么《过庭录》没有提到“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因为,《过庭录》是宋朝人写的,当时读书人对此人人耳熟能详,提及,反而显得画蛇添足!

             
                                          转自:百度文史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