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伟大的国立六中

 王浩然 2016-03-25
国立六中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山东三千莘莘学子历经千辛万苦,徒步流亡七千余里,跨鲁、豫、鄂、陕、川五省,历时一年零三个月,终于1939年初来到四川北部重镇绵阳。该校先命名国立山东中学,月后,奉教育部之命,编入战时沦陷区内迁中等学校之序列,正式命名为“国立第六中学”。

    该校阵容庞大,学类繁杂,初中、高中、高职、农高、前期师范、后期师范俱全,全部师生要在校食宿,川地实在找不到一处合适的地方来容纳这所学校。因此,只有将此校化整为零,分成几所分校,方才在绵阳附近的几个县镇利用庙宇、祠堂、军营、废弃厂房安顿下来。国立六中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驻扎在相距较近的五处地点如下。

    校本部:设在绵阳。设立高中部、职业部(包括初级职业部、高级农业部)。总校校长葛为棻(字兰笙),以字行世,山东日照人。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原山东省教育厅第二科科长。

    第一分校:设在梓潼县。梓潼县在绵阳东北一百多华里,这里风景绮丽,依山傍水。设立师范部。山东来川的师范学生全部在此学习,校内分简易师范(前期师范)和后期师范,学制均为四年。校长杨书田(字云斋),杨校长曾是山东第二师范(曲阜),山东第四师范(益都)校长。后来因故离任,由蔡复元接替。

    第二分校:设在德阳。德阳在绵阳西南方向。设立初中部。这所分校多为鲁北、胶东地区的学生,校长是苏郁文(字继周),山东博山人,日本广岛高等师范毕业,战前济南女中校长,后赴台。

    第三分校(前身山东省立荷泽中学):设在绵阳西郊的辛店子(现为绵阳市高X区)。辛店子距绵阳三十华里,设立初中部。这所分校多系鲁西南各县的学生,以山东六中(菏泽)师生为主。校长田修溪(字竹桥,山东菏泽人),原是山东省立第六中学(菏泽)校长。后来因故离任,由吕寿彭(字鹏龄)接替。

    第四分校(前身山东济南省立一中):设在绵阳西南约八十华里的罗江县(现为德阳市市中区)。设立初中部。这里是省立(济南)一中的老班底,也集聚了济南周边县其他学校来川的流亡学生。校长孙维岳(字东生),山东成武人,孙校长原是省立(济南)一中的校长,北大文学院出身,蔡元培得意门生。曾任教育部“中等教育监督”,胜利后任山东师范学院院长,1960年被诬以“反革命罪”冤死狱中,1983年平反昭雪。1940年教育部将孙调至宁夏办学,校长一职由丁履观(字用宾)继任。丁用宾山东日照人,北大英文系毕业。

    1939年3月,国立六中很快完成学校的整编,新的学习生活开始了。

济南一中的“狂飙剧团”,这时在音乐教员瞿亚先的带领下,赴成都公演。他们在成都为抗日将士募得捐款6000余元。返校之后,剧团部分团员升入绵阳校本部的高中部,又有几位新同学加入进来。此后剧团即以国立六中四分校缩写命名为“六S剧团”,仍由瞿亚先老师担任团长,继续在罗江进行抗日救亡活动。
流亡了一年多,各校的教学仪器、器材、设备、图书损失很大,然而师资的实力却是这所学校最强的时期。初中、高中、师范、职业的授课老师全部是大学本科毕业,教学方面亦有较高的造诣。抗战南下时随校的老师很多,国立六中已经无法安置如此众多的老师,经过了多次精心筛选,留下的尽是饱学之士,如王振绪、许衍梁、徐英玉、钮威如、李广田、陈翔鹤、许炳离、朱友笙、李仲篱、瞿亚先、桑子中等,不胜枚举。而其他的老师和行政人员,按教育部要求成立了“抗战第五服务团”,专职从事抗战宣传工作。那时,走进这所学校,感人的场景迎面扑来,让观者动容:清早,小河边,田埂上,到处传来背诵英语的声音;课余,树林里,山坡上,遍布着念国文的学生;夜晚,几名同学共伏在一盏昏光如豆的菜油灯下,孜孜不倦地彻夜攻读。

    期间,抗日名将、山东乐陵老乡宋哲元将军因积劳成疾,经成都抵达绵阳疗病。二十五年前,他和夫人正是在绵阳马家巷文公馆成婚,如今旧地重游、疾病缠身,他百感交集,不觉流下两行热泪。宋哲元在绵阳期间,得知山东内迁此地的国立六中缺少办学经费,师生生活拮据,立即拿出5000大洋资助家乡子弟。校长葛兰笙觉得宋将军养病需要花钱,不忍接受,宋夫人常淑清女士说:“请校长万勿推辞,将军最爱教育事业,他在阳朔建的宅院我们离开时都捐给了阳朔中学;在灌县建的博爱山庄,走时也送给了灌县初级中学。”久旱逢甘霖,国立六中用这笔款子购买教具,修缮校舍,贴补饭堂。宋哲元将军慷慨助学的善举传为佳话。

    国立六中的学生求知欲望令人钦佩,自学能力很强。能满足学生这种求知欲望的老师,才是最受学生们欢迎的老师,英语他们要补充学习《密勒氏评论报》、《仲夏夜之梦》、《天方夜谭》的原文;国文他们要读屈原的《离骚》、鲁迅的《狂人日记》、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数理化他们要自学《范氏大代数》、《萨本栋物理学》、《霍木斯化学》;音乐教材则由瞿亚先老师在音乐界的朋友,冼星海和李凌分别从延安和重庆邮寄歌谱及《新音乐》杂志,唱新创作的抗战歌曲就是国立六中的音乐课之一,当年,“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这首荡气回肠的的《黄河大合唱》,还是首唱在国统区的罗纹江畔呢。

    国立六中,这个山东中学的大集合体,这所战火中诞生的学校,为国家为名族培养了大批知识青年,据葛兰笙校长回忆:该校先后收容了五千多名山东的流亡学生,高中毕业的1700余人中,考入大学的有一千五百多人,就是拿到现在看,这个数字也是惊人的。在当年后方的中央大学、西南联大、西北联大、东北大学、川大、武大等名牌学校,到处都有国立六中学生的身影。

    当时,共产党也是一只令人神往的抗日力量,国立六中对一切抗日的书籍报刊都欢迎有加,如《新华日报》、《全民抗战》、《七月》、《大众哲学》以及高尔基、鲁迅、矛盾、巴金、姚雪垠、萧军等人的著作,在这里都可以读到。有些左翼青年冲破层层封锁,越过秦岭,投奔陕北延安或山西临汾,奔赴到抗日前线。

    当年激动人心的口号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国民政府原拟招收10万名知识青年参军,但到1945年1月,已正式登记了12万人,共编组成9个师,冠以“青年远征军”(简称“青年军”)的名号。国立六中的186名学生响应国家召唤,投笔从戎,参加了中国驻印缅远征军,这支部队正需要一批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机械兵。这些学生大都编入新一军的38师112机械团;还有一部分编在新六军,在汽六团和独立营服役。当年新一军里的国立六中同学80年代曾组织了几次联谊活动,回忆那段难忘的经历。国立六中葛兰笙校长的儿子葛世平,当年入伍编在新一军38师,解放后葛世平(改名葛磊)定居武汉武昌的白沙洲。他们当年由新津机场乘美运输机起飞,在印度町江机场降落,然后乘火车到达印缅交界的雷多(丽都),再分乘汽车到达与日军交火的战场,他们经历了九死一生的战争经历,战绩卓著。后来这部分人大都去了台湾,想必留在大陆的同学就没有好果子吃了。这些赴台的学生在联谊上感慨地说:大陆文革时期,我们经常想到国立六中的老师,知道了他们遭受的苦难,我们经常会落泪。他们才是真正的伟大,这是没有人逼我们喊出来的伟大!在那日侵战乱的岁月里,他们没有“停课闹革命”,他们不为权,不讲钱,别妻离子,呕心沥血,克服那些难以想象的困难,培养教育了我们,教我们怎样做人,怎样报国!
    有位在台的抗日老战士是当年六中学生,于66年退伍,他调侃地说:“我在缅甸拼了两年小日本,把脑袋掖在裤腰带里,以后又当了二十二年的“伪军”,呵呵!好大一个笑话!”

    写到这里,笔者想起一段往事。八十年代初,笔者赴绵阳公干,有幸拜见族亲相克逊先生,我应该叫他表姨父,那时已在绵阳一机关单位离休。相先生是山东沂水人,当年是国立六中总会计,胜利后客居在四川绵阳。他谈到了文革时受到的冲击,有个人斥问:“你是山东人,日本人来了,你不在山东前线打日本人,跑到我们四川干啥子了,分明是国民党派来的特务!”当年善在街头作抗日救亡演讲的相先生,这时反而口拙起来,他实在没法回答此君的问题,犹豫之际,人群中发出“打国民党特务!打国民党特务!”的喊叫,皮拳像雨点一样朝他打下来,相先生顿时被打的鼻青脸肿。他笑着对我说:“那时有理也说不清,抗战期间山东学生流亡四川的事情无人知晓、解释不清啊!”

    国立六中的师生们入川后,因水土不服,营养不良,各种疾病向他们袭来,严重地威胁着同他们的健康和生命。严重的传染病有痢疾、疥疮、疟疾和肺结核,这些疾病在学校里十分猖獗,校本部的大龄学生尤为严重。在同一时间内患痢疾的同学竟有半数以上,患疟疾的同学同样屡见不鲜。肺结核病患者虽较以上两者为少,但此病有传染性,但对同学们的威胁最大。当时,这种病还没有特效药可治,是慢性病,只能靠营养和休息慢慢调理,他们流亡在外,家乡远在沦陷区,很难取得联系,除去教育部的补贴外,他们没有经济来源,没有条件增加营养,在国立六中病故的师生多是因染上了肺结核。由于物价飞涨,学生仅靠的每月六元生活费已是杯水车薪。老师每月八元的生活费,亦是捉襟见肘,他们生活之拮据可以想象。他们就是靠一股精神动力,顽强地把学业坚持下来。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国立六中的师生们就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度过了那难忘的岁月。他们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培育了宝贵的互助友爱、患难与共精神。老师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业,而且关心着学生的生活,在历经坎坷之后,学生更加尊敬老师,老师更加关爱学生。国立六中培养了良好的学风,她以其高水准的教学质量、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升学率在大后方中学中得到首肯,她良好的学风现今看起来就是严格和勤奋,对今天的老师学生更有现实意义。国立六中教师们孜孜以求,言传身教,甘居清贫,百折不挠,献身教育,给山东教育史留下了浓笔重彩的一页。

    至1945年8月15日鬼子投降,国立六中的山东籍师生大部分陆续复员回鲁。

   “国立六中”,后人不会忘记你。




抗战时期的国立六中及六中四分校

1937年冬,日本鬼子侵华战火燃及齐鲁大地,遍地狼烟,烧杀掳掠,民不聊生,人民群众莫不义愤填膺,心急如焚。学校也是教者不能教,读者不能读,广大教师、学生,不甘于当亡国奴,为寻求抗日救国的道路,纷纷离乡背井,踏上流亡的征途,在当时山东省教育厅的安排下,一些即将成为沦陷区的中等学校师生,于1938年初春,陆续集结于河南开封、许昌等地。后全部迁至河南南阳赊旗镇(今社旗县),组成了“山东联合中学”,正式复课。校长由原山东省教育厅中等教育科科长扬展云担任。

    不久,日寇不断进逼,国军节节失利,许昌等地已临前线,师生三千余人,再次身背行囊,继续跋涉,向西南方向流亡,1938年四、五月间抵达湖北郧阳(今郧县)、均县,学校奉命易名为“国立湖北中学”,由国民政府教育部直辖。此次流亡途中,少数体弱女生乘木船溯汉江而上,失事、溺死二十九人,扬展云引咎辞职,由宋还吾任校长。宋还吾因劳累过度,积劳成疾,客逝郧阳,长眠于于汉江之滨的山岗之上。该校校务由杜光埙(后赴台,任监察委员)主持,蒋士健代理校长。

    1938年夏,日寇溯长江而上,武汉告急,教育部下令学校迁至四川。于是,师生再度跋涉西上,沿秦岑、攀巴山、穿剑门,历时数月;他们经鲁、豫、鄂、陕川五省,芒鞋竹杖,历尽艰辛,有师生殁命途中;终在1939年春,分别抵达四川绵阳、德阳、梓潼、罗江、新店子等地,于此,正式被教育部命名“国立第六中学”。

   “国立六中”设校本部(高中、高职、高农),在绵阳城外原民生工厂旧址搭草棚若干间作为校舍。下有四个分校:一分校在梓潼(师范),二分校在德阳(初中,后增设师范),三分校在新店子(初中),四分校在罗江(初中)。教育部发表葛兰笙为校长,杨书田、苏郁文、田竹桥、孙维岳分别为四个分校的校长。1942年后梓潼分校单独成立梓潼师范,四分校撤消。德阳分校为一分校,新店子分校为二分校。人事上也有变更,吕寿鹏、王资愚先后为二分校校长,王振绪于1946年后任本部校长。1949年12月21日绵阳解放,1950年校本部(高中)并入川西区立绵阳中学,建立南山中学;永兴二分校(初中)并入绵阳县立初级中学,更名为绵阳县第二初级中学,绵阳县立中学改为绵阳县立第一中学。“国立六中”结束了历史使命。

    国立六中四分校基本是山东省立(济南)一中的老班底,偏安于川北罗江小城,后来逐步扩招当地生源。罗江原有一所建于建于乾隆31年的双江书院,1926年易名为罗江县立中学。山东流亡的国立六中四分校后来与其合并,发展成为当地的一所著名中等学校。1981年该校更名为四川省罗江中学。

    抗战时期有孙维岳(著名教育家)、李广田(作家,解放后任云南大学校长)、陈翔鹤(被鲁迅誉为“挣扎得最久的文学团体”“沉钟社”的创始人)、方敬(诗人,后任西南师范大学校长)四大家耕耘着这里的校园,培育出激光专家马祖光,驻外大使章署等一大批精英人才;当代诗人、贺敬之当年就是从这里奔赴延安。

抗战时期的国立六中“四大家”,均学贯中西,且是“五.四”时代的先锋,后来的罗江中学名声大震。正是罗江有了这特有的文气、才气、灵气,熏陶出了一代又一代的罗江学子。




国立六中,由原山东省立一中和齐光中学等校联合于1938年在河南许昌组成,原名为山东联合中学,后迁至湖北郧县,改为国立湖北中学;再迁到四川绵阳,改名为国立山东中学,最后又按顺序改为国立六中。史料记载,从1938年到1943年,全国各地联合内迁中学进驻后方各省后,组成国立中学,共计22所。 
1938年山东沦陷,数千师生徒步经河南、湖北、陕西,于1939年3月流亡绵阳,改称国立第六中学。校本部(高中)设在城北民生工厂,即今天的绵阳川西北公园一带,三分校(初中)设在永兴镇广东会馆,即今天的绵阳水电学校内。遗址已经不复存在。 
一分校地址梓潼县,是师范部;二分校也是初中部,地址在德阳市;四分校也是初中部,校址在德阳市罗江县。流亡学生死亡者,埋葬在绵阳富乐山宋哲元墓周围,这就是第五分校。 
校本部校长葛为芬(葛兰笙),三分校校长田竹桥。 
国立六中的教员包括李广田、陈翔鹤、方敬、李束丝等。据尚存的学员回忆,国立六中的国文教员主要采用中正书局及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的课本,英文教师则自选莎氏比亚的《仲夏夜之梦》或阿拉伯的名著《天方夜谭》的原本作教材。 
绵阳当地学生以就读国立六中为骄傲。 
从1939年-1949年止,国立六中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 
徐叙瑢,山东临沂人,1943-1946入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发光学奠基人之一。 
张广学,山东定陶县人,1943-1946入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昆虫学家。 
马祖光,北京人,1943-1946入读,200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激光专家。 
张嗣瀛,山东章丘人,1947年毕业于国立六中,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自动控制专家。








四七年下期,教务主任王振绪被委派接替了葛兰笙的校长职务,维持残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