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归硕士求职“被碾压”折射了啥(图)

 cocosyl 2016-03-25

  天津的一场“硕博专场招聘会”,“说是硕博专场,几乎没有面向硕士的岗位。”张瑶有些失望,这位从韩国一所知名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的研究生感觉自己的学历又一次被“碾压”了。上次参加招聘会,一位招聘负责人对她的海归经历没有表现出任何兴趣,一脸漠然地说:“不论本科还是硕士,韩语老师,底薪1600元,其余靠招生提成。”

  又是一年就业季。为了给自己的学历再镀金,张瑶远赴韩国攻读了硕士学位,专门选择了工商管理专业,好让自己在管理岗位更有竞争力。然而去年她满怀憧憬地毕业回国后,发现大量出口加工型的韩资企业开始大幅裁员,招聘的岗位少之又少。于是就有了参加一次次招聘会后反复被碾压的伤痛。

  这就好像物理学中的“绝对时空”,没有绝对静止或绝对运动的物质,一切都在变,一切都是相对的,就业市场也是如此。张瑶没到韩国读硕士那会,国内的工商管理硕士还很紧俏,岗位薪金都还亮眼。可是几年过去了,就业市场变化了,人们已看惯了海归,硕士也不再是凤毛麟角,千把块的底薪碾碎你的梦想。因为这是这个价,这就是市场。既然你走上了人才市场,就得有被市场选择的心理准备。“被碾压”没什么了不起,不过是一次“补课”而已。

  就业形势摆在这,很多硕士毕业生都明显感受到了压力。“跟本科生比,没有年龄优势;跟博士生比,没有专业优势。”硕士求职“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处境已然不是今年才有的风景。曾几何时,本科生养猪卖肉、当清洁工、搓澡工,硕士生回家卖臭豆腐、应聘当城管等等,一度成为新闻。其实,如今放眼望去,天上飘过五个字:越来越正常!

  几年前,就有硕士毕业生抱怨挣不过农民工。其实,不能只从底薪上与农民工比较。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农民工好比拉车的牛马,大都一辈子干的粗壮活,拼的是体力,挣的是血汗钱,老了干不动了,治病、养老等等都还是问题。而硕士生好比绵羊,剪了一刀再剪一刀,慢慢享用不断积累更新的智力资源,升职提薪始终伴随职场之路。而且越老越值钱,老了“羊肉”也能卖个好价钱。

  不过,就业市场出现“脑体倒挂”确实是个问题。许多单位招聘时看重工作经验,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这方面优势,海归硕士生也一样。加之结构调整,企业转型,有技术的工人很难找,只有通过提高薪水来吸引技术工种,而大学生、硕士生薪早已不是一个不变参照系。颠覆学历越高薪酬越高是市场决定的,动因是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紧要的是,传统的高等教育要走出象牙之塔,“企业需要什么,学校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德国模式值得借鉴。

  当然,不能坐等改革再就业。眼高手低,好高骛远,挑肥拣瘦,有业不就,是当下求职者的通病,为就业之难平添上一层浓重的阴霾。希望有“被碾压”之感的学子们,不要跟着失望与伤痛的感觉走,确立全新的择业观念,就业创业的信心不要被碾压,饭碗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