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相大公开:小儿麻痹症在历史上是如何消失的

 事不宜急缓则圆 2016-03-25
说起小儿麻痹症,大家心目中都是一副恐怖的景象,比如说罗斯福总统的残缺肢体,又比如说前一段时间那个电商旗袍大王崔万志。

然后大家都会对西医感恩戴德,无限感激现代医学在历史上立下功劳,彻底消灭了小儿麻痹症。

但是真相真的是这样吗?

根据美国著名的默克药厂的医生手册,98%的小儿麻痹症会在10~14天内自愈,然后获得终生免疫。

然后剩下的2%的感染者又可以细分为三部分,50%仍然会自愈,其余的50%就有点复杂,有一部分人会愈合的比较慢,另外一部分人最终无法自愈,会变瘫痪,有些甚至会死亡。

所以总计来说,只有0.04%的感染者会最终演变成媒体描绘中的可怕的典型的小儿麻痹症。也就是10000感染者有四个人会不幸瘫痪或者死亡。

历史上,小儿麻痹症疫苗在1954年4月12日开始大规模推广实施,从那时候开始,全美各地的小儿麻痹症发病率大幅激增,佛蒙特州增长266%,罗德岛增长454%,麻省增长643%,疫情如此激烈,以致于犹他州和爱达荷州都禁止在本州推广疫苗,因为这两个州在疫苗接种之前是根本没有小儿麻痹症案例的,而自从推广疫苗接种后,州民反而感染上小儿麻痹症。

然后在1955年6月,一个灾难性事件发生了,在又一轮大规模疫苗接种开始后,药厂由于某种原因出错,导致采用了完全活性的小儿麻痹症病毒来接种,结果导致40000人感染,164人瘫痪,10个人死亡。

所以这个就引起美国人的公愤了,于是美国当局在焦头烂额之下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就是大幅修改小儿麻痹症的诊断标准。就是相当于现在各个地方政府或银行坏债太多,所以要用创造性的办法来重新做账一样。

在1954年以前,小儿麻痹症的疫情被定义为每10万人里有6个人出现症状就是一个疫情,1955年后这个标准被修改为每10万人出现35人才算是一个疫情。

在1954年以前,如果某人四肢出现萎软无力持续3天以上就可以被诊断为小儿麻痹症,1955年后,这个标准被修改为四肢萎软无力持续60天才算。

但是等一等,根据默克药厂的医生手册,98%的感染者都在10~14天内都自愈了好不好?这样一修改,3天观察期改为60天,没有导致98%的大幅下降那就怪了。

所以,在1961年著名的萨宾疫苗出来的时候,美国的小儿麻痹症就早已经几乎消失了。

现状是,从1979年开始,美国已经完全没有再出现过小儿麻痹症案例,有的也只是疫苗本身导致的小儿麻痹症,就是类似啥啥恶魔选中的孩子,属于疫苗的副作用。自然状态下感染的小儿麻痹症从1979年开始已经完全绝迹。世界卫生组织在1994年就正式宣布西半球已经根除小儿麻痹症。

这就是小儿麻痹症绝迹的历史事实,大家可以自己评判一下,到底是病毒本身自然消亡的结果,还是人为干预和疫苗的结果。

文章来源:http://www./blog/what-about-polio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