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轮】《生活与哲学》考点十三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勿忘初心YZ 2016-03-25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

▲认识的来源≠获得认识的途径”

认识的唯一来源是实践。获取认识的途径有两个: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获得;间接经验通过知识的学习和传递获得。

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者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自己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

⑶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①要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如果不超出认识的范围,人们就无法判定自己的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

②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它。

③只有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唯一能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实践。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⑷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和归宿。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认识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



⒉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促进实践活动的发展,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的实践引入歧途。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促进实践活动的发展,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的实践引入歧途。要求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