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的不用再?去净龋坏?了吗?!

 莹儿飞521 2016-03-25


龋,我该拿你怎么办?!
Deep Caries


近一个世纪以来,龋齿的治疗都是以

去净感染的龋坏组织

为原则的:细菌和所有受感染的牙体组织都应被除去,备洞,随后进行修复。


但近十年来,随着知识的更新和研究的发展,这一概念发生了变化生物膜(dental biofilm)的概念,改变了我们对龋齿的病理的认识,相应的,对于龋齿常规的治疗方法也提出了质疑(Kidd,2004)。


对于龋病的治疗中,我们不再强制要求或是提倡彻底去净龋坏或是感染的牙体组织,并且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支持修复前不必完全去除龋坏。


有人认为,从理论上说,对牙体组织进行完善的封闭就能够有效地阻止龋损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的治疗重心应该是放在对牙体组织的修复上,而不是完整的去净龋坏上。




龋齿的新治疗概念是基于对疾病有了新的认识:




的认识


龋齿,目前被视为是口腔生物膜内的产酸和耐酸细菌种类的生态变化,使它们利用丰富的膳食发酵碳水化合物,频繁产酸和维持酸度以致牙体脱矿的结果。pH值的病理改变导致了脱矿和再矿化之间的不平衡,广泛脱钙最终导致龋洞的产生。 


的理念

保护牙髓,避免露髓(这条亘古不变)

手工挖除(返璞归真)

去龋就是备洞(告别底平壁直)

粘接修复(不用做套做套做套)

封闭龋坏牙本质和窝洞



世世代代的牙医冒着牙髓暴露的风险,用高速或是低速的手机啃吱啃吱地磨除所有受感染的牙釉质和牙本质。但仔细想想龋齿的发病机制,我们真的需要把感染的牙体组织都去除吗?龋病的发病机制不是受感染的牙体组织引起的啊!


与其试图去除所有的细菌,还不如对生物膜做点什么,让它重新获得生态和代谢平衡,从而促进再矿化,阻止龋病病变的进一步发生!


大量研究已经证明,对龋坏进行封闭治疗,就能够获得这样的效果,表现出细菌数量的减少和活力的降低,从临床、微生物和放射的角度都能证实出现龋病的灭活和牙本质再矿化的进程。


进一步说,目前龋损治疗的临床标准是,去除龋坏后进行牙体形态的恢复,同时进行菌斑的控制。然而,对于龋坏的牙本质应该如何去除(机械的还是手工的),去除多少的量,这些问题还没有达成共识。




现在常用的不完全去龋法有两种:


1
两步法(stepwise)

第一次就诊时将龋坏的牙本质不完全去除,保留靠近牙髓的部分,并进行临时充填;数月后复诊时,再次打开,完整去净龋坏组织,进行永久充填。因此,在两次就诊间隙,髓腔内形成再矿化和第三期牙

2
一步法

一步法是在一次就诊中就部分去除龋坏,剩余的龋坏组织被封闭在永久修复体之内。然而,究竟应该去除多少的龋坏组织呢?有的是去除牙釉质内的龋坏,对于牙本质内的龋坏完全不去除(Mertz-Fairhurst et al., 1998; Phonghanyudh et al., 2012 );有的是去除感染的牙釉质和部分的牙本质,在洞底仍保留湿软的龋坏(Ribeiro et al., 1999; Lula et al., 2009) 。绝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在髓室顶上方保留较薄的一层龋坏,形成或薄或厚的皮质层,该方法往往在髓室壁上进行衬洞,因此也称为间接盖随或是间接牙髓治疗法(King et al., 1965; Langeland and Langeland, 1968; Casagrande et al., 2010) 。




接下来,我们看看文献都是怎么说的




文献1

结论:对深龋未完全去净龋坏,对牙体采取封闭处理,阻止了龋损的进展。提示,龋病治疗中不需要完全去净龋坏。





文献2

三种不完全去龋方法对深龋的两年疗效观察。

1.非直接牙髓治疗(IPT)

2.最低程度的去除龋坏,树脂改良的玻璃离子材料垫底,并用流体水门汀充填(MCRB/L)

3.最低程度的去除龋坏,树脂改良的玻璃离子流体水门汀修复(MCRL)

结论:龋坏的去除量和垫底材料都不会影响不完全去龋治疗的效果;但MCRB/L显示出最高的生存率及最低的牙髓暴露风险。




文献3

对传统的龋坏去除和不完全龋坏去除法进行微生物感染的效果比较。

结果显示,在修复前,不必将龋坏的牙本质完全去除,因为与完全去净龋坏的传统方式相比,龋坏牙本质的封闭会减少感染。因此在临床中,对于深龋的治疗可以采取不完全龋坏的去除,对龋坏牙本质进行封闭,比传统的治疗法更有效。




文献4

结论:对于深龋的治疗,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何种方法更具有优势。




文献5

德国的牙医仍然倾向于采用完全去龋法,主要还是担心继发龋的问题,担心进一步发展最终反而影响牙髓。




文献6

结论:不完全去龋的治疗法似乎是有利的,尤其是在靠近牙髓的治疗中,因为它能显著降低牙髓暴露的风险,与完全去净法相比,术后牙髓症状较小。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未完全去龋的牙齿更容易发生并发症。然而,由于研究存在评价和统计的误差风险,因此,该证据水平是有限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才可以得出明确的结论。 



结语


不完全去龋治疗已成为一种趋势,但是在正式应用前,还是需要大量的研究证据进行正式。继发龋、牙髓暴露或是粘接时龋坏牙本质的粘接问题等等,还是要谨慎对待的。


< end="">


如果你已经关注我们

点击?左上角?

返回

即可

查看菜单

查看历史文章

so easy~


我们也已开通了

留言和 赞赏

欢迎您的参与


如果您还没有关注我们

请赶快








关注我们

就是

关注精华

















感谢转发和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