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社会契约论》是哈佛必读书目,无需多言,政法社科类学生对此已经非常熟悉。它提出主权在民之观念,为现代民主制度之基石,是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宣言》的重要思想来源。卢梭相信,一个理想的社会建立于人与人之间而非人与政府之间的契约关系。在社会契约中,每个人都放弃天然自由,而获取契约自由;在参与政治的过程中,只有每个人同等地放弃全部天然自由,转让给整个集体,人类才能得到平等的契约自由。人民应该在政府中承担活跃的角色。人民根据个人意志投票产生公共意志。如果主权者走向公共意志的反面,那么社会契约就遭到破坏;人民有权决定和变更政府形式和执政者的权力,包括用起义的手段推翻违反契约的统治者。
4《到灯塔去》【英】弗吉尼亚·伍尔芙《到灯塔去》是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于1927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倾注心血的准自传体意识流小说。小说以到灯塔去为贯穿全书的中心线索,写了拉姆齐一家人和几位客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一段生活经历。伍尔芙敏锐地把握住人们对理性与感性的困惑,把“二元对立” 引用到小说创作中, 力求表现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到灯塔去》这部小说包含了生活中的许多矛盾、对立和不和谐, 小说人物自身性格中的矛盾对立也被刻画得入木三分。当然呈现生活中的矛盾对立并非伍尔芙的最终目的,寻求摆脱困境的途径,以达到生活中的最终和谐,才是伍尔芙追求小说内容构思上和谐的初衷。伍尔芙的思想超越了传统的二元论,她摒弃了二元绝对对立的思想,认为二元双方既相互对立又互为补充, 应该和谐共存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这种思想始终贯穿于伍尔芙创作中。《到灯塔去》这部小说集中体现了伍尔芙对理性与感性二元和谐的不懈追求。 2、《联邦党人》 3、《主管人员的职能》 4、《行政领导:社会学分析》 5、《约翰逊传》 6、《心理学著作全集》佛罗伊德 7、《管理与工人》 8、《西太平洋的亚尔古》 9、《安达曼岛民》 10、《爱尔兰农民》 11、《街头社会》 12、《人类团体》 13、《社会行为及其基本形式》 14、《洪堡的礼物》 15、《推销员之死》 16、《代价》 17、《桥头眺望》阿瑟·弥勒 18、《理想国》 19、《上帝之城》 20、《蒙田随笔》 21、《战争与和平》 22、《魔山》 23、《战争与和平:国际关系论》雷蒙·阿隆 24、《英语民族史》丘吉尔 25、《第二次世界大战》丘吉尔 26、《冲突战略》 27、《权利哲学》黑格尔 28、《资本论》马克思 29、《伟大的转变》 30、《进入黑暗的漫长旅程》 31、《社会契约论》 32、《安德罗玛克》 33、《戴高乐战争回忆录》 34、《美国与中国》费正清 35、《白捡的钱》 36、《戈尔德贝格变奏曲》 37、《论自由》 38、《运筹与决策:介绍和评价》 39、《莎士比亚全集》 40、《语言,真理与逻辑》 41、《怀河》 42、《数学原理》伯特兰·罗素 43、《世界的逻辑结构》 44、《语言的逻辑结构》 45、《马尔科姆·艾克斯自传》 46、《美国的民主》 47、《精神现象学》黑格尔 48、《精神分析引论》 49、《追忆似水年化》 50、《到灯塔去》 51、《洛丽塔》 52、《伊利亚特》荷马 53、《李尔王》 54、《人可以被改变吗?》 55、《道德经》老子 56、《决策论与经济行为》 57、《不确定状况下的决策分析》 58、《谈判中的经理》 59、《战略与结构》 60、《看得见的手》 61、《方案:前方深浅莫测的水域》 62、《心系中国:50年的回忆》费正清 63、《浮士德博士》 64、《西格蒙德·佛罗伊德的生活与工作》 65、《佛及尼亚·伍尔夫书信集》 66、《押沙龙!押沙龙!》 67、《西线无战事》 68、《西方的没落》 69、《丧钟为谁而鸣》 70、《风格的要素》怀特 71、《人生的枷锁》 72、《梦的解析》 73、《七根智慧之柱》 74、《文化模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