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年危机的本质是什么?

 识者已领 2016-03-26


这个话题对36岁以上的人比较有意义。

36岁一过,中年问题必须提到议程上来。





论述中年危机的文章很多。

这些文章大多从关系和状态的角度论述的,比如社会和家庭负担加重,比如观念需要更新,等等。

这些论述都对。

我在这里想从能量的角度谈谈中年危机的问题。


在我看来,中年危机的实质是生命能量的切换问题。

为什么人到中年要能量切换?

因为总体生命能量锐减。

这就直接涉及到一个问题,以往一个人生命能量投放的渠道需要选择了。

这好比手机电池只剩下一半电量了,有些功能需要弱化甚至关闭。

如果在低电量的状态下,仍旧维持以往使用的所有功能,只有两种可能——

一是,过早关机,在人就是缩短寿命;一是,所有的功能都会运转不充分,这是中年空虚感的原因。

实际上,大多数面临中年危机的人是两种情况并行。

尤其是中年的空虚感,比之少活几年更让人灰心丧气,毕竟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度。


从能量的角度看待快乐很简单,快乐的感觉就是力比多(道家叫阳气)的大量释放;

而人体自动保持生命长度的本能,决定了我们的肌体会首先自动遏制这种高能耗的方式。

在生理层面就是以肾亏为直接原因的各种生理指标的弱化,实际上肾亏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能量不足了,自动关小阀门。

在心理层面,就是无处不在的厌倦感,因为心理的兴奋也是高能耗的。

依据我的观察,人到中年即使真想以缩短生命为代价照旧过得很嗨,都不容易,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能力驾驭自己的身心的,作死也是一种超常的自我驾驭。

那么,对大多数中年人来说,面对中年的危机,做好能量切换就是必须的课题。




从心理角度说,中年危机的最大障碍就是外归因——把一切问题的原因归结到外部。

要么是配偶的问题,要么是孩子的问题,要么是环境不够友好,等等。

所有陷入中年危机的人,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对同样难度的事情反应比以往过度。

放在年轻时候不是问题的问题,到中年则会举措失当。

举措失当的两种表现就是,过与不及。

中年的前段一般是过,孔子说的“人至中年,戒之在斗”指的就是这个。

比如,持续情绪低落,对策就是加倍的犬马声色,仿佛要和世界做最后告别。

比如,夫妻关系厌倦——其实这说明之前的夫妻关系中,性和物质的比例过高了,

但对策是出轨的欲望加倍,所谓“老房子着火”。

中年的后半段,就是孔子说的“戒之在得”。

很多中年人,掌控欲可以达到变态的地步,一切必须在控制之中,否则就抓狂。

总之,只要我们的眼光朝向外,上述两种情况就会或多或少存在。


说到能量的切换,这里有一个合理的原则——

最佳的切换是选择低能耗,又能带来尽可能多快乐的方式。

这就是我们的心灵。

过心灵的生活,是能量切换的首选,因为它是最佳的。

举个例子,人到中年,控制性生活,节制食欲,马上心态就会有改善,这是屡试不爽的。

当然,随后最大的挑战是,能以这种平淡的生活为乐。

从这个角度说,应对中年危机不能从中年开始,年轻时的生活方式非常关键。

阅读的爱好和与人交往的能力,这是自青年时代养成的;对于应对中年危机至关重要。

人到中年,能以阅读为乐,善于与人交流和交往,福莫大焉。




我没有提到性别的差异,因为我觉得中年危机是男性的独属。

女性总的说,不存在中年危机的问题。

因为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结构比男性优化,最适合低能耗状态下的生活。

但也许有人会说,很多现代女性都有中年危机,怎么回事?

我的答案是异化,向男性生活方式的异化。

这就是女权主义的代价。

女人越像男人一样生存越有价值,这就是女权主义的本质,后果就是习惯高能耗的生活方式。

很多年轻时候非常前卫的女人,到了中年之后都会拥护传统价值,为什么?

因为传统的女性角色完全按照女性的生理心理特点制定,合理。

比如更年期,这是城市女人的独属;过去时代的乡下女人很多不知道更年期为何物。


女人一旦有了中年危机,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我见过不止一个年轻时有纵欲历史的女人,一到中年发疯一样想生孩子。

为什么在不适合生育的年龄成为生育狂?

因为能量长期在下半身释放,到中年基本无法控制,这与女性性生活被动的特点有关。

男性肌体还可以通过阳痿自动保护,女性则不行(实际上女性各种成瘾都很难治)。

而生育本身,就是把能量从阴道后移到子宫,比较便利(移到大脑当然最好,但基本不可能,路途太遥远)。

这就是中年生育狂的原因,当然这是从能量角度说的,也有相应的心理因素。


总而言之,如果我们能从生命能量角度去理解自己面临中年危机的原因,会比较简洁。

而内归因是自我改变的一个基本前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