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局部(对因和对症)治疗

 莹儿飞521 2016-03-26




一、病源治疗:



牙(冠)周炎冲洗,尖周炎开髓,涎腺炎导管冲洗



二、敷药:



面部疖痈鱼石脂软膏或中药拔毒膏外敷 、3%高渗盐水纱布持续湿敷;面颈部急性淋巴结炎、涎腺炎六合丹、金黄散等外敷



三、理疗:



急性炎症早期热敷 、超短波、红外线 



四、建立引流




一)引流指征



  1. 牙源性感染3-4天或腺源性感染5-7天,全身反应及局部病情加重

  2. 扪及波动感或深部感染出现凹陷性水肿

  3. B超显示或穿刺抽得脓液

  4. 原切口闭合及引流不畅

  5. 多数牙伸长且龈沟溢脓

  6. 腐败坏死性感染



二)引流方法



  • 穿刺抽脓+药物灌注冲洗(单点、多点)

  • 穿刺置管持续负压引流(单管、多管、贯通)

  • 切开引流(口内、口外)

  • 拆线引流(医源性术后)

  • 拔牙引流(急性上颌骨骨髓炎)



三)穿刺置管持续负压引流






四)切口部位——口内



  • 上唇基部间隙感染——上唇沟(切牙区)

  • 眶下间隙感染——上唇沟(尖牙区)*

  • 急性上颌骨骨髓炎:牙槽窝、上唇沟、硬腭区    

  • 颞下间隙感染——上颊沟上颌结节外侧

  • 翼颌间隙感染 ——翼下颌皱襞外侧 

  • 颊间隙感染——牙合线与下颊沟间

  • 舌下间隙感染——颌舌沟舌下皱襞外侧  

  • 咽旁间隙感染——翼下颌皱襞内侧  

  • 扁桃体周围脓肿——舌腭弓



五)切口部位——口外



  • 颏下间隙感染——颏下

  • 颞间隙感染——颞部放射状

  • 嚼肌(翼颌)间隙感染——绕下颌角后2cm

  • 颌下(颊、咽旁)间隙感染——下颌缘下2cm

  • 广泛性口底蜂窝织炎——下颌缘下2cm “ ╩”形




六)切开引流要求及注意事项



  • 切口应于脓肿最低处

  • 尽量与皮纹一致,力求隐蔽

  • 切口大小应以足够引流为度,不宜过长

  • 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后,即以血管钳钝性分离至脓腔

  • 注意勿伤及面神经、知名血管及涎腺导管等



五、局部治疗的注意事项



面部疖痈严禁局部挤压、挑刺,初期可用2%-3%碘酊涂于患处,每日2-3次。脓肿形成后令其自然排出脓液,不做任何扩创引流及挤压,而用3%高渗盐水纱布持续湿敷

口咽区手术备吸引器

咽旁引流选口外切口相对安全


来源:齿道摘编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