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故宫紫砂收藏二

 老刘tdrhg 2016-03-26

    

[转载]故宫紫砂收藏二

                   紫砂杨彭年款描金山水诗句壶

清道光,高9cm,口径7.3cm,底径9.9cm。
    壶身呈筒式,平盖,高钮,短流,曲柄,圈足。紫红色砂泥,质感细润。壶身一面描金行书“平台留小啜,饮味待回春。”落款“乙未冬日,松岑先生大人清玩。介峰。”另一面描金彩绘山水楼阁。底镌刻篆书“杨彭年制”四字印章款。乙未年为道光十五年(1835年)。
    以金彩装饰紫砂茗壶是清初以来为满足宫廷需求的时尚作法。此壶富丽工致,弥足珍贵。

[转载]故宫紫砂收藏二

                  紫砂杨彭年款飞鸿延年壶

清嘉庆,高11cm,口径8.5cm,足径12.3cm。
    壶广口,溜肩,短流,环柄,腹部饱满,阔平底,浅圈足。紫红色砂泥。腹部一面刻隶书“延年壶”,另一面刻行书“鸿渐于膳,饮食衍衍,是为桑苎翁之器,垂名不利”,署“曼生为止侯铭”款。盖内刻篆书“彭年”阳文款。壶底凸刻展翅飞翔的鸿雁,并有篆书“延”、“年”二字分刻于鸿雁颈项的两侧。
    延年壶是陈曼生杨彭年合作创制的18种壶式之一,称作“飞鸿延年壶”。
    杨彭年(1772—1854年),活跃于清代乾隆、嘉庆、道光时期,是当时最有影响的一代紫砂名师。他的壶式设计追求文化内涵,多与文人合作题诗作画,后世追仿者不计其数。

[转载]故宫紫砂收藏二

                         紫砂彩绘花鸟纹壁瓶

清嘉庆,高14.5cm,口径6×3.3cm,足径6.5×2.5cm。
    壁瓶半圆式,正面敞口鼓腹,背部平坦,颈后下方有方形小孔,便于悬挂。紫红色砂泥,细腻光润。腹部彩绘莲塘花鸟图,池塘中水波荡漾,荷花盛开,几枝芦苇随风摇曳,一只水禽展翅从远方飞来……彩绘色调柔和,用色淡雅清疏,犹如一幅工笔绢画,令人回味无穷。
    宜兴加彩工艺是在泥绘装饰的基础上吸粉彩艺发展而来的一种装饰艺术,清乾隆朝开始较为盛行。

[转载]故宫紫砂收藏二

                  紫砂惠逸公款凸莲瓣碗

清雍正,高5.9cm,口径12.6cm,足径5.5cm。
    碗口微撇出边,圈足起弦线。碗上部光素,下部凸雕十三枚莲瓣,每瓣内以细线勾勒筋脉。底有篆书“惠逸公制”四字印章款。深紫色砂泥,细润光洁。
    惠逸公为清雍正、乾隆时期的宜兴紫砂名匠。

[转载]故宫紫砂收藏二

                        紫砂澹然斋款圆壶

清嘉庆,高8.5cm,口径4.7cm,足径5cm。
    壶小口,圆腹,弯流,环柄,浅圈足。平盖,圆珠钮。砂泥呈紫红色,坚致光滑,包浆细润。腹一面有嘉庆帝御题五言诗二句:“共约试新茶,旗枪几时绿。”句尾署“嘉庆四年秋日刻,徐展亭”楷书款。柄下钤“壶痴”方形印章。壶底钤篆书“澹然斋”印章款。
    嘉庆四年为1799年。

[转载]故宫紫砂收藏二

                      紫砂友兰款诗句温壶

清嘉庆,高9.9cm,口径9cm,底径9.1cm。
  壶身圆筒形,分内外两层,内层壶胆可取出,内外壶间有腔体,注入热水可以保温。平盖,盖内钤椭圆形楷书“友兰”小印。壶腹刻行书“卢同七碗风生液,李白吟诗斗百篇。”落款“二泉”。底刻篆书“阳羡邵友兰制”圆形印章款。壶以紫红色砂泥制成,形制新颖,设计巧妙,内外胆口边严丝合缝,实用和美观集为一体。
  二泉即邵二泉,常与制壶名家邵友兰合作,清代道光年间两人曾为宫廷制壶,其作品以制器巧思而闻名。
    此壶造型典雅,线条柔和圆润,制作精细。

[转载]故宫紫砂收藏二

                        紫砂子冶款提梁壶

清道光,通高12.6cm,口径6.8cm,底径7.3cm。     
    壶扁圆形,短弯流,三叉交柄高提梁,卧足。圆盖,山影形钮。壶正面腹部镌刻楷书“山水之中作主人”七字,落款“子冶”。
    子冶即瞿应绍,字子冶,清道光时期制壶名家,是继 陈曼生后的又一壶艺书画家,他所制之壶时人称之为“三绝壶”——诗、书、画合绘于一壶。

[转载]故宫紫砂收藏二

                  紫砂玉麟款覆斗式壶

清末,高7.5cm,口径5.7×5.7cm,底径9.8×9.8cm。
    壶呈上小下大覆斗式,平底四方委角形。壶身镌刻篆书“子孙宜”三字。底钤篆书“玉麟”印章款。姜黄色砂泥,滋润细腻。
    此壶造型方中有圆,给人以刚中带柔的感觉。
    “玉麟”黄玉麟(1842—1913年),清道光、咸丰年间的制壶名家,善制掇球、供春、鱼化龙壶诸式,所制砂壶精巧而不失古意。

[转载]故宫紫砂收藏二

                     紫砂行有恒堂刻诗句圆壶

清咸丰,高7.2cm,口径6.1cm,底径6.1cm。 
    壶身圆球式,直颈,平盖,曲流,圆柄。壶之盖、口结合紧密,严丝合缝。砂泥呈深紫色泥,光滑细腻。柄下镌刻“吉安”二字。壶腹刻行书四言诗:“挹彼甘泉,清泠注兹。先春露芽,一枪一旗。烹以兽炭,活火为宜。素瓯作配,斟斯酌斯。”落款“咸丰壬子冬行有恒堂主人制”。镌“定邸清赏”印章款。 
    “咸丰壬子”为清咸丰二年(1852年)。“行有恒堂”为清代皇亲载铨专用的堂名款,载铨主要活动在道光、咸丰时期,著有《行有恒堂集》。

[转载]故宫紫砂收藏二

                     紫砂冰心道人款圆壶

清光绪,高13.2cm,口径8cm,足径6.5cm。
    壶体为球形,半球形盖,圆珠钮。口、盖扣合紧密。腹一面刻绘山石花卉,另一面刻绘变体篆书诗文,落款为“右兄光毅铭,歧陶摹古并镌。”盖内与壶底分别钤篆书“寿珍”、“冰心道人”印款。砂泥呈铁褐色,包浆细润。壶体造型圆润丰满,浑厚稳重。
    “寿珍”即程寿珍

[转载]故宫紫砂收藏二

                     紫砂愙斋款提梁壶

清光绪,通高13.5cm,口径6.55cm,足径10.9cm。
    壶方形委角式,方口,方足,短弯流,高提梁,方形盖,拱形钮。深栗色砂泥。器身一侧刻隶书“小楼一夜听春雨”,另一侧刻隶书“一片冰心在玉壶”,署款“南林氏”。盖内与壶底分别有“国良”、 “愙斋”阳文印款。
    壶的整体造型方中有圆,圆中见方,柔和工致。
    “愙斋”吴大澂1835—1902年),号愙斋,清代著名金石学家。吴大澂擅书法,精篆刻,绘画功力湛深。尤其酷爱紫砂壶,亲自设计壶式,与当时制壶名家合作制壶,所作砂壶常有“愙斋”款。此壶的款识“国良”指俞国良。俞国良是清末民国初年的制壶大家,其作品红大传炉壶于1932年获美国芝加哥博览会优秀奖。此壶为吴大徵与俞国良合作完成。

[转载]故宫紫砂收藏二

                            紫砂匋斋款扁壶

清宣统,高6cm,口径5.3cm,底径9.4cm。
    壶扁罐形,平口,腹上收下敛,小直流,环柄,平底。平盖陷于壶身,圆柱形钮。盖内刻篆书“匋斋”、“宝华庵制”印章款,壶底钤篆书“宣统元年月正元日”款。深姜黄色砂泥。造型新颖独特。
    “匋斋”端方(1861—1911年),号匋斋,堂号“宝华庵”。清末湖广总督,金石学家。一生嗜好金石书画,对紫砂器尤其喜爱。根据端方的生卒年可断定凡带有“匋斋”、“宝华庵”款的紫砂壶的制作时间上限不早于光绪元年(1875年),下限不晚于宣统三年(1911年)。

[转载]故宫紫砂收藏二

              紫砂泥绘花卉方花盆

清,高29.2cm,口径22×22cm ,足径16.5×16.5cm。
    花盆四方形,深腹,下承四折角条形足。栗褐色掺黄色粗砂泥。花盆外壁四面均有泥绘花卉装饰,优雅美观。
    此花盆是宫中栽培兰花的常见盆式之一,由于要考虑其必须具备良好的透气性,所以砂泥的颗粒通常要比茗的砂泥粗糙许多,也因此而具有素朴自然的美感。

[转载]故宫紫砂收藏二

               紫砂惠梦臣款菊瓣壶

清初,高4.7cm,口径3.5cm,足径3.8cm。
    壶体为八道凹筋菊花式,花口,圆腹,直流,环柄,盖以卧狮为钮,狮前爪压绣球,狮尾兽毛清晰可见,雕工极细。壶盖内钤行书“水平”二字,壶底钤长方篆书“荆溪惠孟臣制”六字印章款。此壶胎薄体轻,砂质极细,小巧玲珑。

[转载]故宫紫砂收藏二

                      紫砂邵亮生款圆壶

清,高6.7cm,口径8.2cm,足径8.2cm。     
    壶扁圆形,大口出唇边,短直流,圆柄,圈足。盖微鼓,圆钮。底刻篆书“邵亮生制”阳文印章款。栗色砂泥,上有黄砂点,砂质极细。造型小巧,做工精致。
    宜兴邵氏家族为当地制壶望族,从清初到晚清民国,前后有十几位壶艺家问世。邵亮生生卒年不详,从此壶的制作工艺手法上看,制作年代约为嘉庆时期。

[转载]故宫紫砂收藏二

                        紫砂花口花盆

清,高37.5cm,口径57.5cm,底径34cm。
    盆花口,颈、腹、圈足随形,凸凹有致,如同花瓣。颈部外撇呈喇叭状。底中心有一出水孔。深栗色砂泥,泥质细腻,包浆光润。
    此盆造型硕大,丝毫没有歪塌变形,十分难得。

[转载]故宫紫砂收藏二

                        紫砂树根式梅花花盆

清,高13.7cm,口径35.8×29.5cm,足径31.5×26cm。
    花盆树桩式,外壁凸雕梅枝。紫红色砂泥,细腻光润。
    宜兴紫砂泥质的可塑性很强,早在清代初期,工匠们就开始仿照自然界的树根制作花盆,这种做法在乾隆朝以后十分流行。
    此花盆胎体较薄,体型较大,造型自然,以梅枝作装饰更添情趣,是宫中用于栽种中型盆景的用器。

[转载]故宫紫砂收藏二

                       宜兴窑紫砂菊瓣茶壶

清乾隆,高10cm,口径7cm,足径6.8cm。
    壶菱花筋囊式,长弯流,曲柄。五出边菱花式盖,宝珠钮。底有陈殷尚”四字隶书印章款。深栗色砂泥,砂质极细,色调纯正。
    所谓“筋囊”就是将自然界中的瓜棱、花瓣分成若干等分的出筋纹纳入精确规范的壶体设计当中。自康熙中期开始,紫砂壶的造型多取自植物、动物的自然形态,给人以优雅亲切之美感。款识中的“陈殷尚”是清初紫砂名匠,善于制作筋囊形茶壶和形制多样的文玩清供。
    此菱花式壶筋纹饱满挺直,由顶至底毫厘不差,非一般匠人所能为之。

[转载]故宫紫砂收藏二

                 宜兴窑珠兰铭芦雁纹茶叶罐

清雍正,高12.7cm,口径3cm,足径5.2cm。
    罐小口,长圆腹,平底,浅圈足。盖面刻“珠兰”二字楷书。紫红色砂泥,器身以泥浆堆绘芦雁图,纹饰微凸。
    此罐是宜兴专门为朝廷制作的盛放贡茶的器皿。

[转载]故宫紫砂收藏二

                         宜兴窑紫砂茶壶

清,通高8.5cm,口径5.4cm,足径6.2cm。
    壶圆口,鼓腹,圈足,短直流。浅紫色的泥料中含有黄色颗粒,壶身光素,但各种细节一丝不苟,于细小处见精湛。
    清代茗壶自康熙、雍正朝起,不再以实用为主要功能,而是逐渐倾向于艺术性和观赏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