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组织形成了牙齿的支持结构。图1.1显示了牙周组织的主要组成:
·牙龈(包括上皮和结缔组织)。
·牙周韧带。
·牙骨质。
·牙槽骨。

图1.1 牙齿纵断面观察健康牙周组织
牙龈
健康的牙龈呈粉色、坚韧、刀刃状边缘,扇贝状包绕牙齿。某些种族的人群牙龈会有色素沉着。健康状态下,牙龈冠方边缘到釉牙骨质界的距离为几个毫米。龈沟是围绕萌出的牙齿周围的牙龈浅沟,深度0.5~3mm。牙龈通常是角化的,与非角化的口腔上皮相比为淡粉色。
牙龈上皮
牙龈上皮的组成(图1.1):
·口腔龈上皮。
·龈沟上皮。
·结合上皮。
牙龈沟由沟内上皮和结合上皮围绕而成。
口腔龈上皮
·口腔上皮是不全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
·表层细胞没有细胞核,充满角蛋白。
·为不透水的物理屏障,能够阻挡口腔细菌。
口腔上皮的基底层充满褶皱,覆盖于结缔组织表面。这些褶皱增加了上皮和结缔组织的接触面积,被称为棘突或钉突。
龈沟上皮
·没有棘突。
·细胞角化,但有核(不全角化)。
结合上皮
·结合上皮通过以下途径与牙齿形成特殊连接:
·结合上皮细胞内的半桥粒层。
·上皮细胞形成的基板。
·结合上皮细胞非角化,而且细胞周期快(2~6天,口腔上皮为1个月)。
·健康状态下,结合上皮最根方的位置在釉牙骨质界。
·结合上皮最宽处位于冠方,20~30层细胞。
·结合上皮的宽度往根尖方向逐渐减小到1层细胞。
· 结合上皮细胞间隙大,具有透水性,细胞和其他物质可透过结合上皮(例如细胞毒素或宿主防御细胞)。
·结合上皮附着位置向根尖方向迁移标志着牙周附着的丧失和牙周炎的进展。
牙龈结缔组织
牙龈结缔组织(固有层)由胶原纤维束构成,这些胶原纤维束被称为牙龈纤维,其间浸润着结缔组织基质、成纤维细胞、血管、淋巴管、神经组织。图1.2和图1.3列出了4组纤维。

图1.2 牙龈结缔组织中的龈牙纤维、牙槽龈纤维和环形纤维

图1.3 牙间区示意图显示越隔纤维和环形纤维
牙周韧带
牙周韧带连接牙骨质与牙槽骨。牙周韧带是富含血管的结缔组织,充满胶原纤维束。根据胶原纤维束的位置,将其划分为4组(图1.4)。

图1.4 牙周韧带
牙周韧带内有机械感受器,能够为颌骨反射提供感觉输入。牙周韧带内的细胞参与牙槽骨和牙骨质的形成与重建。牙周韧带的作用是减轻传向颌骨的咀嚼压力,牙周韧带的宽度、高度和质量决定着牙齿的松动度。
牙骨质
牙骨质是覆盖于根部牙本质表面的矿化组织。牙骨质不能生理性重建,但是可以在一生中持续沉积增厚。牙骨质分为两种类型:
·无细胞型。
·有细胞型。
无细胞牙骨质
无细胞牙骨质形成于牙根形成和牙齿萌出阶段,紧贴根部牙本质表面。无细胞牙骨质富含Sharpey纤维。Sharpey纤维从牙周韧带延伸进入牙骨质内并矿化。
有细胞牙骨质
有细胞牙骨质位于无细胞牙骨质表面,含有成牙骨质细胞。根尖区的有细胞牙骨质最厚,0.2~1mm。
牙槽骨
· 牙槽窝的侧壁由致密的密质骨包绕,这层密质骨同时形成了颌骨的颊侧和舌腭侧骨板。
· 牙槽窝的侧壁骨与颌骨骨板之间是具有骨小梁的松质骨。
· 致密的颌骨骨板在下颌磨牙区的颊侧最厚,在下颌切牙区的唇侧最薄。
骨板厚度与选择何种局部麻醉技术有关,因为麻醉剂难以渗透过厚而致密的骨板麻醉神经。薄的骨板,尤其是下前牙区,可能出现骨性覆盖不全的表现,如骨开裂、骨开窗(图1.5)。

图1.5 骨开窗和骨开裂
牙槽窝由密质骨包绕而成,牙周韧带的主要纤维插入在密质骨中。在X线片上,这层密质骨表现为致密白线,称为硬骨板。
关键点
·牙龈
· 结合上皮形成了牙龈对牙齿的特殊附着
· 健康状态下结合上皮最根方的位置位于釉牙骨质界
·结缔组织的支持包括胶原纤维束
·牙周韧带
·形成了牙骨质与牙槽骨之间的连接
·牙骨质
·矿化的并持续沉积增厚
·牙槽骨
·密质骨和松质骨
· 在牙槽窝内,牙周韧带的纤维插入密质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