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印良品'的管理智慧

 老河鱼的记忆 2016-03-26


互联网创业圈 | 导读:部下会对主管提出建言,背后必然有相当的原因在。很多时候,我听过部下的反对意见后,会发现他讲的都是对的。以我的认知,如果部下提出的是“强烈的反对意见”,有八成以上的机率,部下是对的。


因此,主管的上上之策应该是“竖耳倾听”部下的反对意见。


或许你会觉得:“我这么做,不会被部下瞧不起吗?”但其实你不但不会被瞧不起,反而会赢得部下的信赖。


曾经'无印良品'的社长松井先生很希望“问候”的习惯能够深植于公司的文化中。因此,一开始,每天上午八点,他会和其他高阶干部一起站在电梯大厅,向前来上班的员工们问候。


然而,过了没多久,就有员工提出了意见:“松井先生站在入口处会让我们一大早就紧张起来。”


这时,要是否定这样的意见,表达出:“不,在全公司上下都养成问候的习惯之前,我不会停止这样的动作。”会如何呢?会马上让问候变成一种“强制”。人只要产生“被迫这么做”的感觉,就很难养成习惯。唯有他们自动自发产生“我要做”的感受,才会当成是自己的事。


于是松井先生接受大家的意见,改为每个月只站在公司入口一次。


结果现在,公司里成立了一个负责推广问候、名为“问候队”的团体,由员工每天早上轮班站在电梯大厅向大家问候。


尊严这种东西,有一半其实是意气用事。


假如只因为无聊的意气用事就打压部下的意见,对公司、团队或是对领导者自己来说,都不是什么建设性的行为。说起来,“主管就是对的,部下就是错的”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一种傲慢。


此外,主管除了必须要舍弃“一点点尊严”,同时也必须要舍弃“一点点道理”。


例如,以前曾有一段时期,只要过了上班时刻,办公室就锁上,不让迟到的员工进来。迟到确实会造成周遭的人困扰,因此把门锁上的做法乍看之下有道理。但现在如果还采用这种做法,被锁在门外的员工搞不好隔天就不来公司了。因此不要以“迟到的人有错”判他的罪,而是要设想如何能让他不迟到。


重要的不是那一点点道理,而是从宏观的角度看待事情。


“要尊敬领导”、“我比较有经验,所以我很懂”就算大肆宣扬这种小小的道理,还是只会让部下感到不满,失去追随主管的意愿而已。


但若能竖耳倾听部下的意见,由于跳脱了立场、利害、人际关系之类的纠葛,很多时候反而能够触及问题的本质。一旦采用部下的意见,对团队或对企业来说,往往可以带来很大的好处。


好的领导者应该要能为了团队着想,而舍弃自己的私心。


原作者:松井忠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