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生素这把“双刃剑”的前世与今生

 板桥胡同37号 2016-03-26


今天,郭医生、余医生带大家一起了解抗生素的前世与今生,谈谈如何正确驾驭这把“双刃剑”。


作者: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呼吸内科 郭泽君

审校: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风湿免疫科 余金泉

来源:医学界风湿免疫频道



抗生素的前世


抗生素以前被称为抗菌素,事实上它不仅能杀灭细菌,而且对霉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氏体等其它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现在通常将抗菌素改称为抗生素。


第一个可以对抗病原菌的药物“百浪多息”(即磺胺的前身)的诞生,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它的发明者也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但不久,它的许多缺点就暴露了:比如,对链球菌虽然有很好的疗效,但对其他细菌却无能为力。


1928年青霉素第一次治愈了梅毒和淋病,它的出现成为许多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克星”,扭转了人和细菌大战的局势。因此,青霉素被称为现代医学史上最有价值的贡献,被誉为是人类医学史上的一个重大的里程碑。


此后,不同抗生素相继面世、“粉墨登场”,曾经致死的肺炎、肺结核(肺痨病)等多种疾病不再是不治之症,挽救了千千万万的的性命。


用得正确,抗生素就是健康卫士。




抗生素的今生


而在当今生活中,抗生素的使用已经到了泛滥的程度。大多数人有过这样的经历,感冒、发烧、腹痛、腹泻,吃颗“先锋”,来粒“头孢”。在处方药唾手可得的当下,这样“高效”的生活方式是否可行呢?


其实这看着高效的行为多是无效甚至还要平白承担药物副作用的风险。特别是当“超级细菌”(多耐或者全耐菌)步入人们视野时,滥用抗生素的苦果才刚刚开始显现冰山的一角。


一旦滥用,抗生素就成为恶魔。




正确认识这把“双刃剑”


1、大多数的感冒是不需要用抗生素的。


我们常说的抗生素,是指抗细菌药物,也包括了抗支原体、衣原体等非典型病原体。


而我们口中常说的感冒,泛指上呼吸道感染,其中70%~80%由上呼吸道病毒所致,多数可在5~7天自愈。也就是说,这70%~80%的感冒人群,本身不用任何药物,5~7天内依靠身体本身的免疫力就能自己康复,并不能从摄入的抗生素中获益,相反,此时应用抗生素只有坏处而并没有任何好处。


2、需要用药时正确使用。


也有人说,我知道药都有副作用,能不能把药减半吃。凡事都有两面性,抗生素更不例外。就如某著名节目中主持人说的,咱不找事,事来了咱也不怕事。咱不找药,药得吃了咱也不怕吃药。




每个抗生素都有自己的规律,有的是需要持续的药物浓度在某一水平(时间依赖型抗生素),这种我们可能吃勤点,有的是需要药物浓度一下达到某一水平(浓度依赖型抗生素),这种我们可能一次吃多点。


每个抗生素的使用频率与疗程,都是根据药物代谢特点及感染部位来决定的,同一抗生素,治疗不同地方感染浓度也是不同的,任意改变抗生素用药时间及疗程,只会增加细菌耐药或产生二重感染的风险,切不可任性加减


3、耐心对待。


抗生素的疗效有一个周期问题,一般来讲抗细菌有效起效时间为3~5天。在使用1~2次抗生素后无觉明显好转,首先应当考虑用药时间不足,其次,给药途径不同以及全身的免疫功能状态等因素也可影响抗生素的疗效。


耐心对待治疗过程,必要时由医生加以调整,切忌随意停药或频繁换药。


题外话:风湿免疫科那些抗生素被滥用的情况!


我们说,国内抗生素的滥用已经是“被玩坏”了。不但是普通感冒滥用抗生素,风湿免疫科疾病同样存在许多滥用的情况。


比如,痛风——痛风性关节炎属于尿酸盐结晶趋化的非感染性炎症,起病并无病原菌的入侵,与细菌感染更是没有半毛钱的关系。然而,国内痛风的病人,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的仍大有人在。


事实上,老百姓一听到“炎”字就觉得应该使用抗生素,而风湿免疫疾病,大多是自身免疫性炎症,在无合并细菌感染的情况下,并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就如“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血管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等等等——这些病都是非感染性的炎症,除非合并了细菌感染,否则治疗无需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使用原则



1.病毒性疾病或估计为病毒性疾病者不宜使用抗生素。因此,除肯定为细菌引起或有细菌继发感染外,一般不采用抗生素。


2.对病情严重的细菌感染者,有条件时应尽早分离出其病原菌并测定药敏,再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和调整抗生素。


3.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使用抗生素,尽可能作出病原学诊断,再根据疾病情况考虑在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完成后再使用抗生素。


4.除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等专科需要外,应避免在皮肤、粘膜等局部应用抗生素,因其易引起过敏反应和产生耐药菌株,有碍于这些抗生素日后的全身应用。


5.严格控制应用抗生素作为预防措施。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目的若在于防止某一二种特殊细菌侵入人体或血液循环中而发生感染,可获得相当效果;若其目的在于防止多种细菌的侵入而发生感染,常徒劳无功。避免无针对性地以广谱抗生素作为预防感染的手段。


6.选用抗生素应严格掌握指征。即严格把握使用的标准,规范诊治,需要使用才用,不需要使用的坚决不滥用。



(声明:昨日医学界风湿免疫频道的头条文章《向患者解释什么是风湿免疫疾病?这一篇就够了》作者为: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余金泉。在此更正,并郑重向余医生道歉!小编手误,被罚面壁思过3日=_=)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