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369期【史学研究】地域形象与中国古代边疆的经略

 無情360 2016-03-27
基本信息


作者简介:刘祥学,广西师范大学教授

文章来源:《中国史研究》2014年第3期。


史研究

致谢:感谢作者授权平台发布此文!

本期编辑:小杨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上的疆域有过复杂的变迁过程。近代以来,因饱受列强侵凌,中国边疆危机深重,出于强烈的爱国热情,不少学者投身到边疆史地的研究之中。近一个世纪以来,已取得了极为丰硕的成果。研究内容涉及疆域史、边界、边防、边疆政策、边疆理论等诸多领域。在此,笔者拟对古代中国王朝边疆经略的地域形象因素作一专门研讨。

 

一、古代疆域观中的“内外”与“远近”观念

 

边疆地域形象与早期疆域观密切相关。中国古代疆域观最初是以“华夏中心观”与“夷夏观”为基础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考究中国古代的疆域观,不难发现,虽然统治者宣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又将“海内”视为自己当然的统治疆域。其实,统治者在对待疆域方面,既有“内外之别”,也有“远近之分”。

所谓的“内外之别”,就是将华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严格区分来开。常以九州范围作为区分内外的标准。最初的内外之分,含有强烈的防范周边少数民族的意识,并逐渐形成了“內诸夏,以外夷狄 的基本准则。

受此影响,中原王朝统治者对华夏以外的少数民族地区多称为“异域”、“绝域”、“殊域”、“殊方”等,以作为区分内外的地理标识。如《周书》设有《异域传》一目,观其所指之异域,既有高丽、百济等邻国,也有今我国境内的“獠”、“蛮”、“氐”、“胡”、突厥、吐谷浑、高昌、鄯善等部族。明人严从简撰有《殊域周咨录》,考诸所列之殊域,既有日本、朝鲜、安南、苏门答剌等国,也有分布在今中国境内的云南百夷、西北夷、吐蕃、吐鲁蕃、于阗、靼鞑、兀良哈、女直等族。“徼”也是历代统治者对民族地区的泛称之一,常有“徼外”、“荒徼”、“边徼”等称。

“远近之分”主要区分的是从统治中心到边疆的空间距离。据史料记载,早在商周之际即有一种将全国王畿以外的土地进行分等的九服制度。对于九服的划分,古人或认为是以远近作为收赋的依据,或认为是用于区分华夏与“夷狄”。其后在《禹贡》中,也记载了一种“五服”制度,以王都为中心,以500里的距离作为划分标准,依次为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虽然九服制也好,五服制也好,都只是时人的一种设想而已,并没有真正实行过,但其观念却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内外之别”与“远近之分”观念是边疆地域形象塑造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农耕文明视域下的边疆“地域形象”

 

长城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农耕文明区的统治者基于农耕文化的优越感,审视边疆,并由此塑造了具有较多负面信息的边疆“地域形象”。

主要表现:

一是荒僻、旷远。历史上,人们习惯于从内陆看边疆,对边疆的直观印象就是荒僻、旷远。如唐人称岭南地区,“人稀地广,……又更荒僻 ;西域在内陆人士心中,更是遥远,史料记载中有关“绝域”、“绝远”、“旷野”、“沙碛”之类的用词,俯拾即是。甚至河西走廊的敦煌一带,在内陆人士看来,也已十分僻远。东汉时尚书陈忠称西域绝远,……敦煌孤危,远来告急。唐时,经过边塞诗人的描绘,西部边疆旷远的形象深入人心。阳关、玉门关是古代人们心目中的西部边界。北部以长城为界,中原人士常以“塞外”、“塞北”、“漠北”等相称,亦尽显荒远之意。

二是地贫民穷。历史上,统治者不仅对从事游牧生产的边疆地区,持有歧视心理,对农耕生产较为落后的南部边疆地区,也同样怀有轻视态度。史料对边疆地区的记载,多用“沙渍”、“苦寒”、“硗确”、“不毛”等词,以及 “无居室”、“抄掠取食”、“猎食”等字眼,无不给人以边疆土地贫瘠,居民生活困苦不堪的强烈暗示。蒙古草原与西北地区,向被视为“苦寒之地”。宋徽、钦二宗被掳金国后,从官回报称“二圣久在漠北苦寒之地,居处、衣服、饮食、百种皆阙” 。南方边疆地区,更是穷困。宋人周去非记载左右江地区的僚人“以射生食物动而活,虫豸能蠕动者,皆取食”。清代一些史料描述台湾原住民地区,“猎兽而食,饮血茹毛”

三是边疆少数民族习俗鄙陋,野蛮愚昧。中国地域广大,各地存在习俗差异,本也正常,但统治者出于文化的优越感,记载边地风土人情时,常用“腥膻”、“污秽”、“性悍”、“犷悍”、“轻悍”、“喜斗”、“好杀”等带有明显贬义,甚至严重歪曲含义的词汇进行描述。从史料记载看,北部游牧地区,是典型的“贵壮贱老”区域。匈奴“贵壮健,贱老弱”东北的黑水靺鞨,“贵壮贱老”。南方边疆民族地区,民众野蛮。《周书》卷四九《僚传》则称僚人“喜则群聚,怒则相杀,虽父子兄弟,亦手刃之”。凡此种种,既是统治者强烈文化优越感的自我流露,更是为了彰显少数民族“禽兽”的本性。

四是自然境极度劣,不宜人居。依文献描述,大体上是北部边疆多严寒、风沙,南方边疆气候炎热,地多瘴气与毒蛇猛。如史载 “从武威西北有捷路,度沙碛一千余里,四面茫然,无有蹊径。欲往者不可准记,唯以人畜骸骨及驼粪为验”。与北部边疆相较,南方边疆环境更显恶劣。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杂志》称:邕州、两江水土尤恶,一岁无时无瘴”。内陆士人常用“炎海”、“炎方”、“炎荒”、“瘴乡”、“瘴海”、“瘴江”、“瘴雨”、“炎瘴”等词,描述岭南及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数代流传渲染,瘴毒在内陆人士心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历史记忆。

 

三、区域形象对古代边疆经略的影响

 

边疆的“地域形象”,既有客观事实的描述,也有较多的主观想象,甚至故意歪曲、贬低的内容。由于农耕文化视域下的传统边疆观,不仅将“夷狄”排斥在“中国”之外,而且固执地视“夷狄”分布的边疆区域为“化外之地”,对“夷狄”居住的边疆地区进行集体有意识的贬低,经过长期反复的渲染、刻画,边疆地区生活穷苦、环境恶劣、人民野蛮的“形象”深入人心,从而对边疆经略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

首先,经略边疆需要大量人才,但内陆士子与官僚多不愿意前往,无疑会影响边疆的经略。以华南边疆广西以例。宋代,“广西去朝廷远,士夫难以一一到部”,官僚统治机构中多有缺额,故“广西奏辟,不限资格,唯材是求”南宋乾道年间,范成大获任广西经略使一职,临行前,其“姻亲故人,张饮松江,皆以炎荒风土为戚”。宋人梅挚称“岭以南,繇昔曰瘴。士人畏往,甚于流放”。元代时,一些中央官吏更是畏惧岭南烟瘴之地,“行部者多不躬至”,巡查有名无实。甚至广东也存在这类现象,“用人者以广东为瘴海之乡,劣视其地”,内陆士子多不愿此任职。

其次,边疆的地域形象还深刻地影响到边疆地区重要性的认识,是王朝边界变迁的重要因素。

在一些统治者眼里,边疆地区乃穷山恶水,属“无用之地”。汉武帝经略西域,开展大规模屯田,其后“民力屈,财用竭”,面临严重危机,不得已而罢轮台屯田。汉宣帝时魏相等,再罢车师屯田,称“朝廷前所以弃西域者,以其无益于中国而费难供也”。对此,汉书的修撰者评论称:“西域诸国,……与汉隔绝,道里又远,得之不为益,弃之不为损。西汉时放弃海南岛,也是基于同样的认识。汉武帝设儋耳、珠后,当地居民不断反抗。至汉元帝时国力疲弱,大臣贾捐之提出海南“雾露气湿,多毒草虫蛇水土之害,人未见虏,战士自死,又非独珠有珠犀玳瑁也,弃之不足惜,不击不损威。其民譬犹鱼鳖,何足贪也!最后西汉放弃了对海南的统治。

值得注意的是,贾捐之弃守疆土的言行,在历史上非但未受指责,反而被后世一些人奉为明智之举,甚至成为弃守疆土者的合理依据。如宋代,在与西夏的对峙中,弃守灵武城,大臣刘挚称“议者以为殊方绝塞,无用之地。昔汉武以英材雄略,征伐天下,举造阳之地九百里而弃之,元帝以捐之一言遂罢朱崖,不复讨击,皆足以垂裕后世”

历史上王朝疆界变化较大的地区,主要是西域、长城沿边地带以及南部边疆地区。

唐初重视经略西域,中唐后,国家财力困顿,大臣狄仁杰称“用武荒外,邀功绝域,竭府库之实,以争硗确不毛之地,得其人不足以增赋,获其土不可以耕织”,主张放弃。明初曾以哈密作为经略西域的战略支点,设哈密卫。嘉靖时,国力衰弱,西域地方势力兴起。兵部尚书胡世宁认为不应因哈密故,“耗我金币,疲我士马,窘我财力”。明世宗采纳了他的建议,弃守哈密。清代,回部地方势力数次反叛中央,清为维护国家统一,多次派兵平叛。但朝中有人称“准噶尔弹丸之地,远在极北之区,得其地不足以耕耘,得其民不足以驱使”,反对用兵。同治年间,阿古柏攻陷新疆。以李鸿章为首的“海防”派,认为新疆乃千里旷地,公然主张放弃,幸赖左宗棠的力主收复之议,为清最高统治者所采纳,新疆才得以保全版图。

长城沿边地区历史上是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政权对峙的前线,属于中原王朝的“边疆”地带。自秦经略河套,设置郡县始,汉以来皆十分重视对这一区域的经略。汉武帝时置朔方诸郡,大臣公孙弘“数谏,以为罢敝中国以奉无用之地,愿罢之”。北宋时,与西夏对峙,宋将夺取了葭芦、吴堡两个战略要地,宋、夏双方为此长年争战,耗费巨大,国力疲弱。大臣王岩叟谓“自有葭芦、吴堡两砦,守之无所得,弃之不足惜”。大臣文彦博则奏:“困竭中国生民膏血,以奉无用之地”,坚决主张放弃。

南疆与越南为界,明清以来,中越边界亦发生过一些变化。明永乐年间,因交趾内乱,明成祖遣军征讨,并设郡县,纳于到明朝统治版图之中,引起交趾民众的激烈反抗。明成祖坚持统治了二十余年,耗费巨大。其间大臣蹇义等纷纷以祖制劝谏,称交趾“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供给,得其民不足使令”,主张放弃。明宣宗即位后,由于财力不足,众大臣强烈要求,明廷最终放弃了对交趾的统治。边地多瘴无用的思想,也深刻影响到清朝与越南的划界。清光绪年间,清政府与占领越南的法国殖民者续订界务商务条约,但在勘定云南与越南交接的边界时,有两段边界与条约不符,清朝负责此事的人称“猛梭、猛赖一段,荒远瘴疠,弃之不足惜,岑毓英所见相同。至我所必爭者,南丹山以北,马白关以南,其中山川险峻,田畴沃美,如能划归中国,既可固我疆圉,亦可兼收地利,……将猛梭、猛赖一段准归越界,其南丹山以北西至狗头寨东至清水河一带地方,均归中国管辖”。一些本属中国的土地,因被视为有瘴之故,而被放弃了。

 

四、余论

 

中国疆域辽阔,地理环境千差万别,各地风俗各异,经济文化发展十分不平衡。由于历史与自然条件的原因,边疆地区经济文化落后于内陆,是客观事实,亦不必讳言。经略边疆,首先是要发展边疆,才能守边固土。历朝有远见的统治者为经略边疆,付出过巨大努力,但多收效于一时。尽管个中原因十分复杂,但缘于心理偏见形成的边疆地域形象的影响,无疑是其中重要的方面。人们以边疆为穷途劣地,视边疆为畏途,边疆的发展缓慢。时下建设边疆,不仅要大力发展边疆的经济文化事业,更要培植正确、健康的边疆观,纠正原有的地域偏见,修正人们心目中的“边疆形象”。显然,这需要各方为此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