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础总结:胸腰椎损伤的分型汇总

 panyunbo 2016-03-27

文 | 瑾萱

来源 | 骨今中外


一、按受力机制分类


1、屈曲压缩

2、屈曲分离损伤

3、垂直压缩

4、旋转及侧屈

5、伸展损伤

上述损伤可复合,如屈曲并垂直压缩,屈曲旋转等



垂直压缩


二、按脊椎损伤的部位


  • 棘突骨折

  • 关节突骨折

  • 横突骨折(由肌肉突然收缩牵拉所致)

  • 椎体骨折及骨折脱位等。



附件骨折


三、按骨折形态分类


1、压缩骨折

2、爆裂骨折

3、chance骨折

4、骨折脱位

5、脱位



单纯压缩骨折


爆裂骨折


爆裂骨折


骨折线呈水平走形,由椎体前缘向后经椎弓根至棘突发生水平骨折或致棘间韧带断裂,常见于安全带骨折,骨折移位不大,脊髓损伤少见



chance骨折


脱位



四、按脊柱稳定性分类


稳定性骨折 

  • 单纯性压缩骨折,压缩高度<1>

  • L4-5以上单纯附件骨折,棘突、横突


不稳定性骨折——三柱 

  • 伴有后柱损伤的爆裂骨折为不稳定性

  • 所有骨折脱位的三柱均受破坏


脊椎分柱理论——三柱概念


前柱

  • 前纵韧带

  • 椎体前半

  • 纤维环前半


中柱

  • 后纵韧带

  • 椎体后半

  • 纤维环后半


后柱

  • 椎弓

  • 黄韧带

  • 关节突关节囊

  • 棘间韧带


胸腰椎骨折的AO分类


A:压缩


  • 缘于松质骨压缩所致的变形而不是骨折块

  • 脊柱不狭窄

  • 稳定



  • 椎体在冠状面或矢状面劈裂

  • 骨折片分离多变

  • 稳定



  • 压缩伴碎裂的离心骨折块

  • 退入椎管致脊髓损伤

  • 在屈曲压缩位是不稳定的


B:分离

缘于屈曲-分离暴力

后柱分离

  •  韧带性结构伴小关节

    半脱位

    脱位

    骨折

  • 前柱损伤

    经椎间盘 1.1

    椎体A组骨折 1.2

  • 屈曲时不稳定


缘于屈曲-分离暴力

  • 后柱分离

    骨性 经 椎板 / 椎弓根 / pars

  • 前柱损伤 

    经椎间盘 2.1

    椎体A组骨折 2.2

  • 屈曲时不稳定


  • 缘于过伸剪切

  • 由前向后损伤

  • 可向后延伸

  • 少见


C:旋转

  • 旋转所致前柱和后柱损伤

  • 椎间盘和所有韧带结构破裂

  • 广泛和不对称的骨折


  • 楔形, 劈裂或爆裂椎体骨折

  • 伴旋转


  • 通常是伴旋转的屈曲-分离损伤



  • 薄片或斜形椎体骨折



觉得不错,请点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