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节民俗探源之压岁钱

 海陆丰文化遗产 2016-03-27

春节民俗探源之十八压岁钱

春节民俗探源之十八压岁钱
                         

                  牛子/文    大光摄影

    在守岁夜,长辈要发“压岁钱”给孩子压岁。

“压岁钱”之称,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在很早的时候,山中有一个独角大口的怪兽,叫“年”。每当岁末来临,它就走出山里,到人间掠夺食物,扰乱人们的正常生活。

    为了不受“年”的干扰,使家中顺利渡过年夜这个难关,保全家平安,大家采用了许多办法来驱赶它。如:放鞭炮、贴门神(年画),放食品在门外,让它取食等方式,保佑平安渡过年这一关口,后来,又把年叫作“年关”,“年关”,也就是因此而来的。

 

    另外一说: “压岁钱”初始叫“洗儿钱”,据《资治通鉴》载:时杨贵妃生子,“唐玄宗亲往视之,喜赐贵妃洗儿金线钱”。王建有诗曰:“妃子院中初降诞,内人争乞洗儿钱”。除贺喜之意外,还是长者给新生儿镇邪去魔的护身符。

宋代,此风俗流入民间,初为不流通的币制,叫“压胜钱”。到清代,逐渐变成“儿童度岁,长者与以钱,用线钱穿辍”,叫“压岁钱”。有诗曰:

       “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角枕自收藏。

       商量爆竹糖萧价,添得骄儿一夜忙”。

    这便是描写儿童得到压岁钱的喜悦心情。

    以上两说各有其源,姑且存之。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

    有的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就把一些礼物(后来演变成放钱)放在孩子睡觉的枕头下,为孩子压岁壮胆,保平安。这种方式叫“压岁”,“压岁钱”。

    第二天早起后,孩子们找到礼物(钱)后,就要向长辈拜年,谢谢长辈压岁,祝福长辈健康长寿。

    有童谣云:

      三星在南,家家拜年;

      小辈儿的磕头,老辈儿的给钱。

而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妈妈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

    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