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幸福力微课| 回顾:张璐《右脑思维与道家领导力》下篇

 昵称30501711 2016-03-28




右脑思维与道家领导力(下篇)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21:32 《右脑思维与道家领导力》下篇 来自天下女人

右脑思维,与道家思想有什么关系?


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哈佛脑科学教授,她得了中风之后,因为血块在大脑里面发作时间不固定,所以她可以体会到自己的左右脑交替工作时候的感觉,对她,作为一个科学家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研究机会。她在书中和TED演讲中分享了自己的这次经验。当只有右脑在主宰她的时候,她形容的是:“我觉得我身体的边界消失了,仿佛我的四肢都融入了空气之中一样。我觉得特别完整,特别宁静。”


她的形容,不正是道家思想中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吗?原来,要达到天人合一的感觉,是要启动右脑的智慧啊。她才明白,原来现代社会的紧张,焦虑,疲劳等种种感觉,是因为人们总是在使用左脑,不是想着过去的事情,就是在筹划未来的事情,从来没有时间感受当下。道家思想和右脑思维,突然地,就合二为一了。

再看道德经中的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开篇这一句话,总结了道家思想的精华。他非常准确地指出了:语言,是有局限性的。的确,语言是左脑思维的过程。凡是能用语言描述的,都不是真正的“道”。“道”在英语中的翻译有诸多争议,但在法语中的翻译,是la vérité,即是真理的意思。也就是说,老子断言:凡是能用语言描述的,都不是我们追求的真理。


大家会发现,同样一句话,一个词,在不同情况下,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由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语气说出来,感觉是千差万别的。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感受过,明明是一句好话,怎么从有些人的嘴里说出来就变味儿了?对了,这就是你的右脑感觉到的,这个人即使在说一个本来应该是正面的词,但是却用了负面的能量去说,让人听着浑身不舒服。而本来是负面的词汇,有时被一些正面能量的人说出来之后,就变成了可以让大家会心一笑的情景。“名”,也就是语言,是不具有永恒性的。词汇、语言只是一个指向针,具体指向的意义,随时有可能因为文化和情境而改变。这就是“名可名,非常名”的意义。


被记载的历史,是全部吗?


在讨论性别平等的时候,我们经常会为历史书中缺乏女性角色的记载而扼腕叹息,也会为英文中指代历史的词是“history”(这个词拆开来是his story,直译是“他的故事”)而愤愤不平。固然,我们需要更多地通过文字记载去了解历史上伟大的女性,历史书中也不应该忽略女性的贡献。但了解了右脑思维之后,我想更进一步跳出男性思维的框框,问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用文字记载的历史,并不是历史的全部呢?凭什么认为文字、语言能够记述的历史,就是人类的全部历史呢?


现代科学已经发现,我们的细胞是有记忆的,我们的身体也是有记忆的。女性的身体,本身就是一部无声的历史书,蕴含着生命的能量,无数的智慧。你的细胞,从你的曾外祖母,传递给你的外祖母,你的母亲,再到你,细胞承载了几百万年来人类女性积累的智慧,都在你的身体里。说到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是武志红老师的《身体知道答案》,也希望各位女性领导人们,可以多多注重发展身体的智慧。


五点建议,更好发挥右脑能力!


这张图是专门为左脑和右脑工作力对比而创作的一张图。



红色是处理信息的方式:左脑处理信息的方式是直线思维;右脑处理信息的方式是整体性思维。

橙色是管理项目的方式:左脑管理项目的方式是关注细节;右脑管理细节的方式是统揽全局。

黄色是理解世界的方式:左脑理解世界是通过分析;右脑理解世界是通过创意。

绿色是工作顺序:左脑是有秩序的工作,喜欢追求秩序;右脑喜欢随机、喜欢同步,随时可以工作。

蓝色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左脑使用逻辑解决问题,右脑是用直觉解决问题。如果大家能够把这五个要素记好的话,那也能在工作中更好的发挥左脑和右脑并用的能力了。


1为喜欢混乱的右脑提供灵感墙

在刚刚过去的纽约时装周,我有幸和天下女人国际部一起参观了一些时尚杂志和时尚品牌的办公室。我惊讶地发现这些创作空间都有一个共同点:她们都有一面“灵感墙”,上面贴的东西看起来杂乱无比,都是设计师、市场部销售人员、还有其他员工随机找到的能给她们带来灵感的东西,随意地贴在灵感墙上。办公室的规章制度,表格文件,都是左脑直线式思维的体现。可是,我们的右脑喜欢杂乱无章,喜欢在混乱中发现打破规则的灵感。

灵感墙是给我们的右脑开辟灵感空间的好办法。其实,不仅仅是办公环境中可以有灵感墙,家里也可以有,我们自己也可以有一个空的本子,可以让我们在上面记录一些随意的想法和图像,剪贴能给我们带来灵感的东西。儿童的右脑正是发展期,有孩子的家长们也可以特意给孩子留一个可以让TA随便“乱”的空间,可以是家里的一面墙,一个角落,或者一个本子,让TA随便乱涂乱画。让右脑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


2巧妙使用气味、视觉和听觉艺术提高整体感


刚才也说了,右脑特别喜欢艺术,不管是戏剧、音乐、雕塑,还是绘画,都是右脑的最爱。所以,你的办公空间里有没有给艺术留出一方净土呢?女性领导人们,你们有没有想过,艺术在你们的办公空间里,在你们的工作中有什么样重要的作用呢?

哈佛大学和很多学校的研究都发现,如果让成天学习医学、法律的这些不断使用左脑的学生去艺术博物馆,参观雕塑,让他们看着雕塑,静默的看五分钟,就会有非常神奇的效果。让这些医学、法律学生逃出左脑的空间,使用右脑去欣赏艺术品的话,他们会特别受到灵感的启发,也会瞬间恢复对自己学科的专注能力,更加有热情,更加积极向上。

领导人们,你们想不想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面,让自己的员工也感受到这种艺术的神奇魅力呢?想不想开发他们另外一半的大脑呢?如果想的话,那么对气味、视觉、听觉等等艺术,就要非常重视了。比如说,可以在办公室里放上香薰,可以在走廊里挂上艺术的画,可以在设计办公室的时候,在空间设计上花特别的心思,也可以在适当的地方放上好听的音乐,在办公室的茶水间放大家特别喜欢的音乐。使用你们的右脑发展创意吧,相信你们一定能把公司员工的右脑激发起来,灵活运用起来。


3开辟可以让身体或动或静的专属空间

刚才说到艺术,我有什么漏了没说?

对了,是跳舞。这是我故意的,看大家能不能听出来。为什么我把“让身体或动或静”放在一个特殊的位置上讲呢?是因为让身体动起来,对右脑实在是太重要了。右脑会让我们对身体没有边界感,而我们在做瑜珈,在跳舞的时候,也有和这个世界合而为一的感觉,这不正是激发右脑最好的方式吗?

我在自己的工作中经常发现,如果我写些什么,觉得写不下去了,我就站起来跳跳舞或者做瑜珈,就会突然间得到更好的灵感,思路也会更加地清晰。如果你的公司有能力,不妨在办公室开辟一个小小的房间,这个小房间可以让员工进来做五分钟的瑜珈,或者在午休的时候可以集体跳个舞,做个动态静心,相信能够大大地提高大家的效率,下午上班的时候也不会打磕睡。


4珍惜静默时间,使用短暂冥想

沉默。对,静默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我们在悼念死难者的时候会使用沉默?因为一切的语言都是苍白的,没有任何语言能够表达我们的心情,所以我们只有使用沉默。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大家好像对沉默觉得是一件很不舒服的事,大家会觉得一旦沉默了,就很害怕,一定要打破这种沉默才能够舒服。甚至在心理咨询的培训课上,我们都会特别地去讲要尊重沉默,要善于利用沉默的时间,因为沉默是非常宝贵的。

其实我们在工作中也可以使用静默,不一定非要等到悼念的时候才使用一分钟静默。大家可以在上班之前、开会之前,或者在开会到了紧张气氛的时候使用。你们敢让大家沉默一分钟吗?我挑战各位领导下次试一下,如果在开会之前静默一分钟,或者在开会开到一半的时候,静默一分钟然后再继续,可能你会发现,整个会议的气氛会有微妙的改变。我在做心理咨询和团体咨询的时候也经常会使用短暂冥想。

短暂冥想是非常好的,在会议之前只需要三分钟,就可以让大家更加专注,更加懂得珍惜当下,也让大家思维更加清晰。具体的做法就是在开会之前,由一位常年练习冥想,懂得导引冥想的人引导大家,进行三分钟的短暂冥想,能够给大家的会议提高效率。


5创造互相重视和接纳彼此的情绪的文化

刚刚说了右脑是处理情绪的。右脑非常喜欢情绪,但是我们停留于左脑的线性思维的时候,不是在担心过去,就是在担心未来,从来没有时间感受当下。

而且左脑也经常会否认情绪:

- “你不需要觉得伤心。”

- “你不要这么情绪化!”

- “你不要这么担忧。”

- “没什么值得生气的。”

- “不要表现出愤怒,这样会让你看起来很愚蠢!”


我们是不是经常听到这种信息呢?“不要情绪化,不要情绪化”,听得我耳

朵都起茧子了,这都是左脑在说话,都是左脑在抵制右脑的情绪处理。

右脑应该怎么好好地处理情绪呢?


- “我理解你的悲伤。”

- “我看见了你的愤怒。”

- “我懂得你的无奈。”

- “我理解你所有的情绪。”

- “我知道你一定觉得很后悔。”

- “也许你现在觉得很羞耻吧。”


我们得先专注地去认识我们的情绪。“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这是右脑在说话。如果我们的公司文化里能够重视和接纳彼此的情绪的话,右脑会觉得活得更自由,终于能够放心的呼吸了。

所以下次在感觉到情绪的时候,先深呼吸去感受对方的气息,感受对方的情绪之后,使用共情:“我听见你了,我看到你了,我感受到你了。”

如果我们人人都可以这样做的话,就能创造一个接纳彼此情绪的文化,而不是抵制彼此情绪的文化,右脑的创造力一定会在你的组织中得到体现。


如果你有信仰,你就知道我在说什么。


最后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我在哈佛参加一个“消除暴力”的会议,遇到一位著名的穆斯林人权女律师Hauwa Ibrahim。会议后我们聊天的时候另一位女性问她:“您做为女性争取权利的工作这么久,您不会有觉得沮丧失望想要放弃的时候吗?男权体制实在太难改变了。”我看着提问的女性,又看看这位女律师,我笑着摇摇头。女律师看着我的眼睛,那一瞬间我们没有任何语言交流,她只是看着我,缓缓的点了点头,说:“不会的。如果你有信仰,你就知道我在说什么。” 那一瞬间我突然间觉得特别感动,世界上不管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哪一个语言的女性,我们都可以用这种非语言的右脑能力直接交流,这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情。



(这是那位女律师的照片,她曾经在2005年得到一个相当于人权界的诺贝尔奖的奖项。这是她在欧盟接受采访。


我在跟这位女律师聊天之前,并不了解她的背景。她也不了解我,不知道我的信仰是来自于哪里,是佛祖、孔子还是老子。她完全不知道我的故事,跟我没有任何语言的交流,她只是从我的眼神,我的微笑,我的气场中读到了我和她一样,都是有信仰的人。至于这个信仰具体是什么不重要,可能是道家所讲的宇宙洪荒,可能是佛祖所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可能是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因为她从非语言的层面,就能读懂我是有信仰的人。


这张照片是艾玛华森,联合国He for she(他为她)的代言人,以及我的偶像马拉拉。马拉拉是巴基斯坦的一位穆斯林女性,为女童的教育差点牺牲的一位女英雄。




在巴黎恐怖袭击之前,我看到新闻上说,马拉拉和艾玛华森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会谈,其实就是艾玛采访马拉拉。马拉拉对艾玛华森说,虽然我一直做的都是为女童争取教育这样为女性争取平等的事情,但是我一直都很犹豫,我不愿意说自己是女权主义者,总是觉得女权主义有一个负面的标签,所以不敢用这个词。但是当我看到你那么勇敢地说出自己是女权主义者的时候,我也不害怕了,我现在也是一名女权主义者。


很可惜我没有在现场,无法感受她们之间非语言的交流,只能通过事后语言文字的记载来了解她们当时的情况。但是作为女性我有一种直觉,我相信他们当时非语言的交流一定很多。看着她们这样的新闻我就在想,也许最终西方世界和穆斯林世界要和解,还真的得靠女性的力量了。


巴黎恐怖袭击之后,觉得很害怕的我,看着他们的照片,就觉得特别有力量,特别有信心。现在他们俩的合影是我的手机待机屏,因为我看到这些年轻的女性,我就觉得我和她们在一起,可以和全世界的女性一起,为这个世界的和平做些什么。


今天的微课堂也献给在巴黎袭击中牺牲的人们,献给那些面对恐怖依然不放弃,依然用和平和爱去面对这个世界的人们,献给全世界无辜受难的苦难民众,希望通过女性领导力的提升,我们的世界能够更加和平,明天会更好,谢谢大家。





幸福力微课·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