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新解 丁启阵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这一句话,其实可以作多种解读: 推托之词:我不在其位,故不谋其政; 规劝之词:你不在其位,不必谋其政; 禁止之词:不在其位者,不得谋其政; 诸如此类。 孔子说这一句话的时候,因为有具体的语境,而有某种确定的意思。前人有将其联系到答鲁哀公问和答齐景公问的。称对哀公只说“举直错枉”,不说某某当举,某某当错,三桓当如何;对齐景公只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说陈氏当如何,公子阳生等当如何……这些就是孔子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孔子这是欲言又止、引诱听话者好奇心之词——暗示对方,给自己一个相应的位置。 《论语·宪问》重出。或许,孔子曾多次暗示他人给自己一个位置。 当然,从孔子屡次严词谴责卿大夫僭越行为看,他也可能是作禁止之词用的。即告诫卿大夫,各守本分,不得越职胡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