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公孙丑上》 大意 自我反省,如果自己理亏,哪怕面对手无寸铁的布衣百姓,我能不害怕得心惊肉跳吗?相反,如果自我反省之后能够理直气壮,无愧于良心道理,即使面前是千军万马,我也勇往直前,决不退缩! 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孟子·公孙丑上》 大意 志,是气的统帅;气充塞在人体全身。志朝向哪里,气就跟随到哪里。所以说:“要做到不动心,一定要坚守这个志,同时不要让气走向偏狭极端!”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大意 我长于修养我的浩然之气。 诐bì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孟子·公孙丑上》 大意 偏颇的言论,知道它不全面的地方;过激的言论,知道它陷入错误的地方;邪曲的言论,知道它背离正道的地方;闪烁其词的言论,知道它理屈辞穷的地方。 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孟子·公孙丑上》 大意 依靠道德来使人服从的,可以使人心悦诚服。 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大意 学习别人的优点来提高自己善良的品德,就是帮助别人行善。有道德的人最突出特征就是帮助天下的人行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大意 受富贵诱惑,不为贫贱动摇,不为武力屈服,这才叫大丈夫。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上》 大意 凡是行为有达不到预期效果的,都反过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自己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归向他。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 大意 通达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要有个结果不可,只要合乎道义就行。 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大意 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任务落到某个人身上,一定先要苦恼他的心意,劳动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肠胃,穷困他的身子,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能如意,这样,便可以震动他的心灵,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能力。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尽心上》 大意 一切我都具备了。我反躬自问,自己是忠诚踏实的,这就是最大的快乐。不懈地用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达到仁德的道路没有比这更直接的了。 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孟子·尽心上》 大意 人了解你的时候,你安然无欲,悠然无所求;别人不了解你的时候,你也同样安然无欲,悠然无所求。 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孟子·尽心下》 大意 向位高显贵的人说话,要藐视他,不要把他的显赫地位和权势放在眼里。 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尽心下》 大意 修养品性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减少欲望。为人很少有欲望,即便善性有所失,也很少;为人欲望很多,即便善性有以保留,也很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