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同学不知道的历史:/古人拉屎拿什么擦屁股//古代游牧民族全解/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钱////? 不知道梨子熟吃是什么味道,没吃过。但曾参(孔子的学生)一定知道,因为这位老兄癖好时吃蒸熟的梨。 古今中外不少名人都与怪癖 比如高更这厮(与凡高、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不待见良家妇女,偏偏喜欢和妓女鬼混,得了梅毒还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性能力越来越差,还曾在太平洋希瓦瓦岛租了一间茅屋,屋里贴满色情照片,当地任何一个女人,不管岁数大小颜值高低,只要愿意,都可以上他的床;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喜欢边写作边咬指头——怪不得他的指头那么短;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作时一定要面对一面镜子,不然一个字也写不出来——长得再美也用不着如此自恋吧;美国政治家富兰克林喜欢泡在浴缸里写作——也有人说是鱼缸不是浴缸;陈景润喜欢存钱,除了维持最简单的生活,把所有的钱都存在银行里——结果据说把密码忘记了;鲁迅读书的时候喜欢嚼辣椒;钱钟书读书时喜欢泡脚;“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更是怪得有趣:据说他喜欢裸睡,裸睡时不关门,来访的朋友责怪他不讲精神文明,他说:“我以天地为屋,以屋为衣裤,你自己跑到我裤子里来了,怪我噶?”本人虽然不是名人,但也有一个怪癖:坐着的时候背不能对着门,不然总觉得有人偷袭。 瞎扯了这么多,目的是想提出一个问题:曾参喜欢吃煮熟的梨子,不知道是不是怪癖? 据说孔子弟子三千,好学生却只有七十二个,曾参就是七十二分之一。他十六岁拜孔子为师,既勤奋又好学,孔子喜欢这样的学生,就把真功夫毫无保留地传给了他,世称“曾子”。曾参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大意是一天三次自我反省,看看自己有没有做错事坏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而且他还是个那啥作家呢,著有《大学》 、《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 继续往下看,我们会发现,这家伙比人们想象的还牛叉: 他的老师孔子去世后,曾参“聚徒讲学”(不是聚众闹事哈),有不少弟子,相传他就是儒家子思、孟子一派的创始人。曾参在孔门弟子的地位原本不太高,不入“孔门十哲”之列,直到颜渊配享孔子后才升为“十哲”之一。后来,这个“贤人”还受到了最高统治者皇帝的青睐,唐玄宗的时候被追封为“伯”——不是唐玄宗的伯父,“伯”好像是一种爵位;中唐以后,随着孟子地位的上升,曾参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北宋徽宗时曾参被加封为“武城侯”,南宋度宗时加封为“ 国公”,元至顺元年加封为“宗圣公”,到明世宗时改称为“宗圣”,地位仅次于“复圣”颜渊。 这么看来,这位曾先森比他老师孔子还牛叉,孔子最多被尊称为“圣人”,人家却是“宗圣”,反过来就是“圣宗”——圣人的祖宗。这样的祖宗,当然得有一个怪癖,不然就跟常人无异了。于是他想来想去,就整了个吃熟梨的怪癖。 蒸熟的梨子味道一定非常好,比生梨的味道好多了,以至于曾参的老婆有一次没把梨蒸熟,就被他休掉了,连改过的机会都不给。这说明这位“圣人的祖宗”不仅有喜欢吃熟梨这个怪癖,尼玛脾气还不小! 这事儿可是有史可查的,不信就去翻翻《曾子·外篇三省》:“曾子后母遇之无恩,而供养不衰。及其妻以蒸梨不熟,因出之。人曰:‘非七出也。’曾子曰:‘蒸梨小物尔,吾欲使熟而不用吾命,况大事乎?’遂出之,终身不再娶。” 如此对待同床共枕多年的老婆,自然有人替那可怜的女人打抱不平。不就是梨子没蒸熟么,多大个事儿啊,曾参你妈逼也太过分了吧?!曾先生的理由却很“正当”:“蒸梨不熟的确是小事情,可是我让她蒸熟,她却没有蒸熟,这是违抗命令,小事不听我的,大事更不会听我的。”看看看看看看,这个“吾日三省吾身”的“宗圣”,“省”出的却是这样一个歪理,不愧为孔老二的高足,学习老师好榜样! 这事儿跟他老师孔老二有啥关系?诸位也许有所不知,孔老二的原配亓官氏,也是被休掉的,而且是被无情地休弃了,虽然史书上没有说明他休妻的理由,但如果非要他说出理由来的话,我想也不会是什么正当理由,堂堂大圣人想休掉老婆,还需要理由吗? 不知道不想要老婆了就随便找个借口把她休掉是否和人品有关,我只知道,我心目中的“宗圣”、“万世师表”,至少不!是!这!个!样!子!的。 顺便说一句,孔老二的孙子子思也干过休妻之事。再顺便说一句:子思是曾参的学生。 这真是:爷爷干得,我也干得;老师干得,我也干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