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 | 传统产业纷纷涉足融资租赁业,如何定位是关键

 galton_g 2016-03-28


       2016年3月17日,泸州老窖投资的四川汇鑫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在泸州酒业园区正式开业,这是继贵州茅台之后,第二家酒业涉足融资租赁业。无独有偶,3月18日,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也发布了关于设立融资租赁公司进展的公告,这也是继今年2月份河北钢铁投资的河钢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后第二家钢铁企业布局融资租赁业。

 

       传统产业纷纷加码融租租赁,这与近年来融资租赁行业的利好政策推动分不开。从融资租赁发展的“四大支柱”看,过去三年,商务部、银监会、央行、最高院、财政部、国税总局、海关总署等各部委纷纷出台了支持租赁业发展的办法与措施,具体包商务部印发的《融资租赁企业监督管理办法》、银监会修订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最高院颁布的《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等等,并以2015年商务部、银监会联合相关部委推动国务院出台的支持融资租赁、金融租赁发展的68号、69号文两个政策红利为高潮。显而易见,租赁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当前,融资租赁业作为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的现代服务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融资租赁对于优化产能、服务供给侧改革的优势更为突出。根据华夏融资租赁信息网观察,与工程机械、医疗器械、商用车厂商设立租赁公司用于扩大产品销售不同,传统产业设立融资租赁公司,更多的是探索通过融资租赁与自身主业的协同,扩大资金来源并试图降低融资成本服务主业发展。可以说,传统产业的转型努力是值得肯定的。但也要看到,传统产业设立租赁公司后,其发展定位有必要进一步清晰,毕竟仅仅服务本集团,其发展必然相对有限。

 

       据行业相关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融资租赁企业总数约为4508家,比上年底的2202家增加2306家。其中,金融租赁企业47家,增加17家;内资租赁企业190家,增加38家;外资租赁企业4271家,增加2251家。可以说新设立的租赁公司如雨后春笋。在竞争日益加剧的行业背景下,租赁公司设立后,如何定位立足,如何规范发展,将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近期,北京、上海等地开始集中开展融资租赁业风险排查,便是对发展定位不清晰、无序发展的租赁公司的一个警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