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黑白照片就是压抑? 在单色的黑白影像中,只有明暗和黑白灰,人们的注意力会被画面内容所左右情绪。它较之彩色影像,的确略显单调和直白。但正因如此,它传递出不一样的观看感受,让原本平淡甚或杂乱的画面得以提炼。在街拍摄影中,很多手机摄影师更热衷黑白影像,通过抓拍有趣味或产生联想的画面,使一幅幅黑白照片充满了故事性。 恰当使用黑白效果的照片,并非表面直观的“压抑”,而是摒弃色彩干扰,能够更加突出想要表达的主题。图为2015年拍摄的上海外滩,各色行人组合在画面里,宛如电影里某一个暂停的镜头。千龙网首席摄影记者 王自彬摄 四、色彩饱和度越鲜艳越好? 鲜亮或失真的色彩,能改变人们对现实中景象的感觉,但色彩严重失真却是另一回事。颜色醒目的照片,初看时,固然很显眼,但细看却很扎眼。色彩在画面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一张本来不错的照片,并不需要刻意渲染色彩抓眼球,若把色彩饱和度调得过高,就会大煞风景。 图为透过护栏拍摄的鸟群,图(上)的色彩饱和度虽然略显“沉闷”,却和画面主题相呼应;图(下)虽然如画一样,但看起来就很“假”。千龙网首席摄影记者 王自彬摄 五、夜拍差强人意? 用手机拍照的人,通常有一个这样的感觉:白天拍摄表现良好的手机,到了晚上拍出的照片却惨不忍睹。很多人觉得是自己的技术问题或手机不好,在排除取景构图等原因导致的画面杂乱外,其实,主要是手机照相程序固有的设计问题。 手机照相程序的开发者考虑到手机用户基本是手持拍摄,于是手机无一例外在夜拍时,ISO(即感光度,高ISO使照片颗粒感很强,低ISO会使画面细腻)都是自动调整到较高水平,以保证手持不抖。但代价是:画质很糙。 拍摄夜景时,由于彩色照片中的噪点讯息是彩色的,直接干扰了画面。您不妨将照片转为黑白模式试试,噪点产生营造出的“胶片”质感,又增添了“复古”味道。图为在弱光下拍摄的雨夜行人,彩色照片转黑白照片,噪点颗粒的保留让画面更有质感。千龙网首席摄影记者 王自彬摄 六、拍摄视频时,横竖构图无所谓? 智能手机除了拍照,还可以拍摄视频。由于人们习惯单手竖屏拿手机,在构图上,经验不足的人往往竖构图拍摄。竖着拍摄,一方面是影响观看质量,二是上传到电脑后,会出现画面横置的现象。结果就是:要歪着脑袋看视频。所以,建议拍摄视频时,尽量横持手机、这样会使机身更稳定,减少画面的抖动。图为横持手机拍摄的视频(为方便浏览,制作成GIF图)。千龙网首席摄影记者 王自彬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