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急诊感染性休克的“保卫战”

 英德绿茶 2016-03-28
导  语
感染性休克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可迅速导致组织器官功能严重损伤,主要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病死率高,早期正确诊断和处理与临床结果密切相关。


感染性休克的初始治疗目标


点击图片可放大显示
抗感染治疗
感染性休克的基础治疗措施
明确感染部位,并考虑尽早采取措施控制感染源(12h内)。

在控制感染源的基础上,推荐在感染性休克确诊后尽早开始(1h内)静脉使用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

推荐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应覆盖所有可能的致病微生物。

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建议经验性联合治疗不超过3~5d。一旦致病微生物类型确定,应立即结合患者临床情况使用单药治疗。

感染性休克的组织器官功能支持

容量复苏:感染性休克早期,根据血细胞比容、中心静脉压、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选用补液方法,推荐以晶体补液为主,以防止胶体渗漏导致肺水肿和心力衰竭的发生。

血管活性药物:经充分容量复苏后,若血压仍不达标为了使脉压差(MAP)≥65mmHg,需要加用血管升压药物,首选去甲肾上腺素。只有当患者心律失常发生风险较低、且心输出量较低时,才考虑使用多巴胺。

呼吸功能支持:首先给予鼻导管给氧或面罩给氧,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血气分析每小时1次。若氧饱和度不稳定,立即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肾脏功能支持:充分容量复苏的前提下,患者尿量仍没有增加、内环境不稳定时,应尽早给予肾功能支持。

消化系统功能支持:对可能发生出血风险的患者,推荐使用H2受体阻滞剂或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内分泌功能调节:目标血糖上限≤10.0mmol/L。推荐在有营养支持情况下控制血糖,以防止低血糖发生。当连续2次血糖水平>10.0 mmol/L时,开始使用胰岛素定量治疗

血液系统功能支持:推荐在血红蛋白<70g/L时输注红细胞;建议血小板计数<10×10^9/L 时预防性输注血小板;如患者有明显出血风险,建议PLT<20×10^9/L时预防性输注血小板;推荐每日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预防静脉血栓栓塞。

神经肌肉系统功能支持:推荐对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急性感染患者尽量避免使用神经肌肉阻断剂;机械通气的急性感染患者需要注意某些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可导致神经肌肉功能抑制。

感染性休克的治疗首先应快速评估并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尽早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同时积极确定病原菌,并基于对患者病理生理学状态的分析以及器官功能障碍的评估,改善机体的炎症状态和器官功能,防止感染性休克向MODS发展。

治疗过程中应注重个体化因素,而不能固守于程序化的标准治疗。

编辑:淡然
来源:《中国急诊感染性休克临床实践指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