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庆有线宽带用户如何从十万到百万?(上)

 nzpeach 2016-03-28

节选自《世界宽带网络》2016年第2期封面故事《重庆有线宽带用户:从十万到百万》


十几二十年前, 有线运营商眼里, 最看重的当然是电视, 从模拟到数字、从广播到互动、从标清到高清, 无不围绕着“电视”在努力。2000 年前后, 有线逐渐意识到, 上网已经成为追求, 正在引领年轻人的消费潮流, 这时候的广电, 将宽带叫做“增值业务”, 增值业务为运营商带来基本收视费之外“锦上添花”的收入。今日, 有线终于醍醐灌顶般梦醒: 原来宽带才是最终决定命运的关键所在。


可是, 漫长的十多年时间已经悄然滑过, 无论是网络设计还是市场策略, 有线从来都没有把IP 服务放在第一位, 在宽带上的业绩自然也就乏善可陈, 与电信超过2 亿的用户数相比, 广电整个行业的宽带用户数只有两千万左右, 能够将用户数做到几十万的, 在全国范围内屈指可数, 更不用说百万了。


2015 年底, 有线宽带行业冲出一匹黑马, 这匹黑马腾跃的速度着实让人刮目相看: 从2013 年的约9 万用户, 到2014年底的50 万, 再到2015 年底的108 万,在两年多的时间内, 用户数量突破百万,增长十多倍, 占据重庆宽带500 万市场规模中的20%, 不仅有线行业, 就是重庆电信, 也不得不对这一匹黑马另眼相加。“宽带就是未来”已成共识, 而有线做宽带却从未得心应手过, 广电对宽带的追求在目前的情境下比视频更急迫, 重庆的经验和做法对行业来说如一缕春风, 或将带来一片葱绿的草原。




赵缙这个名字, 广电行业熟悉的人也许不多, 但在长城宽带却如雷贯耳,9 年长宽重庆分公司老总的职业生涯, 只是赵缙做宽带业务这一行的缩影, 网通和鹏博士也都留有他的痕迹, 2013 年加入广电, 是赵缙对自己宽带生涯的再一次挑战, 或许, 赵缙和宽带之间, 总是有割舍不掉的情怀吧。


正是这样一位经验丰富的职业经理人, 带领一班人马, 在两年多的时间内作出百万用户的业绩。当我们问及为何重庆有线在宽带上有这么突出的成绩, 赵总首先谈到的是“人”, 他认为, 有对宽带市场和IP 领域熟悉的人才, 是成功的关键。


这样一句话绝非是泛泛之谈, 在两个多小时的采访中, 赵总提及数个案例故事, 仔细斟酌, 都是有和没有宽带人才的区别。故事之一是, 有一个迫切想学到重庆经验的运营商, 在考察之后购买了和重庆一模一样的设备, 经重庆技术人员之手输入几行命令, 一下子将网外流量从17G降低到10G, 节省7G。故事之二, 重庆有线技术人员, 2 年多的时间写了30 万条路由命令, 而广电通常的的数量, 每年不过一两百条而已, 30 万和一两百之间,就是流量上百倍上千倍的差别, 要想写出这么多条路由口令, 固然需要一等一的责任心, 也需要对网内流量走向有丰富的经验, 甚至直接从运营商手中拿到参考资料, 这些都是有在IP 领域工作经历的人才可能具备的本领。


和赵缙不同, 周亮是老广电了; 与其它老广电人一样, 周亮对HFC网络再熟悉不过, 对这个网络同样有割舍不断的感情。广电宽带业务“有惊无喜”的发展历程, 曾经让行业对CMTS技术诸多质疑,市场和技术人员之间的矛盾也很突出, 技术人员觉得自己的网络质量很好, 市场没有营销手段, 而营销认为技术漏洞很多,不能满足客户需求才导致有线宽带带死不活。在赵缙和周亮之间, 我却看不到这种矛盾, 一个对网络质量很是满意, 另一个对对方的领导能力钦佩有加, 两人惺惺相惜、珠联璧合。


换言之, 广电的资源加上电信经验,给重庆宽带插上了一对飞起来的翅膀, 让这对翅膀有力扇动的东风, 是重庆有线领导班子对宽带业务的无条件支持。且不论开展宽带业务之初的半年内, 30 多次协调会公司领导有会必来, 单是购买设备的流程和资金支持, 就已经创造了有线的速度奇迹。所有的高层支持, 都源于重庆对宽带业务的重视, 在重庆看来, IP是未来方向, 广电只有向IP全面转型, 才是尊重前途的明智之举。


一个赵缙和一个周亮之下, 是一群“赵缙和周亮们”。话说某次某小区广电和电信同时摆摊设点, 电信领导给员工下了死令: 一定要熬走广电, 广电不撤, 电信就不允许撤。诸位看官一定猜得出来, 没有接到领导指令的赵缙和周亮们, 通宵守在摊点上, 漫漫长夜无聊, 两边剑拔弩张的人们在夜深人静的小区一起看电视打发时光, 直到凌晨。这个小区到底多少用户使用了广电宽带,多少人使用了电信宽带, 其实已经不重要, 重要的是, 经历了市场洗礼的广电人,更多了拼搏的狼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