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名工匠耗时两年打造精品千工床

 行者无忌图书馆 2016-03-28

大价钱买回一张清末“千工床”,光摆在那里欣赏是不够的,铺上铺盖睡一睡,亲身体验一下清朝人的床第生活,那才叫过瘾。自打去年春节后把宝床带回家,我市居民侯秦君就和宝床朝夕相处,下榻一年半,老侯说:“睡得舒服,吃嘛嘛香。‘千工床’的感觉就是不一样!”
5月29日,记者慕名造访,在侯家卧室见到了这张“千工床”。
这是一张楠木朱金大漆雕花床,通高280厘米,长225厘米,纵深155厘米。床体从上到下,包括门头、楣板、横楣、立柱、门洞、门框、围栏、床榻和床腿,其中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门头、楣板和门框上华丽的雕工。
高高的门额上,镂空雕着一对狮子,狮子昂首对峙,正中拱着一只大牡丹。下面的门额上是一幅牡丹富贵图,左右镶嵌两个插花宝瓶。门额两边分两层,上层两头各有一只展翅张飞的大鸾鸟回首凝望,遥相呼应;下层是镂空的祥云鸟兽和各种装饰。门额以下用两道带状雕花镂纹镶嵌材料分界,下面就是五条拱状裙檐,檐角各缀着一颗绽裂的石榴果。
最精彩的还是楣板处的雕工。正面上方楣处以三块浮雕、镶嵌板块装饰,浮雕人物都取材于戏曲故事。正中板是“三英战吕布”,人物、兵器和战马雕刻得栩栩如生;右边板刻徐茂功推荐李元霸、李元霸当堂舞锤的情景;左板是杨戬出征、协助姜尚伐纣故事。三块板间,以高浮雕的手法卯了四名骑马的武将,手里的兵器甚至都可以取下来,可见雕工之立体逼真。从结构看,高浮雕武将板材连接门头和门楣,除了装饰,还有承重作用。
门框处周遭雕工丝毫不输于楣板。你看,传统椭圆形的月洞门,弧线自然流畅,古色古香。门框采用“一根藤”整体制作,上书“才子凌人佳人如雪”,下书“榴花映日柳絮因风”,框板内容渐入佳境:两边绕着“天女散花”和“双鱼双戏”,头顶飞着凤鸟牡丹和石榴葡萄,意为游刃有余、多子多福。门框全部是透雕,镂金错彩,有书有画,显得富贵大气。
床里侧围栏,描金绘“鱼水千秋”和“芝兰百世”等祝福语和狮子、松鼠、龙、凤、兔及各种花卉图案,饱含中国传统家庭生活的美好寓意。床腿以四只坚固有力的“虎头”支撑,“虎头腿”是宁波“千工床”的典型造型。
坐在床榻上小试,床板硬中带软,有种坐在“席梦思”上的感觉。掀开床褥,出乎意料的是,下面根本没有床板,而是由致密的棕垫钉卯在床架上,历经百年,棕垫紧绷如旧,难怪主人睡得安稳。
一同参观的一位明清家具资深藏友评论说,这张床以楠木为底板,整张床纯榫卯结构,不见一个螺钉,集雕刻镶嵌为一身,做工较为考究,应属清末或者民初宁波楠木骨木镶嵌床的一种,俗称“千工床”,意思是做这种床费时费工,一个工匠一千个工时才能做出来。但是这张“千工床”,和明清时期典型的“拔步床”还不一样,观它的形制和细节,应是清末至民初,“千工床”向片床过渡的类型。
那么“拔步床”是啥样子?这位藏友讲,“拔步床”是清式床的代表式样,外形就像一个独立的小屋子,床下有木制平台,平台四周镶木质围栏,有走廊,有窗户,还有桌椅。顶棚有承板接灰,里面是个小天地,走几步也是可以的,所以也叫“八步床”。这种床常常用在南方,四周的床架可以悬挂帐子用以避蚊。
民国时期,高大的“拔步床”渐渐被新出现的“片床”所代替。“片床”其结构就像我们现在用的床,由两片床头和大边组成床架,上面再放上床屉板。这种新式床很符合民国时期的国情,当时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们的居住空间相对变小,而且因就业的原因人们的迁移性增大,以前那种宛若房间一般的拔步床根本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这张‘千工床’没承板,没平台,但用刀又比民国繁复,腿足民国是镟制的,围栏也开始安玻璃了,所以应该算作清末民初简化版的‘拔步千工床’,很有来头。”专家藏友说。
收藏者老侯介绍,这张床是床主支援三线时,从宁波那边带过来的。卖家他一直没见,都是中间人撮合的。卖家有一个基本条件:必须卖给真正的喜欢古家具的藏家手里,商人免谈。床卖给他之后,卖家还专门通过中间人向他叮咛:这张床希望妥为收藏,不要转手卖掉。
“这床我专门雇了两个有经验的木匠,拆开从农村运来的,拆卸、安装都留有活口,不用钉子,比较方便。费这么大劲,我当然不卖它,我要一直把它珍藏下去。”老侯说。  

20名工匠耗时两年打造精品千工床

作者:本站整理 来源:东阳日报 2014-07-21 10:46:07
摘要:这张千工床是永刚古典红木家具公司的代表作。创作者马永刚是巍山镇怀鲁人,他从2012年6月开始设计、选材、制作。为了打造精品,马永刚备足了6吨大红酸枝、5吨小叶黄杨,还不惜重金聘请业界高手助阵。慢工出细活,20名雕花匠整整雕刻了两年才完工。

精品千工床-中国古典家具网

精品千工床

    17日下午,人民路一厂房内,一座耗时两年打造的东阳工艺美术精品——千工床刚刚完成首次组装。

    这张千工床是永刚古典红木家具公司的代表作。创作者马永刚是巍山镇怀鲁人,他从2012年6月开始设计、选材、制作。为了打造精品,马永刚备足了6吨大红酸枝、5吨小叶黄杨,还不惜重金聘请业界高手助阵。慢工出细活,20名雕花匠整整雕刻了两年才完工。

    完工后的千工床,高3.2米,长2.8米,宽2.65米。分底座、中层、顶层三部分。其中,底层又分三层,木雕以莲花为主题。中层外侧为清明上河图全景,总长12米,还雕有唐伯虎名画6幅;中层内侧雕刻有“百鸟朝凤”“凤凰牡丹”,床顶雕刻有“龙凤呈祥”等。顶部也是三层结构,每一层雕刻各有主题。

    难能可贵的是,千工床为全榫卯结构,没有一根钉子,大大小小总共200多幅雕刻,图案无一相同;无论是人物表情,还是动物神态,无不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接下来,这张千工床将被拆分,进入打磨、油漆工序,完工后运到上海,进入收藏家之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