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我学中医 | 修仙秘典《黄庭经》与中医学

 崔竣豪 2016-03-28

?本文为《跟我学中医》专栏第172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黄庭经》为道教早期的重要经典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修炼养生著作,其中养生思想曾对中医养生带来过巨大影响。世传《黄庭经》二卷,分为两部,一部为《黄庭内景玉经》,一部为《黄庭外景玉经》。《黄庭经》为早期道书,作者不著姓名,托名“太上”所述。《外景经》的流传早于《内景经》,大约在魏晋之间便已有传承。北宋欧阳修《删正黄庭经序》云:“世传《黄庭经》者,魏晋道士养生之书也。”系指《黄庭外景经》。《黄庭内景经》系魏华存夫人传出。

跟我学中医 | 修仙秘典《黄庭经》与中医学

魏华存(公元252年-334年),任城(今山东浏宁)人,晋代女道士,出身官宦世家,自幼好道。传说她曾得仙真降临传授《黄庭内景经》等道书,晋成帝咸和九年(公元334年)八十二岁时,“托剑化形而去”,死后升天为“南岳夫人”,三十年后其“仙灵”屡降茅山,授杨羲《上清经》,后被尊为道教上清派第一代宗师。陶弘景《真诰》云:“《上清真经》,晋哀帝兴宁二年(公元364年)南岳魏夫人授其弟子,使作隶书写出,数传之后,为某某窃之,因济浙江,遇风沦漂,惟《黄庭》一篇得存。”

近代仙学大师陈撄宁曾赞《黄庭经》为“丹家之要旨”、“玄门之总持”。该书为历代炼养家所珍重,研习、缮写、注释者不乏其人。晋代书圣王羲之为道士书《黄庭经》换鹅早已是广为流传的佳话。唐末五代的炼养家吕洞宾《题宿州天庆观诗》云:“肘传丹篆千年术,口诵黄庭两卷经。”宋代诗人陆游喜好养生之术,其也在《道室杂兴诗》中说:“白头始悟颐生妙,尽在黄庭两卷经。”

跟我学中医 | 修仙秘典《黄庭经》与中医学

《黄庭经》的炼养宗旨,是通过凝神于黄庭气穴,专一观想所设定的景象,配合呼吸元气、吞咽津液等法,养神固精,积精累气,积气生神,运气炼形,和合神气,结成金丹,过关服食,而达到祛除百病、延年驻世的目的。其炼养原则和要领,大约有以下几点:第一,凝神观想。第二,恬淡无为,顺乎自然。第三,以神意为主宰。第四,以固守肾中精气为根蒂。第五,交媾阴阳、和合神气以凝结丹药。第六,漱咽精气,服食元气,以滋养灵根,涤秽炼形。第七,顺应天地阴阳五行规律,知机识时。第八,重视道德修养。其具体的炼养方法则主要有:存想下丹田;呼吸元气,息息归根;漱咽灵液,灌溉灵根;存想脏腑、官窍;随息与存想配合运用,伏气于丹田;谨慎房事,闭塞精门,固守精气。

《黄庭经》的炼养原则和方法,其理论基础是气化论,包括“气本”说、形气神统一说、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天人合一学说等,从本源上是与中医学基础理论息息相通的。《黄庭经》从“气本”说出发,把固精自守、培育和服食元气放在炼养的首位,认为将自身的真气精液和摄入的自然界的太和元气,在神意的主持之下和合凝结,结成丹药,还丹服食,乃是养性延命的根本所在。

从形气神统一说出发,《黄庭经》认为精气神三宝是相生相养,可以相互转化的,而且气液充盛可以涤除秽浊、净化形骸。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方面,《黄庭经》提出了服食宇宙自然界太和元气和摄取日月星三光之气,以及修炼颐养性命应依从自然规律、认时知机的方法和原则。在阴阳五行学说方面,《黄庭经》则提出了炼丹的基本法则和机制是和合阴阳、攒簇五行。

跟我学中医 | 修仙秘典《黄庭经》与中医学

在藏象学说方面,《黄庭经》可与中医学理论互参。《黄庭经》对脏腑功能活动及其炼养中的意义是相当重视的,并特别强调了心、肾、脾在炼养中的重要意义,提出“心为国主五藏王”、“五藏为主肾最尊”、“胆部之宫六府精”、“肺部之宫似华盖”、“肾部之宫玄阙圆”、“心部之宫莲含华”、“六府五藏神体精,皆在心内运天经”等藏象学说的认识,有的内容对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发展颇有影响。

《黄庭经》还谈到了“命门”的概念,认为命门位于两肾之间、脐之后,这与《难经》“左肾右命门”的观点有所差异。《黄庭经》中,命门又名“生门”,意为生命之门户,为人体“英华(精华)”之根本。如说:“上有魂灵下关元,左为少阳右太阴,后有密户前生门,出日入月呼吸存”,“肾部水王对生门”。指出了命门在两肾之间,说明了命门在生理上与肾的密切关系,以及与藏精气功能的密切关系,这对后世命门学说的发展影响甚大。

跟我识中药 | 你知道“墓头回”其实是败酱草么?

要想调补气血、强身健体,不如常吃三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