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川省历史遗址8

 一江春水向大海 2016-03-28
四川省历史遗址8

宜宾大观楼原名“谯楼”,地处宜宾市中心的西街口,建于明代(一说是唐代韦皋所建)。而所谓“谯楼”,就是古代城门上建造的用以登高望远的楼。 宜宾的“东街”、“西街”两条主干道正是以大观楼作为分界。毫不夸张地说,大观楼就是宜宾的一座地标性建筑。一名的由来则有这样一个说法:当时宜宾城区很小,高楼并不多。除了水东楼、鼓楼街的鼓楼,大观楼是整个宜宾最高的。站在楼上,可观三江汇流,一览整个宜宾城区。

真武山古建筑群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市区内城西北的真武山上,始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融道、释、儒三教文化为一体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古建筑依山取势,错落有势;且屹立岷江岸畔,四周古木参天,诗情画意,宛若仙境。古建筑中,玄祖殿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建筑面积156平方米,殿前有清建木石结构如意斗拱牌坊;祖师殿建于明万历九年(1581),建筑面积64平方米,殿前架石桥曰"谒仙桥"。

西秦会馆位于四川省自贡市区龙凤山下的釜溪河边,馆址原是清代陕西籍盐商为联络同乡、聚会议事而修建的同乡会馆,因称西秦会馆,俗称陕西庙。座落于在自贡市自流井区解放路东段的西秦会馆,后倚风景秀丽的龙凤山,前临曾经繁华热闹区,殿阁巍峨,造型奇特。1988年1月公布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设在馆内。这种多檐的复合结构,为明清两代建筑中所罕见。
三苏祠位于四川省西南眉山市中心城区纱縠行南街,分别距成都、乐山80公里,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明代洪武元年改宅为祠,祭祀三苏,明末毁于兵燹,清康熙四年(1665)在原址模拟重建。现成为占地104亩的古典园林。三苏祠庭院一直是文人墨客和广大民众拜祭圣贤的聚集场所,经数百年的营造,绿水萦绕,荷池相通,古木扶疏,错落有致。楼台亭榭,古朴典雅;匾额对联,词意隽永。

泸定桥又称为铁索桥,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泸定桥位于中国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相传康熙帝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川藏地区的文化经济交流而御批修建此桥,并在桥头立御牌。1961年,泸定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根铁链由862至997个熟铁手工打造的铁环相扣,总重量达21吨。底链上铺满木板,扶手与底链之间用小铁链相连接,这样就13根链为一个整体。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