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盘点那些“猴赛雷”的猴药

 哦就你那你 2016-03-28

今年是猴年,猴儿们生性好动,聪慧过人,其实在中药中,也有许多药名与猴有关,当然,功效也各不相同。

一、猴头菇

盘点那些“猴赛雷”的猴药

猴头菇,是中国传统的名贵菜肴,肉嫩、味香、鲜美可口。是四大名菜(猴头、熊掌、海参、鱼翅)之一。有“山珍猴头、海味燕窝”之称。这种齿菌科的菌类,菌伞表面长有毛茸状肉刺,远远望去似金丝猴头,故称“猴头菇”,

中医认为,猴头菇性平味甘,有利五脏、助消化、滋补身体等功效。临床应用表明,猴头菇可治疗消化不良、胃溃疡、胃窦炎、胃痛、胃胀及神经衰弱等疾病。但如果是轻度神经衰弱患者,食用猴头菇不失为较好的辅助治疗。

二、猴耳环

盘点那些“猴赛雷”的猴药

猴耳环可不是猴子佩戴的耳环,而是一种比较珍稀的中药材,主要分布在广东粤北山区,民间叫婆劈树、围涎树、鸡心树等,是多年生乔本植物,树皮含单宁,枝叶可药用。经古籍考证,《陆川本草》中提到猴耳环叶:凉血,消炎生肌;治烫伤,溃疡。《广西药植名录》中描述:猴耳环消肿;治风湿通,跌打,火烫伤。

民间传统以猴耳环枝叶煮水洗疮及化脓性伤口、湿疹等,去腐生新功效独特。临床上常应用于咽喉肿痛,包括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肺热咳嗽,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湿热泻,包括急性肠炎、痢疾等病症。

三、猴姜

盘点那些“猴赛雷”的猴药

猴姜这个药名可能大家都不熟悉,但是它的另一个名字——骨碎补,恐怕知道的人就多了,猴姜是一味治疗跌打损伤的著名良药,相传唐玄宗因猴姜主治骨折,有补碎骨的奇特功效,曾下诏更名为“骨碎补”。

猴姜以其根、茎入药,据《本草拾遗》中记载,猴姜味苦,性温,归肝、肾经,具有温补肾阳,活血疗伤等功效。临床常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腰痛足弱、耳鸣耳聋、牙痛久泻、跌打损伤、骨折疼痛等病症。

四、猴蒜

盘点那些“猴赛雷”的猴药

猴蒜,出自《本草纲目拾遗》,又名毛莨、老虎脚迹、五虎草等,猴蒜是一种毛莨科草本植物,以其全草及根入药。

猴蒜的药性:味辛、甘,性温,有毒,归肝、肾经。具有袪痰、催吐、利尿解毒、驱风袪湿等功效。适用于痈肿、恶疮、疥癣、牙痛、火眼、咳嗽痰喘、风湿关节痛、胃痛等病症。

五、猴草

盘点那些“猴赛雷”的猴药

猴子草又称作三角草、金纽草、三叶珠、散寒草、水香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出自《本草纲目拾遗》,分类上属百合科草本植物。以其根及根茎入药。

猴草品味苦、涩,性微寒,归心、肺经。具有活血、散瘀、袪湿之功效。适用于跌打损伤、血瘀肿痛、风湿关节痛、外伤出血、血尿等病症。

六、猴柿

盘点那些“猴赛雷”的猴药

猴柿又名硕苞蔷薇、剌柿,是一种蔷薇科常绿灌木,以其根入药,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猴柿味甘,性温,归脾、肾经,具有固涩止痢、杀虫之功效。其适用于久泻久痢、脱肛、便血、遗精、虫积腹痛、崩漏带下、月经不调、子宫脱垂、下肢水肿等病症。

七、猴葵

盘点那些“猴赛雷”的猴药

猴葵又名鹿茸菌、鹿角菜,属担子菌纲齿菌科黄丛枝珊瑚菌种,以其色黄、形似鹿茸而得名,是伏牛山森林中的名优土特产品,主要产地为我国“香菇之乡”西峡。

猴葵味甘、咸,性寒,归经,具有清热、消食、祛风除湿、软坚化痰等功效。其主治劳热、骨蒸、泄泻、痢疾、风湿痹痛、咳嗽、瘿瘤、痔疾等病症。

八、猴子七

盘点那些“猴赛雷”的猴药

猴子七,又名三层楼,出自《陕西中草药》。为忍冬科植物穿心莛莲子蔗的根茎。因其根茎略似猴形,其叶形奇特,两面有毛,形如一只只小猴子,由此得名“猴子七”。

猴子七味苦,性寒,归脾、肺经。具有袪风湿、止血、活血、止痢等功效。其适用于吐血、衄血、血崩、跌打损伤等病症。

九、猕猴桃

盘点那些“猴赛雷”的猴药

猕猴桃又名奇异果、狐狸桃、洋桃果,为猕猴桃科植物猕猴桃的果实,是一种脍炙人口的美味水果,号称“维C王”。猕猴桃不但营养丰富,还具有药用价值。

猕猴桃味甘、酸,性寒,归肾、胃、胆、脾诸经,具有清热生津、健脾止泻、止渴利尿等功效。其主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反胃呕吐、烦热、黄疸、消渴、尿道结石、疝气、痔疮、癌症、高血压、冠心病等病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