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调治血粘稠 延年 最近在药店、义诊摊以及医院里,常见到用电脑等仪器来检测人们的血液粘稠度的。不少中老年人检测结果,血粘度超标,心理负担较重。 其实,血粘度稠并非独立疾病,它与许多疾病关系密切,如患有心脑血管病、慢性肝、肾疾病、糖尿病的人,血粘度大多增高,此时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加以治疗。 降低血粘度在西药治疗方面,……(注:略)在中药治疗方面,可采用单味中药丹参,具体方法是:用12克的丹参,加水煎煮共3次,弃渣取丹参煎汁,约1200毫升,一天内分次饮用完毕。中医认为丹参性味苦而微寒,有活血通经络、凉血等作用,以通为补。现代实验证明,丹参是通过提高血小板中环磷酸腺苷的含量,使血小板凝聚率下降,从而改善血循环,降低血粘度。 如果没什么病,只是因为出汗多,饮水少,运动不足,或体内代谢失调等因素影响而使血粘度升高,那就不必服药治疗,可以采用饮食调节,配合适当运动就行了。在饮食方面,可以常喝 黑木耳粥: 即用黑木耳5克、大米50克煮粥,不用加盐。 每天早、晚分别食用一大碗。 此外,还可以饮用一种叫做“菊槐绿茶饮”的饮料 家庭自制简单方便,将杭菊花、槐花、绿茶各3克,放入茶杯中,用沸水冲泡,盖严温浸5分钟后,可以频频饮用,每日数次,可降低血液粘稠度。还有更简单的方法是:早、中、晚各饮一大杯凉开水,也可分次饮用,不论渴与不渴,均要保证每天饮用1200毫升的量,这也是防止血液粘稠的好办法。 总之,暑热天气,易出汗,血液粘稠度易增高,这样血流速度减慢,机体各组织获得的氧气、养料相对减少,加速红细胞的老化,对身体不利,尤其是患有心脑血管病的人,血稠易造成血管栓塞,发生缺血性脑中风,因此,要引起注意,及早预防为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