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固阳塞考证

 骨器文化 2016-03-28

           

           敖陶窑子古城与战国固阳城

                       

                                      梁坚

 

       敖陶窑子古城,位于包头市九原区共青农场敖陶窑子村北,一直被定为唐代的中受降城遗址,可是经过多次实地踏查,敖陶窑子古城里没有唐代时期的遗留物,地表散落着大量的战汉时期和北魏时期的砖瓦陶片,和少量金元时期的瓷片,从这些陶片分析,敖陶窑子古城是一座战国汉代和北魏时期的古城,那么它是什么城呢?史书上有记载吗?

DSC09115

              敖陶窑子古城

   

从古城分部的次序上寻找固阳城

       敖陶窑子古城,长宽都有800多米,这一面积仅次于西距它7公里的麻池古城,麻池古城是公认的战汉时期的九原郡。

       据《水经注》记载;河水“又东,迳九原县故城南。秦始皇置九原郡”“其水自障东南流,迳临沃城东,东南注于河。河水又东,迳稒阳县故城南”

《地理志》曰:“自县北出石门障”“西北趣光禄城”。

 

      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九原城往东是临沃城,又东是稒阳县。

1>九原县故城

   九原县故城是麻池古城。

2>临沃城

      《水经注》在这一段特意记录了三遍临沃城,黄河水过临沃城南,石门水经临沃城东,“水上承大河于临沃县”。孟家梁古城在昆都仑河(石门水)的西岸,符合石门水经临沃城东的记录,并与这三点都相对应,可见孟家梁古城就是临沃城。

IMG_256

             几座古城的位置 

 

 

3>稒阳县

      现在我们从西往东数古城遗址,临沃城是在九原城的西面,但《水经注》记录的临沃县却是在九原城的东面,可见北魏的郦道元在这一段是按先主河道,后支河道古城的顺序来记述的。这说明九原城往东就是稒阳县,麻池古城东面的第一座古城是敖陶窑子古城,敖陶窑子古城很有可能就是人们寻觅已久,战国的固阳塞,汉代的稒阳县。

 

 4>“自县北出石门障”“西北趣光禄城”在汉代昆都仑河谷还没有形成,麻池古城通往昆都仑河谷的道路,没有敖陶窑子古城通往石门障的道路通畅。石门障附近的城障都属稒阳县管理,故才有“五原郡 稒阳县下北出石门障”的记载。敖陶窑子古城的西北正好是昆河出口,是往来阴山南北的主要通道,河谷内有石门障,和光禄城(套路壕古城)与《地理志》记载的“自县北出石门障得光禄城,”相符合,这又一次证实,敖陶窑子古城就是汉代的稒阳县。

    从《水经注》古城分部的次序上看,敖陶窑子古城的地理位置与汉代稒阳县相对应。

DSC09131

            敖陶窑子古城的陶片

 

从历史事件中寻找固阳城

    史书上对固阳塞的记载要早于云中城和九原城,固阳城应是塞外第一城,

   《竹书纪年》(公元前358年,魏惠王十二年)“龙贾帅师筑长城于西边”。

 

   《史记》:“魏惠王十九年(公元前351年),筑长城,塞固阳,以备秦及西戎”。

  

   《秦纪》云: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固阳。

  

   《正义》:“魏西界与秦相接,南自华州郑县,西北过渭水,滨洛水东岸,向北有上郡鄜州之地,皆筑长城以界秦境。

        从史书上可以看出,魏惠王早期,魏国是拥有黄河以西现在准格尔旗和达拉特旗等地的,秦国和魏国之间的战争,迫使魏国修筑防御长城,最北边终点就是固阳塞,

DSC09183

      敖陶窑子古城的石块

        魏长城是我国最早的长城,比秦长城早130年,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魏河西长城大约修建于公元前361351年之间,延续十年之久。据学者证实魏长城起源于陕西华山北麓,经过韩城境内沿黄河西北上,穿过黄土高原,进入内蒙古准格尔的马栅、黑岱沟、十二连城。根据内蒙古伊盟等地文物考古工作者的调查,在今包头市东南黄河对岸达拉特旗白泥井乡发现有长城遗迹。白泥井乡的长城起于李三壕村,跨过新民堡、王爱召、树林召、粉土圪旦,全长约100公里。从现今发现魏长城的遗迹的走向,看其终点直指敖陶窑子古城。可以看出魏河西长城的终点就是敖陶窑子古城。

22222

     魏长城的终点直指敖陶窑子古城,战汉时期麻池古城和敖陶窑子古城与达拉特旗之间是没有黄河相隔的,

    

      然而有一点对包头战汉古城的定位十分重要,那就是战汉时期的黄河不是在现在的位置,战汉时期黄河的位置与北魏时期及现在黄河的位置都是不同的,《水经注》是记录北魏时期黄河与古城的位置,又引用《史记》、《汉书》等的记载,故我们不能用北魏时期的黄河位置,来定位战汉时期的古城。战汉时期黄河还靠北,在九原郡和阴山之间流淌。麻池古城和敖陶窑子古城与达拉特旗之间没有黄河相隔,这样才会有秦直道的终点是九原郡,魏长城的终点是固阳塞。

DSC09105

         敖陶窑子古城

 

《史记》:“筑长城,塞固阳,以备秦及西戎”。

《匈奴列传》“魏有河西、上郡,以与戎界边”。

    西戎地处秦国西北,经常从昆都仑河谷往来阴山南北,秦人与戎人常年交战,战国初魏国进攻秦国,夺取了河西之地,魏国的固阳城是处在秦国、魏国、和西戎三家的交界处,符合这一地理位置的古城也只有战国的敖陶窑子古城。

 

《六国年表》:秦孝公十一年(公元前351年),卫鞅围固阳,降之

DSC09102

                  敖陶窑子古城

    固阳在(351)被卫鞅率秦军包围并投降了,有学者说魏国的固阳城只存在了一年,我认为固阳始建于战国初魏国进攻秦国,夺取了河西之地后,固阳这一地名在包头地区一直延用到了现在。

    从历史事件中推断敖陶窑子古城就是战国的固阳塞,汉代的稒阳县。

 1459158017698

      固阳是固守阳山之意

 

从历史进程中寻找固阳城

1>战国时期,

       固阳的含义,《汉书音义》曰:“阳山在河北,阴山在河南”在古代乌拉山称作阳山,魏国的固阳城是北方抵御戎人,防止戎人从昆河谷出口来偷袭魏国,西方抵御秦国。我认为固阳的含义是固守阳山之意,战国的固阳,和汉代的稒阳,“固”字不同,一个意为固守领土的固阳,一个意为水草丰美适合耕做的稒阳。

DSC09136            敖陶窑子古城

 

2>秦汉时期,

     秦朝和汉朝初期昆河通道被称作固阳道,敖陶窑子古城被称作固阳县,由于秦和汉初的势力向阴山北扩展,在固阳道的北端又设立了固阳塞,固阳塞的位置我认为是在位于昆都仑沟内,被当地人称为套路壕的古城,也是后期光禄城建城之地,古城内发现了很多带有“固”字的瓦片,是固阳塞的证物,

DSC04364

        光禄塞带有“固”字的瓦片

       武帝时期派光禄勋修筑了光禄塞,由于固阳塞地理位置的重要,光禄塞就修筑在固阳塞的基础上,见《光禄塞考证》。

DSC04305

                光禄塞

《后汉书》夏六月,车骑将军窦宪出鸡鹿塞,度辽将军邓鸿出稒阳塞,大破匈奴于稽落山。后汉时期光禄塞又叫回稒阳塞。

3>北魏时期,

     北魏登国六年(公元391),刘卫辰遣子直力辊出稒阳塞入侵,被魏大败之,魏道武帝于稒阳塞北树碑纪功.

北魏时期稒阳塞还在守卫阴山南北的通道。

      在套路壕古城(稒阳塞)和敖陶窑子古城(稒阳县)地表遗留的砖瓦陶片大都是北魏时期的,古城边缘的灰坑中偶尔能发现几块汉代瓦片,让人不禁感伤岁月的变迁,和光阴的飞逝。

DSC09113

             敖陶窑子古城

        终上所述;魏河西长城北端的固阳塞,就是包头市南郊的敖陶窑子古城,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固阳塞之所以多年没被世人发现,主要是因为黄河的改道和冲刷造成的,黄河冲刷掉了一些历史遗迹,也为河套地区冲出了百里平原和万亩良田。敖陶窑子古城魏国叫固阳塞,秦、汉、北魏时期叫稒阳县,县西北通往昆都仑河谷的通道叫固阳道,再往北山中还有城障叫固阳塞。以上是个人见解望专家指正。

                       2016328

 

            包头石门文化旅游研究会  梁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