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尚古有德——琴之名

 崔竣豪 2016-03-28

尚古有德——琴之名

文/制琴孙成东 摄影余洋

琴,又名古琴。

甲骨文的乐字即是以丝附于木之上的形象,由此可知,类似于琴这样的乐器在殷商之际就已经出现了,但是无法证明早期之琴与现代琴是为一物。关于琴的创造,文献多有相似但不可确信的记载,如《礼记》载舜制琴以歌南风,蔡邕《琴操》载“昔伏羲氏之作琴所以修身理性,反天真也”, 宋朱长文《琴史》记载“夫五声之作始于伏羲之琴”,琴的出现有三千年的历史,越是久远的事物,往往其迷惑程度越高,再有圣器的创造一般会冠在圣人名下一样,真正的劳动者会被淹没,所以给琴的创制者下一个科学确切的定论是有难度的。

“古琴”这个名字的使用是近代的事情。19世纪二十年代,一些古琴家为了将琴与钢琴、小提琴这些西来乐器区分开,在琴的前面加了一个“古”字。后来,不管唐遗之琴还是新制之琴均曰“古琴”。“古琴”二字早有被用过,如白居易诗有“人情重今多贱古,古琴有弦人不弹”等诗句。“古”字的使用,除了为与西方乐器作区别外,也是当代琴家对琴乐的一种挽救。“古”字具备中国传统文化特征,是中国传统文玩的审美倾向之一,用在琴的前面有着特定的意义。

“古”即古韵。明末徐上瀛在其《溪山琴况》中,将“古”列为二十四况中的一况。对“古”的解释,他借用了“雅”的概念,雅即不流俗,它符合儒家“中和”的审美观念。对古韵的追求,一直是中国文人的情结,是孔子在发出“大道不行久矣”感叹之后采取的实际行动。琴乐中的古韵,在儒家看来应该是以“琴者,禁也”为标准的对古代“礼”的追忆与提倡,在道家看来应该是“琴者,心也”的对“古”的概念的发挥与创新,最终 “淡清”的道家思想与“中和”的儒家思想相交融,而形成了琴乐“古”的特色。

“古”,站在当下的角度看,即为逝去,为遥远的过去。所以古琴也即过时的琴。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毫不过份的,因为影响琴乐发展的封建思想文化氛围在现代西方文明的冲击下逐渐淡薄了,琴的功能地位也随之退去。至今日,古典琴乐赖以存在的文化传统已几乎消失殆尽,在如今中西文化共融的大环境下,社会文化根基的改变,已不可能让我们再回到琴乐伴诗的年代,琴道的消失也是符合逻辑事情。

然而,据典籍记载,琴乐自古以来就没有受到大众的欢迎,战国时贤君魏文侯在听琴乐的时候都快睡着了,也难怪白居易有“无人听”的抱怨,所以我们不必感叹如今琴乐的衰微。它一直都衰微,却一直都存在。今日,古琴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喜爱,这其中有多少赶的是潮流、是风尚,我们无从得知,不过这恰恰说明了时下的人们需要古琴这样的东西来做精神上的救赎,正如艺术批评理论家贡布里希所主张的,让附庸风雅带领我们步入艺术的殿堂吧。

作者简介

孙成东,江苏连云港人,号老荒,美术学硕士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现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教师。

余洋,安徽金寨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东南大学,现为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副教授

七弦古琴网微信号:guqin8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