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献国:心灵感受世界的审美动因

 昵称30232863 2016-03-28

[摘 要]:心灵对世界的感受起源于审美动因及其心理过程。人从童稚时期便对自然界有着极其敏感的审美意识,这种意识作为天性的存在会一直伴随终生。人在自然世界、社会生活、文化环境的影响下,启动审美联想而激励自觉的审美创造。本文着重探讨了人的文学创造力的生成、审美体验生成的心理机制、四种原型文化心理与九种生命体验生发的过程,对文学创作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创作心理 审美意识 体验 艺术创造力

审美创造是一种心理需求,它来源于外界的刺激下产生人的本能的主观创造的动因。本能创造,是人类本能在生存需求进程中进行的基本创造,是心理对抗和改变外部条件、适应生存需求的原始创造;自觉的创造,是人类主观能动性区别其他动物族类的显著特征,也是人类主观创造力的“特权”,是人类随着文明进程、适应审美和理想追求的更高级的创造。我们所要探询的,是后一种审美创造的心理机制。

文学创造力的生成

创造力的生成,取决于多种因素。古希腊的柏拉图曾经提出,美是对理念的三重模仿:所谓理念,是指客观存在的概念,它来源于创造的心理动机,是物之所以为物的先在的心理规定性。人为的物体,则是理念的影子和模仿。譬如他说,人们先有了床的理念,而后工匠模仿床的理念造出了床;诗人又模仿着工匠打造的床,进行模拟性的描述。艺术创造的“床”,与真理隔了三层。这就是他著名的“模仿说”。现在,我们来探询艺术模仿的源头,创造的理念是如何诞生的。

一、心灵审美意识的天性

让我们先来想想儿童画。在我们司空见惯的儿童绘画中,常常充满了“稚拙”与“梦幻”的色彩。他们纯真心灵审美的天性,表现了人类亘古不变的朴素的模仿、富于想像力的创造欲望。首先,儿童还处于对世界认识的朦胧状态,他们的审美天性则处于原始阶段。从儿童画中,我们发现:朴素的审美模仿和审美想像的创造欲望,是审美意识天性的最基本特征。所谓稚拙的朴素模仿、梦幻般的创造欲望,也是人的原始审美意识所萌发的审美需求、审美冲动的心灵外化的基本表现形式,是人还不能掌握语言文字时与世界对话的文化童年,只能用“稚拙”的绘画语言、以“梦幻”的心灵方式,表达人的审美天性的“原始”方式。

用儿童绘画来表述人的审美天性,使我们发现朴素的模仿、梦幻般的创造欲望,有着很强的主观倾向。“稚拙”所描绘的世界、“梦幻”所勾画的美,都是心灵把握对象的默认的真实。这样一种真实,与艺术世俗的“写实”相去甚远,因为儿童画的变形与达·芬奇、米开朗基罗、雷诺阿的写实才能,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不论儿童还是大师,不论“稚拙”还是“写实”,他们的创造都与“真理”隔着三层。因为艺术毕竟是心灵创造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产物,难怪从欧洲文艺复兴开始历经五、六百年,写实大师们把写实绘画推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毕加索返璞归真,将他老道的画笔,又伸进了“稚拙”的境界。现代绘画给我们最大的启示,便是艺术审美更加心灵化、主观化的走向,是人类现代审美精神渴望摆脱世俗和人为的传统,回归原始审美天性的一种大真境界。

由此看来,研究文艺心理学的一般规律,探究文学创造力的生成,应该首先考察审美创造原发过程的心理机制。它通常处于心灵的深层,属于弗洛伊德称之为“原发过程”的领域。在弗洛伊德那里,原发过程是精神活动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心灵的无意识活动方式。它在审美精神萌动的初期,具有原发性质。因此也就具有三个特性:1、在人的潜意识领域,蕴藏着奇妙的审美天性。它与生俱来,是人的精神活动中,具有形象思维特殊性质的心理外化形态;2、潜意识作为反映人性本质的精神领域,审美创造欲望也是人的本性中的特质。它先于经验而存在,且会与后天经验融合,创造有别于生活原型的艺术美;3、潜在于心灵深处的审美冲动,作为人性本质内核中的精神活动,也就最真实、最生动、最美妙,因此具有永恒的审美原发动力。

二、艺术创造力的基本心理成分

按照现代心理学的分析,创造过程的展开,有两个必要的前提。

一是偶然性前提。这个范畴包括外在于创造者的一切事物给予创造主体的影响和刺激。人的创造,必须有一个启动创造力的环境。这个环境提供文化熏陶以及各种刺激。自然界的万千气象、各色文化的风情万种、社会生活的形形色色、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未知领域,都会引发人的审美知觉、触发人的创造灵性。一个有趣的普遍现象是,审美创造常常是缘于某一种偶然的机缘。外部现实与心灵审美欲望的偶然相遇,是艺术创造的必要前提。

另一个是想像力前提。这个范畴包括联想、意象、情感、经验等综合审美知觉。它与审美天性的重要区别是,它具有符号特征。人的创造力的基础,抑或说,人的想像力,是借助符号———词语来实现的。人给自然界万物都用符号命了名,人的想像是借助符号产生的。譬如:我们看到“鸟儿”这个词,就会自然联想到它展翅高飞的画面;同时,人类创造“飞机”,也是受了鸟儿飞行的启发。于是,“鸟儿”、“飞机”这两个词语,就分别代表会飞的动物、飞行器,并成为它们的符号。人的一切联想,都是借助符号来实现的;在纯粹的想像中,词语可以像自由联想那样自由地浮现出来。譬如:画家想画一只鸟,“鸟”这个词语在心中浮现出的,是动态的鸟、飞行的鸟。那么,如何把鸟儿飞行最生动的一瞬间固定下来,再用蓝天白云、森林山川作背景,创作一幅美丽的油画呢?于是,“蓝天白云”、“森林山川”这两个词语,也浮现出壮美的画面,与“鸟儿”融为一体。那么,又如何在平面的画布上,能够画出空间的透视关系呢?艺术家们发现、创造了“透视”的技法,“透视”就成为新的表征符号。这种符号化过程,催化着人类无穷无尽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符号的功能、表述的范畴涉及心灵、社会、自然、历史等大千世界无所不包。但是千头万绪,文学创作的灵感,常常是缘于一种偶然性的心理知觉,这一点,对于作家们的经验来说,是不言而喻的。譬如:听见一首儿歌,唤起童年记忆,很可能是一部长篇自传小说的创作缘起。一次旧地重游,唤起一段旧日恋情,引发联想,一部爱情小说就由此诞生了。同时,创作过程把握艺术细节,也同样需要调动、唤起生活中的心理感受经验,准确地把握人物在特定环境、特定情节中的心理状态。而这一切,由想像力引发的艺术联想,天马行空也好、纵横驰骋也罢,准确地把握自己的心理经验、不放过有价值的瞬间心理审美知觉,是一个成熟作家艺术心智与创造灵性的重要标志。

三、心灵与自然、社会的互动

审美创造的天性、“原发创造”欲望一旦被偶然性机缘唤醒,艺术联想就会相融发生,此被称作“继发创造”过程,就会引领心灵与自然、社会发生互动。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审美的情感、思想必然带有物质世界、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种种烙印。就必然反映到艺术作品中来、就必然反映人与自然、社会的某种联系。

自然世界对创作心理的影响。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从进化论的角度看,人类经历了浮游生物、两栖动物、哺乳动物等诸多奇妙而漫长的进化过程。如果我们用“天人合一”的理念观照人和自然的关系,自然孕育了人;人的血脉之中,也蕴涵着自然的历史、自然的万千物种的亲情。这个理念,也许玄妙了些,但是如果我们考察一下,诗人为什么在他们美妙的诗章中,让每一棵小草、每一片绿荫、每一条河流、每一道山脉都折射出人的情感、人的思想、人的欲望、人的智慧?那么我们就不难发现,人与自然的亲情是审美心理之中最有生命力、也最具永恒价值的一颗种子。自然界蕴含的美,如同阳光、土壤、春风和雨露,一经唤醒它审美的欲望,它就会发芽、破土、长成一片新绿。

社会生活对创作心理的影响。自然的人,又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政治法律、道德伦理、人际关系、婚姻家庭等一切社会形态都会对人的心理产生重要影响。人的心理一瞬间的变化,常常折射的是十分复杂的社会关系。文学作品与其他艺术作品不同的显著特征,就是它也惟有它才能最深刻、最生动、最准确地表现复杂的社会形态。因此,人的社会经验以及社会阅历对于人的心理所产生的复杂影响,是文学创作心理在继发创作过程中发生微妙而显著作用的经验过程。它有两个显著特征:1、作为社会经验的心理体验外化表述,它常常在艺术细节和心理描写中,产生特殊的艺术魅力,从审美的角度看,文本细节“于细微处见精神”、“于无声处听惊雷”常常起到“小中见大”的非凡作用;2、作为历史经验的心理体验外化表述,它又具有跨越时空的、巨大的审美张力,在艺术表现中,常常展示出恢弘的气势、宏大的背景;它常常使得复杂的感性上升为深刻的理性,在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中,显示出思想性、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文化环境对创作心理的影响。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的千差万别,对不同族群的人文环境、文化心理会产生不同影响。1、用现代美学的文化视角看,文化背景的影响,会在文化族群形成“集体无意识”的文化心理现象。它以传统的文化定势,给一定的族群以类似“遗传”方式的心理延续。这种文化心理现象,对于文学创作开掘民族文化内涵、把握文化心理走势,具有重要意义。2、随着科学技术革命、信息时代的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不同文化环境的不同文化融合,使得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传统文化的定势、结构发生深刻的变革。现代人的文化心理时空跨越各种文化族群的交流日益增进,现代文明和现代心理对文学艺术的影响,使得美学观念“向内转”,即:更加注重心理真实、更加关注生命体验。20世纪文学创作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看,都是现代心理发生变革的结果。

审美体验生成的心理机制

20世纪美学开始深入人的精神领域。德国现代哲学家、美学家威廉·狄尔泰背弃传统的“形而上学”之途,提出自己“历史理性批判”的根本旨归,是要研究“总体的人”,即“根据人是有意志、有感情、有想像的存在物这种能力来阐明认识及其概念。”①他特别强调科学认识中人文科学(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强调认识主体即活生生的人,才是“精神科学分析的起点和终点”。

狄尔泰的时代,人的历史境遇发生了深刻变化,以科学世界观、方法论为基础的形而上学体系,无法解决人的生活世界问题。他呼吁努力把握现代生命哲学的本质,从生活体验出发,对生命的意义作出解释。因为对于生命,人们只能依赖个人的内在体验和感觉来把握。人的生命冲动的内在体验外化表现为文学、艺术、宗教等形式的精神科学。狄尔泰认为,精神科学不可能以逻辑的形而上学作为基础,只能以个体或者群体的具体生活体验为旨归。他正是从人的全部身心发展、从人的心灵出发,研究作为主体的人是怎样感受世界、体验生活、表达自我、理解人类历史,获得自己潜能的全部伸张,最终成为“整体的人”。狄尔泰精神科学的理论,对于我们考察审美体验生成的心理内宇宙,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

求知心理的欲望。狄尔泰认为,艺术与人生密不可分,特别是文学对人生的认识不能诉诸理性,而只能依靠“体验”来揭示人生之谜。因此,人对于人生的求知心理,是文学艺术所应关注的、十分重要的“体验命题”。

这里所说的“体验”属于生命哲学(精神科学)感知范畴,是人对于自身的生命本体的认识;是人对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探求。只有体验才能将活生生的生命意义和本质穷尽;也只有体验才能进入人自身的内宇宙,破解人生之谜。狄尔泰的“体验”说,期望打开人与我、我与世界的障碍,使人的当下存在与人类历史相遇。那么,体验就是建立在人对于人生之谜的感知、求知基础之上的。一般说来,感性个体(作家、艺向生活世界、艺术世界,“诗的问题就是生命(生活)的问题,就是通过体验生活而获得生命价值超越的问题”。②体验就是要使人直面人生之真,破解人生之谜,使人的生命达到一种透明性。因此,美学问题完全可以把握生命价值,穿透生活晦暗不明的角落,揭示生命超越性意义。

文学艺术作品,就是“求知”与“未知”的中介。作品文本,包孕着的人生体验越多、越丰富,感染力、艺术魅力也就越大。敏锐的作家和艺术家,总是能将笔触进人的心灵的最深处,打开精神世界里那些最微妙、最容易被忽视、最不易察觉、最敏感、最为稍纵即逝的心理蕴藏。这种感性的蕴藏,与审美价值最接近。通常,我们常听到作家、艺术家津津乐道于“感觉”即“艺术感觉”,就是说,他们的艺术触须,需要敏锐地把握这些心理蕴藏。这种把握越真实、越准确、越细腻、越生动,就越能够满足人们的求知欲望。表达的心理欲望。

人们求知的欲望,是一种内在的心理需求。为要满足这种需求,实现对话的可能,就需要“表达”。表达,是一种传达心理世界的符号化过程。

狄尔泰的美学理论,首先从人学的角度规定了人是社会的人。因此,人对自我的认识,必须通过对他人的认识才能达到。而这种认识的交流、对话,也只有通过表达才能实现。表达的心理欲望,是实现人与现实沟通、人与历史相遇、人与自然融合,使人不仅认识自己,更能认识自己的历史、神秘的人生和世界。表达的心理欲望,一定是在一切人类文明的历史文化积淀上来实现的。在狄尔泰看来,音乐、诗歌、宗教、历史,都表达了精神世界的内容,所以它们本身就是这个世界意义的表达。

表达的直接作用,就是实现人与文本的心理认同。复杂的社会现象,会在人的心理上产生各种影响。譬如,羡慕、嫉妒、荣耀、屈辱、得意、自卑、恐惧、快慰、爱慕、仇恨、高尚、堕落等等各种各样的心理状态,都会在文学艺术作品中表现出来,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作“移情”,即:把在现实生活中的心理状态、思想感情转移到文艺作品中去,人们又通过作品,寻求心理共鸣。这样的过程,是重新体验所得到的认识,积极地创造他人经验,丰富人生经验的过程。对于文学艺术来说,无论创作者还是接受者,表达的中介,是连接他们的纽带。表达使得体验超出个体心理境界,进入人类历史的大隧道,个体心理上升为对于历史文化积淀的认知,这样的表达,也就成为一种内在的力量———有意识的生命价值的产物,成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理解的心理欲望。人的价值在于被整体世界认同,“理解”建立在“表达”寻求生命意义的基础之上,这种寻求理解的心理欲望,是美学和精神科学十分关注的命题。

精神科学的根本方法,是理解的方法。人的生命体验和诗意表达不能借助逻辑思维,只能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之中,寻求心灵认同。文学作品所以能够打动人,“理解”与“认同”乃是进入人类精神生活世界的过程;世界、历史也只有通过理解,才能成为人的现实。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理解”具有心理“认同”的意义。它的本质还不仅仅是人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情感交流,它具有我的存在的独立性。它带着我的意识和我的全部原始活力、全部无意识,去追逐、寻觅人的存在价值,破译人生之谜。在每一个瞬间,我都不再是我,而是与人类普遍经验、人生的普遍意义相交融的“我”。因此人的阐释理解,是人的个体与普遍历史经验的融合,即个人的普遍化。正是在理解中,人类文化产物给人以新的意义,理解不是一个单向的涉入,而是主体与对象实现对话的过程。人在理解中进入历史文化进程,并以自身的理解重新构成一种新的文本。

理解之所以成为可能,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人类有着共同的心灵结构,共同的心理特征,人类的心灵能够理解它所有的经验。譬如,今人读解莎士比亚、曹雪芹的作品,仍旧会被文本传达的情感、命运、心灵、思想所打动、所感染。即使在不同文化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情况下,也同样能够取得认同。二是不同时代的人的体验内容、形式不同,蕴含的意义不同,但是人类的体验感受的本质是相同的。譬如,封建时代的爱情与现代的爱情,受到时代的局限,表现形式截然不同。封建礼教造成的婚姻悲剧,与现代爱情的人格悲剧完全不同,但是人的爱的悲剧体验以及心理感受,却是完全相同的。

这样,就带来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即:艺术品的本真意义。好的文学艺术作品,应该是集中体现人类理解本质,应该最真实地呈现人类灵魂的颠峰体验和深渊体验,应该最深刻地揭示生命意义。艺术品是理解生活的工具,显示历史的真理,因其保存了主体的灵魂和生命的复杂意义、信息,因而具有本真的意义。无论作家、艺术家对生活的理解,还是受众群体对文本、艺术作品的理解,都必须建立在“本真”的意义之上,“理解”才能沟通人类心灵、才能臻达永恒的大境界。

四种原型文化心理与九种生命体验

当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产生巨大冲击时,荣格以其分析心理学异军突起,从而成为与弗洛伊德齐名的当代著名心理学家。他的最著名的发现,就是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理论。

集体无意识的发现,打破了心理学上人格结构中严格的环境决定论,说明了正是进化和遗传为心理结构提供了蓝图。在荣格看来,人的心理是通过进化,预先确定了的。个人不仅与往昔、童年、种族联系在一起。而且更为推前,与有机界进化漫长进程连接在一起。个体的人在出生之日,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就给个人的行为提供了一套预先形成的形式,深藏在人的心理模式上。这些印在人们脑海中的祖先经验,被称为“种族记忆”、“原始意象”,统称为“原型”。荣格认为:“原型即为领悟的典型模式。每当我们面对普遍一致和反复发生的领悟模式,我们就是在与原型相遇”。③“人生中有多少典型环境就有多少原型,这些经验由于不断重复,而被深深地镂刻在我们的心理结构之中。这种镂刻,不是以充满内容的意象形式,而是最初作为没有内容的形式,它所代表的不过是某种类型的知觉和行为的可能性而已”。④因此,荣格在他的论著中,描述过众多原型,诸如:再生原型、死亡原型、巫术原型、受难原型、上帝原型、魔鬼原型、太阳原型、月亮原型、动物原型、圆圈原型等等。“原型”也许数不胜数,他认为每个人的人格中都具有重要意义的是以下四种原型:

人格面具。即:个人公布于众的自我。人格面具原型,是指人在社会上必须扮演某种角色而掩盖自我个性的心理行为。在某种意义上,人格面具具有欺骗性。无论从审美的角度,还是从精神科学的角度来考察,人格面具原型,都具有典型性。根据我们的审美经验,人格面具具有以下两种心理与行为悖反的特征:(1)人格个性的演绎。人格个性本来与遗传有关,但是社会形态影响、压抑下的人格,常常发生变形,受到道德、律法、世俗、等级等等外力的制约,自我分裂成非我,谎言、欺骗、虚伪、欺诈在社会生活中司空见惯;同时,美丽的谎言、善意的欺骗、违心的虚伪、合法的欺诈等也见怪不惊,构成文学艺术丰富、深邃的审美语境。(2)人格角色与社会角色的互换。人性之中,有许多先天的心理形态诸如:图虚荣、贪享乐、求安定、寻性爱等等永恒不变的本性。也是由于社会形态的影响,人的社会角色常常发生人性恶变的戏剧性冲突。人们(特别是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在人生的舞台上,上演着无休无止的悲喜剧,真实人格、本真心理被角色所导演,人们背弃善良人格、扮演丑恶的社会角色,成为媚俗、官欲、色情、腐败的牺牲品。这类扮演丑恶社会角色的人,又常常具有各种假面具,与身陷泥潭又不可自拔的心理构成深刻冲突。阿尼玛和阿尼玛斯。

阿尼玛是男性精神中的女性特征,是男人在漫长岁月中与女人交往的经验而产生,它提供了男性与女性交往的参照系;同理,阿尼玛斯是女性精神中的男性特征,是女性在漫长岁月中与男性交往的经验而产生,它提供了女性与男性交往的参照系。性爱中的男女,为什么会一见钟情?为什么会心心相印?为什么夫妻之间,有的两人相貌惊人的相似?为什么有些夫妻白头偕老,有些夫妻却聚聚散散?原来,男人女人的性爱心理之中,都有一种“原型”———“味道”也好,“感觉”也罢,东方文化心理所谓“缘分”,与西方“原型”有异曲同工之妙。

阴影。心灵中最黑暗、最深邃的部分。是集体无意识之中由祖先遗传下来的、属于动物本性的本能部分。它使人具有激情、攻击、狂烈的倾向。过分压抑阴影,将压抑、削弱人的强烈的情感和深邃的直觉。同时,阴影原型使一个人的人格具有真实性、整体性、丰满性;使人富有活力、富有创造力和生命力。排除阴影,会使一个人的人格平庸苍白。

自我。人格的中心点。自我的表现,是人为了达到人格的统一和整合而做的努力。人格整合达到了,个人就处于自我实现的境界。自我(自身)原型的概念,是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的重要成就。他说:“自身是我的生命的目标,它是那种我们称之为个性的命中注定的组合的最完整的表现”。⑤
作为构成集体无意识最为重要内容的“原型”,具有一切心理反应所具有的普遍一致的先验形式。荣格从心理学角度,将原型理解为心理结构的基本模式。它来无影、去无踪,埋藏在心灵的最深处,是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我们认真回顾文学艺术创造的经验,从“原型”的视角出发,追寻九种生命体验,继续探视文学创作心理与生命体验的关系:

愉悦的体验。寻求愉悦的心理,是人性中普遍、永恒的心理需求。它来自爱的抚慰、自然的亲情、自我完善的满足、享受生活的激情、心灵驰骋的自由。这一切,都是文学艺术表达不尽的主题。愉悦的心理需求,导致母爱、性爱、亲近自然、自我实现、赞美生活、释放心灵空间成为文学艺术领域亘古不变的处女地,开掘不完也收获不尽。寻求愉悦是人寻求生命活力的“原型”动力,是审美创造不竭的源泉。

孤独的体验。人类是从远古氏族群落走来的具有高级灵性的动物。随着文明进程和社会发展,“合群”期被人的独立存在价值取代,并将其远远地甩在历史的身后。现代文明给人性带来的不仅仅是个体的解放,同时也带来了孤独的体验。而“合群”的心理原型却深深地留在人的生命需求中。人类需要交流、需要对话、需要理解、需要互相支撑。这些心理需求,就与现代文明发生深刻的冲突。现代主义、后现代的审美变革、美学的反理性走向、现代文学语境探寻孤独体验的心灵形式,都为孤独的体验留下这一原型的最好的注脚。

负罪的体验。按照基督教的教义,人生来就有“原罪”,那么人生就要不断的“赎罪”。实际上,古老的宗教不能破解人的某种负罪心理,但是它反映了人生某些潜意识之中的负罪体验。宗教作为一种原始文化积淀,“原罪”的意旨,似乎也包含了某种集体无意识原型的深层话语。中国古老文化讲:“人之初,性本善”,与西方文化的“原罪”说,看起来差异很大语意悖反,但是两者合起来,便是人性和心理中的完整本性。所谓“负罪”的体验,来自“善”的本源;所谓罪恶,一方面来自人性中的“阴影”,另一方面也常常是社会伦理道德附加给人的坚硬外壳。

童年的体验。童年的纯真无暇、童年的生命记忆,是文学艺术创造、表现的生动题材。人的生活经验中,童年犹如美丽的图画,永远蕴藏着人性里渴望快乐、至纯至真、无忧无虑、生命蓬勃的美好境界。它是心灵故乡的乐园、精神家园的归宿、人生长河的源头、生命里程的第一块路碑。在诸多童年体验之中,来自遗传的信息,潜藏在“原型”深邃的心理结构中的“梦幻情结”、“恋母情结”、“家族情结”、“游戏情结”等等,都是颇有审美价值、艺术魅力的潜在心理领域,是开掘个体生命体验的“源头富矿”。

爱情的体验。爱情是生命中最有活力、最富激情、最微妙也最动人的一种体验。它远在千里又近在咫尺、它最抚慰人心又最折磨心灵、它漫无边际茫茫苍苍又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它百般磨砺铁杵成针又羽化成蝶翔之远去、它如火如荼炽烈燃烧又冰冻三尺冷若寒霜……爱情体验千头万绪,渴望爱与被爱的心理需求,演变成为丰富多彩的人生故事。爱情是男人和女人共同的心理追寻,但男人、女人的爱情心理又截然不同。拜伦曾经说,男人的爱情是男人生命的一部分;是女人生命整个的存在。这样一个差别,永恒存在的原因,也许是缘于男人、女人天性中的主动“原型”和被动“原型”。“占有”和“赋予”孕育了男人、女人不同的心理特征;“主动”和“被动”造成了男人、女人的永恒差异。不管千百年来的文艺作品如何赋予爱情以理想化的光圈,现实中的姻缘却总是不那么如愿、不那么美满。也正是因为如此,爱的缺憾才使得文学艺术总是在表现“阴晴圆缺”、“悲欢离合”的主题。悲剧的体验。在诸多人生体验中,死亡、苦难给人带来的悲剧体验最为深刻。它给人造成的恐惧感、悲怆感、压迫感、毁灭感在文学艺术作品中,以其尖锐、残酷的艺术冲突,产生撼人心魄的力量。悲剧体验主要来自两个方面:(1)来自外部灾难性的遭遇、摧毁和打击。自然力的破坏、意外的灾难、贫苦的境遇都属于这个自然的范畴。它无法意料、不可防备、常常有“命中注定”、“飞来横祸”的心理感觉,形成某种悲剧心理,也常常具有某些神秘感、宿命感。(2)来自社会关系、生产关系、人际关系的压迫、剥削、迫害、阴谋、陷阱、圈套、罪恶等等,属于社会的范畴。它是一种人为的灾难、使人陷入人生苦难,除了使人产生恐惧感、悲怆感、压迫感、毁灭感以外,也使人产生抗拒感、奋争感、拼搏感、激越感。悲剧冲突是生命、思想、意志的生死搏斗,它具有深刻、永恒的审美价值。神秘的体验。求知欲与好奇心,是人的本性和生命中最具灵性的一种心理需求。从埃及的金字塔到中国的兵马俑,世界八大奇迹留下许多不解之谜。人类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却无法确切知道地球从哪里来、人又从哪里来?地球的神秘、人类的神秘等这些神秘的“原型”,构筑了人的天生的求知心理、好奇心理,被一切神秘的事物,点亮了人类的智慧和想像力。神秘的体验,是人的认知力、创造力的母体、同时也是审美心智的感性迷宫。

崇高的体验。由于人类生存历来面对来自自然、社会两个方面的挑战,灾难、困惑和奋争,卑下和崇高就成为人的两种道德选择,而“崇高”从远古时代开始,就是人类所崇尚的最高道德标准。但是,人格中自私的心理、自我保护的心理,又是人的本性中坚硬的内核,为要达到崇高的心理境界,就必须超越人性的卑下心理———英雄主义、人道主义派生的救危赴难、救死扶伤、扶弱济贫、惩恶扬善、忘我奉献、仁者博爱等种种高尚情操,也就成为人们超越自我追求崇高人格的高贵品性。由此形成的崇高体验,成为一种高尚的审美品性,在文学艺术创造中放射出不朽的光芒。特别是在战争文学、军事文学生与死、血与火的描述中,高尚人格的艺术魅力,都是崇高体验的真实写照。

圆型的体验。世界的基本形态是“圆”。地球是圆的、太阳是圆的、月亮是圆的、细胞是圆的、四季循环是圆的、时间循环是圆的、宇宙是圆的。佛教讲圆满、东方文化讲大团圆。艺术讲完整,周而复始,常常起点又是终点,正如哲学讲否定之否定、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这一文化原型最有意味、最神秘、最具想像力,也引导人类为追寻世界的基本形式、为审美心理提供了一种博大而细腻的先验形式。“圆”的心理形态创造了许多“圆”的生命形式:钟表盘是圆的、指南针是圆的、轮胎是圆的、卫星轨道是圆的、立交桥的基本形态是圆的……圆充斥在我们生活空间的每个角落,也支配着人们以永恒的审美心理去不断探求生死轮回、方圆世界的大道理。


[参考文献]:

① ②《狄尔泰全集》第一卷153页、第七卷131页。
③④⑤《荣格文集》,卷八137—138页、卷九48页、79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