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小雅·大田》

 解决人生问题 2016-03-29


农业生产方式的问题

 

大田多稼,既种既戒1。既备乃事,以我覃23。俶45南亩,播厥6百谷。既庭7且硕8,曾孙是910

既方11既皁12,既坚既好。不稂13不莠14,去其螟1516。及其蟊17贼,无害我田穉18。田祖有神,秉1920炎火。

有渰21萋萋,兴雨祁祁22。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彼有不获穉,此有不敛2324。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25寡妇之利。

曾孙来止26,以其妇子。馌27彼南亩,田畯28至喜。来方禋29祀,以其骍30黑。与其黍稷,以享以祀,以介3132福。

【译文】大田里面多庄稼,既是育种为斋戒。既是准备侍奉事,以我深入耜锹植。开始施行在南亩,播种百谷到田里。秧苗既直又高大,曾孙视察众顺从。

庄稼抽穗又灌浆,既是坚实又很好。没有稂草没有莠,还要去掉螟和螣,以及蟊贼等害虫,莫使伤害我幼苗。种田祖先有神明,掌握给火烧害虫。

有那阴云雨凄凄,降下雨水淅沥沥。雨水浇灌我公田,同时滋润到私田。那儿有没收的嫩谷,这里有没捆的庄稼;那儿有遗落的捆禾,这里有漏掉的谷穗,成了寡妇的小利益。

曾孙这儿来逗留,偕同他的妻和子。送酒送饭到南亩,管田官员很高兴。曾孙田间来祭天,用那红牛和黑牛;用那黍米和稷粮,用来献神和祭祀,用以助佑光明福。

【说明】《大田》诉说的是西周农业生产方式的问题。这是一首在家族内部小型宴会上唱的雅歌,与《甫田》一歌较相象,同样是描写农人的丰收,但本歌的着眼点却不一样,《甫田》用“如坻如京。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来表明丰收的景象,本歌则用“那儿有没收的嫩谷,这里有没捆的庄稼;那儿有遗落的捆禾,这里有漏掉的谷穗,成了那寡妇的小利益”的描写表明了农人的丰收。如果没有丰收,怎么会有这么多故意遗留的庄稼?那些没有劳动力的孤儿寡母又怎样获得生活来源?这种细腻熨贴的描写,这种宅心仁厚的表达,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拯弱帮困的恻隐之心。

全歌四段,第一段描写春耕,第二段描写农作物生长期间人们对田地的管理,除草除虫还掌火烧杀害虫。第三段写风调雨顺,上天不会因为公田私田的不同而降不同的雨水,所以农人们在收获庄稼时故意遗留下一些没捆的庄稼甚至捆好的谷穗,这就成了寡妇的小利益。歌的第四段则是描述了周国君主偕同妻子儿女来田间送酒送饭,并在田间举行相应的祭天仪式,表明了周国君主与人民同劳同乐的景象。本歌与《甫田》都是描写周国君主督察秋收的诗篇,为我们提供了西周农业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等相当真实具体和丰富的历史资料,是《诗经》中不可多得的重要的农事歌。

——————————————————

【注释】1.戒:(jiè界)《诗·小雅·楚茨》:“礼仪既备,钟鼓既戒。”《诗·商颂·烈祖》:“亦有和羹,既戒既平。”《易·系辞》:“圣人以此斋戒。”《礼记·礼器》:“七曰戒。”这里用为斋戒之意。

2.覃:(tan)《书·禹贡》:“覃怀厎绩,至于衡漳。”《书·孔安国序》:“研精覃思。”《汉书·叙传上》:“扬雄覃思。”这里用为深入之意。

3.耜:(sì四)古代农具名,耒耜的主要部件,似锹,耒下端铲土的部分,装在犁上,用以翻土。《诗·周颂·载芟》:“有略其耜,俶载南亩。”《周礼·薙氏》:“薙氏掌杀草,冬日至而耜之。”《庄子·天下》:“禹亲自操耜。”《易·系辞》:“斵木为耜。”《国语·周语中》:“民无悬耜,野无奥草。”《淮南子·泛率》:“古者剡耜而耕。”

4.俶:(chu)《书·胤征》:“沈乱于酒,畔官离次,俶扰天纪。”《诗·大雅·既醉》:“令终有俶。”《诗·周颂·良耜》:“畟畟良耜,俶载南亩。”《管子·弟子职》:“俶衽则请,有常则否。”《仪礼·聘礼》:“燕与羞俶。”这里用为开始之意。

5.载:(zài)《易·小畜·上九》:“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书·皋陶谟》:“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载采采。”孔传:“载,行;采,事也。”孔颖达疏:“载者,运行之义,故为行也,此谓荐举人者,称其人有德,欲使在上用之,必须言其所行之事。”《诗·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诗·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周礼·春官·大宗伯》:“大宾客,则摄而载果。”《管子·形势》:“虎豹得幽而威可载也。”《小尔雅·广言》:“载,行也。”这里用为施行之意。

6.厥:(jue)《易·大有·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书·说命》:“若药弗瞑眩,厥疾弗廖。”《诗·大雅·皇矣》:“天立厥配,受命既固。”《诗·周颂·臣工》:“於皇来牟,将受厥明。”《尔雅·释言》:“厥,其也。”《孟子·梁惠王下》:“昔者太王好色,爱厥妃。”这里用为代词,相当于“其”之意。

7.庭:(tíng)《诗·大雅·韩奕》:“榦不庭方,以佐戎辟。”《诗·周颂·闵予小子》:“念兹皇祖,陟降庭止。”《尔雅·释诂下》:“庭,直也。”班固《十八侯铭(王陵)》:“天赋庭直,刚德正行。”这里用为直的、笔直的之意。

8.硕:(shuò朔)《诗·豳风·狼跋》:“公孙硕肤,赤舄几几。”《诗·小雅·巧言》:“蛇蛇硕言,出自口矣。”《诗·小雅·车舝》:“辰彼硕女,令德来教。”《诗·鲁颂·閟宫》:“松桷有舄,路寝孔硕。”这里用为高大之意。

9.是:(shì士)《诗·周南·葛覃》:“是刈是擭。”《诗·大雅·烝民》:“古训是式,威仪是力。”《管子·侈靡》:“吾欲独有是,若何?”《老子·二十二章》:“不自是故彰。”《论语·公冶长》:“听其言而观其行。於予与改是。”《荀子·解蔽》:“是其庭可以博鼠。”杨倞注:“是,盖当为视。”这里用为“视”之意。

10.若:(ruò弱)《易·巽·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纷若,吉,无咎。”《书·无逸》:“乃非民攸训,非天攸若。”《诗·鲁颂·閟宫》:“莫敢不诺,鲁侯是若。”《尔雅·释言》:“若,顺也。”《荀子·子道》:“盖犹若也。”这里用为顺从之意。

11.方:(fāng)古通“房”。即谷穗生时长了谷壳谓之房。《书·洪范》:“凡厥正人,既富方谷。”《诗·大雅·生民》:“实方实苞,实种实褎。”《诗·大雅·行苇》:“方苞方体,维叶泥泥。”

12.皁:(zao)谷粒刚刚长成还未坚实时的状态称为皁。

13.稂:(láng)狼尾草。一种危害禾苗的恶草。《诗·曹风·下泉》:“冽彼下泉,浸彼苞稂。”

14.莠:(yǒu)植物名。一年生草本植物,样子很像谷子。《书·仲虺之诰》:“若苗之有莠,若粟之有秕。”《诗·齐风·甫田》:“惟莠骄骄。”《说文》:“莠,禾粟下扬生莠。”这里用为野草之意。

15.螟:(míng)螟蛉是一种绿色小虫,蜾赢是一种寄生蜂。蜾赢常捕捉螟蛉存放在窝里,产卵在它们身体里,卵孵化后就拿螟蛉作食物。《诗·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赢负之。”

16.螣:(téng)古书上说的能飞的蛇。《管子·七臣七主》:“苴多螣蟆,山多虫蚊。”《荀子·劝学》:“螣蛇无足而飞。”《吕氏春秋·仲夏纪·仲夏》:“行春令,则五谷晚熟,百螣时起,其国乃饥。”

17.蟊:(máo)《诗·小雅·瞻卬》:“去其螟螣,及其蟊贼。”《诗·大雅·瞻卬》:“蟊贼蟊疾,靡有夷届。”《诗·大雅·召旻》:“蟊贼内讧。”《后汉书·岑彭传》:“我有蟊贼,岑君遏之。”这里用为吃禾苗的害虫之意。

18.穉:(zhi)古同“稚”。晚植的谷类。引申为幼禾。《韩诗传》:“稚,幼稼也。”《说文》:“稺,幼禾也。”

19.秉:(bǐng)《书·牧誓》:“右秉白旄以麾。”《诗·小雅·节南山》:“尹氏大师,维周之氏。秉国之均,四方是维。”《诗·大雅·烝民》:“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诗·商颂·长发》:“武王载旆,有虔秉钺。”《尔雅》:“秉,执也。”《汉书·霍光传》:“光秉政前后二十年。”这里用为掌握、手拿着、手持之意。

20.畀:(bì毕)《书·洪范》:“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斁。”《书·多士》:“非我小国敢弋殷命。惟天不畀允罔固乱。”《诗·鄘风·干旄》:“彼姝者子,何以畀之。”《诗·小雅·巷伯》:“取彼谮人,投畀豺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分曹卫之田以畀宋人。”这里用为给与之意。

21.渰:(yan)《说文》:“渰,雨云貌。”张协《杂诗》:“凄风起东谷,有渰兴南岑。”这里用为阴云之意。

22.祁:《诗·召南·采蘩》:“被之祁祁,薄言还归。”《诗·豳风·七月》:“春日迟迟,采蘩祁祁。”《诗·小雅·出车》:“仓庚喈喈,采蘩祁祁。”《诗·商颂·玄鸟》:“来假祁祁,景员维河。”这里用为众多之意。

23.敛:(liǎn)《书·洪范》:“敛时五福,用敷锡厥庶民。”《周礼·天官·大宰》:“以九赋敛财贿。”《周礼·夏官·缮人》:“既射则敛之。”《管子·国蓄》:“春赋以敛缯帛,夏贷以收秋实。”《论语·先进》:“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说文》:“敛,收也。”这里用为收集、聚集之意。

24.穧:(ji)这里用为割下来没有捆的农作物之意。

25.伊:(yī医)《诗·召南·何彼秾矣》:“其钓维何?维丝伊缗。”《诗·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诗·大雅·瞻仰》:“岂曰不极,伊胡为慝。”表示远指,相当于“那”。

26.止:(zhǐ纸)《诗·秦风·终南》:“君子至止,锦衣狐裘。”《诗·小雅·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诗·大雅·緜》:“曰止曰时,筑室于兹。”《诗·周颂·振鹭》:“我客戾止,亦有斯容。”《论语·微子》:“止子路宿。”《礼记·中庸》:“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荀子·解蔽》:“故学也者,固学止之也。”这里用为停留、逗留之意。

27.馌:(ye)《诗·豳风·七月》:“同我妇子,馌彼南亩。”《诗·小雅·甫田》:“馌彼南亩,田畯至喜。”《诗·周颂·载芟》:“侯彊侯以,有嗿其馌。”《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其妻馌之,相待如宾。”《说文》:“馌,饷田也。”这里用为给在田耕作的人送饭之意。

28.畯:(jùn)《诗·豳风·七月》:“馌彼南亩,田畯至喜!”《诗·小雅·甫田》:“馌彼南亩,田畯至喜。”指中国西周时管理奴隶耕种的官。

29.禋:(yin)祭名。《书·舜典》:“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书·洛诰》:“明禋,拜手稽首休享。”《诗·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诗·大雅·云汉》:“不殄禋祀,自郊徂宫。”《诗·周颂·维清》:“肇禋,迄用有成,维周之祯。”《国语·周语》:“精意以享禋也。”《说文》:“禋,浩祀也。一曰精意,以享为禋。”这里用为升烟祭天以求福之意。

30.骍:(xing)《书·洛诰》:“文王骍牛一,武王骍牛一。”《诗·小雅·信南山》:“祭以清酒,从以骍牡。”《诗·大雅·旱麓》:“清酒既载,骍牡既备。”《诗·鲁颂·閟宫》:“享以骍牺,是飨是宜。”《论语·雍也》:“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这里用指为赤色的牲口之意。如:骍牡(赤色公牛);骍骍(赤牛。为古时天子诸侯盟誓时所用牲);骍牲(祭祀用的赤色的牺牲)

31.介:(jiè戒)《易·晋·六二》:“晋如,愁如,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书·召诰》:“比介于我有周御事,节性惟日其迈。”《诗·豳风·七月》:“为此春酒,以介眉寿。”郑玄笺:“介,助也。”《诗·小雅·楚茨》:“以为酒食,以享以祀,以妥以侑,以介景福。”《诗·大雅·生民》:“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诗·周颂·潜》:“以享以祀,以介景福。”《尔雅·释诂下》:“介,佑也。”这里用为助佑之意。

32.景:(jǐng)《诗·小雅·楚茨》:“以妥以侑,以介景福。”《诗·大雅·旱麓》:“以享以祀,以介景服。”《诗·商颂·玄鸟》:“来假祁祁,景员维河。”《荀子·解蔽》:“浊明外景,清明内景。”《尔雅》:“四时和谓之景风。”《说文》:“景,日光也。”《广雅》:“南方景风。”这里用为光明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