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之涕下

 江山携手 2016-03-29
咏史怀古诗指诗人借历史遗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来抒发人事无常、兴衰变迁等感慨,一浇自己心中之块垒,或寄托哀思,或托古喻今,或类比用典,或隐或现地寄寓着自己的情感态度。阅读或解答这类诗歌时,要掌握相关的阅读和解题技巧。
首先,了解历史史实。咏史怀古诗往往是诗人游览某地,有感于此地发生的著名历史事件而作的,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就是诗人游览越中,借吴越争霸的历史事件来抒发感叹。此类诗歌往往首句点题,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接下来借事件中的片断或几个镜头抒写史实,传递某种情感。最后渲染,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其次,体会情感态度。咏史怀古诗往往寄寓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有的显现,有的隐晦。《越中览古》就是通过锦衣战士的胜利凯旋,宫女满殿、春色满园呈现出的繁盛、美好、热闹、荣华和当前只剩鹧鸪飞来飞去的冷落凄凉来感叹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
最后,归纳常用艺术手法。咏史怀古诗常用的艺术手法有对比、类比、用典、渲染、比喻等。《越中览古》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事物作了鲜明的对比。写昔时的繁华用了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以今日的荒凉结句。用典是此类诗歌常用的艺术手法,如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五)》“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伊吕”指伊尹、吕尚,“萧曹”指萧何、曹参,都是著名的谋臣名相。他们的侠肝义胆也是作者崇尚和追随的,对诸葛亮高风亮节的赞颂,也是英雄相惜,是对自己平生志未遂的深切叹惋。
【考题回放】(2008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①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2)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新题演练】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 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颔联简短而雄浑有力地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试作具体赏析。
(2)清人李子德说:“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虽无议论,但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态度和感情,作简要分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