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戏曲海洋”在山西

 江山携手 2016-03-29

“戏曲海洋”在山西

  “听罢南梆又北梆,激昂慷慨不寻常。”这是当年郭沫若赞誉山西戏曲艺术的诗句。

山西戏曲艺术历史悠久,剧种繁多。早在北宋年间,在山西南部就已经有了戏曲萌芽的出现,泽州(今山西晋城)人孔三传首创“诸宫调”,是我国戏曲艺术的滥觞。元代,平阳府(今山西临汾)杂剧演出盛行,洪洞县广胜寺内“大行散乐中都秀在此作场”题记、壁画是目前元杂剧演出实况的唯一实证。这一时期,山西更是涌现出了关汉卿、郑光祖、白朴等一大批优秀的剧作家。明清两代,山西成为北方演剧中心,至今散落在全省各地,尤其是晋南、晋东南地区的宋金元明清历代古戏台、碑刻题记等大量戏曲文物就是最直接的证明。

       目前,山西的主要剧种即“四大梆子”,包括晋剧(也称中路梆子)、蒲剧(也称南路梆子)、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晋剧,发源于山西中部,主要流行于山西大部和内蒙古部分地区,是山西的代表剧种,有丁、牛、郭、冀四大流派,一曲《打金枝》更是让晋剧唱遍大江南北。蒲剧,因兴起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而得名,是山西四大梆子中最古老的剧种。蒲剧唱腔高昂,朴实奔放,既长于表现慷慨激情、悲壮凄楚的情感,又善于刻画细腻的人物性格。北路梆子,以其慷慨激越的边塞风格流行于晋北和张家口、包头、呼和浩特等地。上党梆子,主要流行于晋东南地区(包括今长治、晋城)和河南的部分地区,而晋东南地区古为上党郡,故名上党梆子。与其他

剧种不同的是,上党梆子在演唱上很好地兼容并保留了昆、梆、罗、卷、簧五种声腔。

       据统计,除四大梆子外,山西还有耍孩儿、二人台、道情、碗碗腔、地秧歌、皮影戏等50多个剧种,占到全国戏曲总数的近六分之一,蔚为壮观,是名副其实的“戏曲海洋”。

变脸识川剧

       看过戏曲的同学一定对戏曲里的变脸功夫印象深刻吧!变脸是川剧的一大绝活。我们就从变脸入手来认识川剧。

       要了解变脸,首先需要知道为什么要在舞台上变脸。原来,变脸是为了揭示剧中人物的内心及思想感情的变化,也就是把我们看不见的、抽象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变成可见、可感的具体形象——脸谱,通过脸谱的变化反映人物心理的变化。这是一种化无为有、化虚为实、比较夸张的舞台艺术手法。

       那么,艺术家究竟用什么样的绝活儿来变脸的呢?艺术家在舞台上使用了特殊的手法,主要有“抹脸”“吹脸”“扯脸”三种。抹脸,就是将化妆油彩涂在脸的某一个重要部位上,表演时用手往脸上一抹就变成另外一种脸色。《白蛇传》中的许仙用的就是“抹脸”。吹脸,用粉末状的化妆品,如金粉、银粉、墨粉等,装进特定容器里,表演时演员只需将脸贴近容器一吹,粉末就会扑在脸上。扯脸,是比较复杂的一种变脸方法,要事先将脸谱画在一张张绸子上,剪好,每张脸谱上都系一把丝线,再一张张地贴在脸上,丝线另一端系在腰带上等不引人注目的地方。随着剧情的进展,演员在其他动作或道具的掩护下,一张一张地将脸谱迅速扯下来。《白蛇传》中的钵童就是用这种方法变出绿、红、白、黑等七八张不同的脸,很是壮观。

       川剧是我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主要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以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清代乾隆时在本地车灯戏基础上,吸收融汇苏、赣、皖、鄂、陕、甘各地声腔,形成含有高腔、胡琴、昆腔、灯戏、弹戏五种声腔的川剧。其中,川剧高腔曲牌丰富,唱腔美妙动人,最具特色,是川剧的主要演唱形式。

   

        源自《语文报·高中版》第853-860期合订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