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百里秦川吼秦腔

 江山携手 2016-03-29

八百里秦川吼秦腔

  “八百里秦川吼秦腔”“听了秦腔,肉酒不香”,这是千百年来流传在陕西老百姓中的口头禅。作家贾平凹在散文《秦腔》中写道:“八百里秦川的劳作农民只有也只能有这秦腔使他们喜怒哀乐。”

  秦腔究竟是怎样一门艺术?是什么让老百姓那样着迷呢?

  秦腔“雏形于秦,精进于汉唐,成熟于元,完善于明,广播于清,几经衍变,蔚为大观”,是多个剧种的鼻祖,流行于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秦腔表演朴实、粗犷、豪放;唱腔分为欢音、苦音两种,前者欢快喜悦,后者悲愤凄凉,唱腔音乐丰富多彩、优美动人。长期以来,秦腔在脸谱、身段、化妆、特技和语言声韵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所有这些特点都和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的性格特征高度吻合,自然秦腔也就融入了他们的生活,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了。

  提到秦腔就不能不提易俗社。1912年,同盟会会员李桐轩等以“改良社会、启迪民智”为己任,在“移风易俗”的宗旨下,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集戏曲教育和演出为一体的新型艺术团体——陕西易俗社。100年来,易俗社培养了大批戏曲人才,创作和演出了许多优秀剧目,对我国戏曲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易俗社与莫斯科大剧院、英国皇家剧院一起被称为“世界三大古老剧社”。

  而提到易俗社,也不能不提鲁迅。19247月,鲁迅来到西安,开始了他的西行讲学之旅。716,鲁迅受邀来到易俗社剧场看戏。易俗社拿出了看家好戏《双锦衣》,演出了全本的上半部分。鲁迅先生观后意犹未尽,第二天又观看了下半部分。过足戏瘾的鲁迅在日记里兴奋地写下了“月甚朗”。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鲁迅先生五次到易俗社欣赏秦腔,留下了一段梨园佳话。

离开西安前,鲁迅先生从讲课费里拿出50圆捐给易俗社帮助解决经费困难。鲁迅在西安期间,适逢易俗社成立十二周年,他亲笔题写了“古调独弹”匾额以示祝贺。如今,“古调独弹”匾额依然悬挂在易俗社剧场,仿佛一段凝固的历史,见证着鲁迅先生的这段秦腔缘和戏曲的发展。

    源自《语文报·高中版》第853-860期合订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