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燕山星云】人人都是阿Q?

 Purefact 2016-03-29

 

  今天,我们已经远离阿Q那个时代了,但阿Q的“精神胜利法”却迟迟不肯离去。阿Q精神是鲁迅对人性的一个深刻揭示。

 

  对阿Q精神,通常我们只看到了它消极的一面,其实它还有积极的一面:那就是自我安慰、自我解脱、自我战胜。面对命运的不公和生活的苦难,有谁像阿Q这么乐观?

 

  《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中一个小丑式的人物,面对屈辱失败,他自我欺骗、自我愚弄,可笑又可怜。他的“精神胜利法”受到了人们的鄙视嘲笑。他被人欺负后,总是说“儿子打老子”,便将屈辱忘掉了;看到比他阔、瞧不起他的人便说,“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于是便感到了一种胜利的喜悦。

 

 

  用心观察就会发现,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阿Q精神。因为我们每个人一生都要面对无数的挫折、失败、厄运和不如意。

 

  从比较的视角看,每个人都是失败者。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从绝对意义上说,只有金字塔顶尖上的那个人是成功者,但就是这个人,在一生的多数时间里或者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是失败者。成功与失败是相比较而存在。在这个层面你是成功者,在更高的层面,你就是失败者;在这个方面你是成功者,在另一个方面你就是失败者。因此,每个人都要面对失败。

 

  中国文化中有不少都属于阿Q精神一类,比如“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等等。有人会觉得这是不是有点太消极了?其实未必。这何尝不是一种淡泊、一种智慧、一种洒脱!谁都渴望成功,但人的努力只能决定一半,还有一半要靠时运。全面地看待主观和客观的作用,才是科学的态度,认为人定胜天才是愚昧。所以古人云:不以成败论英雄。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很多好东西,别人有,你没有;你喜欢的别人能得到,你却得不到。面对命运的不公你很无奈:不如你的人混的比你好,比你丑的人娶了校花,你该怎么办?

 

  社会有多少领域,就有多少座金字塔。每个人都在向上攀登,虽然人人都希望站在金字塔尖上,但塔尖上的人永远只能是极少数,那么多数人该怎么活?人人都曾是失败者,所以谁都需要用阿Q 精神作护身符。

 

  阿Q生活在社会底层,人生境遇是如此的糟糕,然而他并没有被命运打垮,依然顽强地、乐观地活着。想想阿Q,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快乐呢?(摘自《人性与灵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