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湘菜文化之永州名肴

 迷茫的星空610 2016-03-29

湘菜文化之永州名肴

湖南永州,是湖南省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这样一个历史文化名城,随之一起发展的美食文化也倒影出古老的影子。永州地区特产众多,永州血鸭、东安鸡、永州喝螺、永州异蛇酒、油茶、永州水晶巷酱板鸭、江永“三香”、道州灰鹅、新田薯酒、蓝山黑糊酒等等都成为永州的美食特色代表,成为人们了解永州饮食文化的窗口。

国宴名菜东安鸡

东安,取东方安宁之意,位于湖南西南部。境内除湘水外,还有紫水河、石期河、芦洪江(古称应水)等。土地格局为七山半水两份田,半份道路和庄园。在这种独特的地理条件下,当地农民天然喂养土鸡鸡腿小,胸大而肥,细嫩鲜美

如果吃到要原汁原味的“东安鸡”,必须使用东安芦洪市镇产的子鸡和东安的水烹饪。要想品尝到“正宗”的“东安鸡”,还得到湖南东安去。

制作“东安鸡”这一道湘菜名肴,要注意一下几点:

1.必须用子鸡,子鸡就是没有生过蛋的雌鸡,不超过一斤半重;

2.制作时火功恰到好处,保持鸡骨头里的血呈鲜红色;

3.在刀法上,一只鸡除了内脏,一共切成十六块,摆在盘子里,正好是一只完全的鸡;

4.制作时,上葱、姜、辣椒等佐料,经旺火、热油略炒,加入盐、酒、醋焖烧后,浇上麻油出锅。

湘菜文化之永州名肴

其造型美观,色泽鲜艳,肉质鲜嫩,酸辣爽口,肥而不腻,食多不厌,香气四溢,营养丰富,香、甜、酸、辣、嫩、脆六味俱全。

东安鸡的历史演变

1、东安鸡的文化起源

西晋,惠帝永熙元年(290年)于应水之滨设立县治,叫应阳县。有人说,在该县建立之初就已开始制作“陈醋鸡”或“醋鸡”这一道菜肴。

湘菜文化之永州名肴

传闻,时任县令为县衙挂匾,举行了隆重的庆典仪式,召集各乡户老前来祝贺,请当地名厨操刀把勺,大摆宴席。按照当时的风俗,正规的酒席到了第五道菜就是鸡肉,叫“鸡开口”。那一次的“鸡开口”吃起来有点酸,这一酸,酸开了食客的胃口。散席以后,县令把厨师叫去,问他怎么想到在鸡肉里放醋调味?厨师忙跪在地上说,:“大人恕罪!我不是故意的,当时很急,错把陈醋当料酒放了,无奈中为了除醋味,我立即加了一些花椒、生姜。下不为例,请县令大人恕罪!”县令笑起来,高兴地说:“恕什么罪呀!起来起来!大家都说这放了醋的鸡真好吃!我叫你来是要嘉奖你!”谁知一时巧合,竟创造了一道名菜。从此,“陈醋鸡”的做法就在民间传开了。

2、东安鸡的传承发展

“东安鸡”在西晋时的史料难以查证,一般认为,“东安鸡”这一湘菜名肴始于唐代开元年间的东安民间。湘菜史研究专家万里先生在《湘菜的社会历史地理文化底蕴》一文中认为:

在湘菜名肴中,有史可查最早见诸于文献记载的菜目是“东安子鸡”,远在唐代玄宗开元年间(约712~741年),湖南东安人就开始烹制极有特色的东安鸡——“醋鸡”,至今已有将近1300年的历史,后在清末民初引入长沙,经官宦食客的张扬,成为酒宴名肴。

湘菜文化之永州名肴

依据万里先生对湘菜史的研究,“东安鸡”这一名肴扬名中国,应该从晚清时期开始。尤其湘军崛起后,天下“莫或无有湘人之踪”,故湘菜因湘籍官宦而走向全国。

清朝末年,湘军将领席宝田因镇压太平天国和贵州苗族起义有功,清廷诰封席宝田为光禄大夫,授予“太子少保”称号,深受朝廷器重。席宝田晚年称病归里,住在伍家桥。一次,曾国藩、左宗棠、刘坤一等到席宝田家做客,酒席中上了这道“陈醋鸡”,家厨为了增加鲜味,特在“陈醋鸡”里加了些陈年乳豆腐汁,这样做出来的“陈醋鸡”不但酸辣可口,而且香脆有余。曾国藩等人吃了,赞不绝口,左宗棠问及菜名时,席宝田本想说“陈醋鸡”,可又想到这名字太土,支支吾吾说不清楚。曾国藩插嘴说:“这是席官保家的特产,就叫‘官保鸡’吧!”左宗棠、刘坤一附和说:“对!名将家里出名菜,官保鸡,好名字!”从此,这道菜就传到了宫廷。

湘菜文化之永州名肴

“东安鸡”正式命名是在民国时期。1926年第一期北伐,中国国民党著名爱国将领唐生智任北伐军前敌总指挥。北伐胜利以后,唐生智定居南京。为了庆贺北伐胜利,他在南京设宴招待他的部下和同僚,酒席间出了一道“官保鸡”。宾客食后赞不绝口,问这菜叫什么名,唐生智正要开口,在旁的顾伯叙提醒说:“家乡风味家乡菜。”唐生智马上说:“这是我们东安的特殊菜,叫‘东安鸡’。”唐生智外交广,待客常以“东安鸡”做压席菜。

3、东安鸡列为国宴菜肴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毛泽东主席宴请尼克松时,曾用东安鸡等湘菜招待他,尼克松吃得很高兴,边吃边赞赏。他回国后,还大肆赞扬“东安鸡”味美可口,久食不厌。由此,东安鸡声名更是如日中天,传入世界各地。

作为八大湘菜之首、国宴菜谱之一的湘菜名肴“东安鸡”是中国第一菜。其不仅因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细嫩鲜美六味俱全而在国内享有盛名,而且传播到南洋、美洲、欧洲等地,誉满全球。故而,称赞“东安鸡”是中国第一菜,决非过美之词。

永州血鸭名扬天下

1、永州血鸭的传说

永州血鸭又名“血糊鸭子”,是湖南永州的传统名菜。在当地,几乎家家户户会烹制此菜。有关“永州血鸭”的来历,民间还流传着这么一段动听的故事。

湘菜文化之永州名肴

相传1852年6月,太平军首领洪秀全及胞妹洪宣娇率众将士攻下了永州古城,当地老百姓为慰劳起义军,也前往军中与厨师一起下厨,在杀鸭拔毛时,仔鸭身上的细毛怎么也拔不干净,这时临近开宴了,一位老厨师急中生智,先把鸭肉剁成小块,下锅炒好后再将生鸭血倒进鸭肉里,继续炒拌成糊状,这样一来,鸭肉上的细毛自然看不见了。

到了开宴时间,一钵钵拌有鸭血的鸭肴全部准时端上了卓。将士吃着这色泽红润、鸭肉焦脆爽口、香辣酸鲜的佳肴,问老厨师这叫什么菜名,老厨师结结巴巴答不上话来,文武双全的军中之花洪宣娇见这道菜肴至此仍血肉相连,联想到太平军攻城时,永州百姓冒死送饭送水、抢救伤员的情景,沉思片刻说:“就叫它‘永州血鸭’吧!”于是,“永州血鸭”便由此得名,并一直流传至今。经过永州历代厨界精英潜心钻研,精心烹制,“永州血鸭”以其独特的口味闻名于世。

2、永州血鸭的发展

到明代的时候零陵郡(全州县)划归广西桂林管辖,“永州血鸭”有了多种演变,“豆角血鸭”、“娥眉豆血鸭”、“花生血鸭”、“芝麻血鸭”等都成为了“永州血鸭”的延伸菜肴。后来,在清末大臣曾国藩(湖南双峰人)的大力引荐下,“永州血鸭”成了晚清宫廷的皇家菜谱。于是,“永州血鸭”名噪一时,世人皆知。

湘菜文化之永州名肴

“天地间,冷暖、阴阳、动静,皆是相得益彰,那是一种境界,一种生活的极致。

吃东安鸡,是久别重逢的朋友之间深藏的情感的喷发,狂放、奔涌,如火如炽!

品血鸭又像是潇湘之域的楚地雄风,狂飙突起,壮怀激烈,让人豪气横溢。”

永州人爱血鸭与东安鸡也是彰显对出生地域饮食文化的喜欢吧!

  • 来源:《湘菜人微报》原创

    编辑:微报小美

    拒绝一切未经授权的转载,请尊重原创

  • 《湘菜人微报》 全媒体时代

    微信、搜狐、网易、头条号四大平台同步推送

    坚持原创15年 湘菜餐饮第一媒体

    我们每一次的进步 期待您的共同见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