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蘇清標:太極武藝的生命哲學

 昵称30232863 2016-03-30
我们修炼太极拳,要把太极拳在生活中转化,也就是生活要太极化,使我们的人生成为太极的人生。我们修炼太极拳,最终就是希望人生圆满与和谐。社会的运转要在和谐的状况下才有办法转化,如果不和谐,那也是在转化,但那会往负面去,这样就麻烦了,这个社会如都往负面在转化,人就会受到很多冲击,这样的人生就不会圆满和谐。

古太极图的相生之道

这里有一幅古太极图,古太极图与现在一般所见到的太极图不太一样。现在一般所见到的太极图,像韩国的国旗,是一个圆再加上半圆合起来。但是古太极图的内部两个近似半圆是互相勾起来的。这种互勾,不单指物质的勾,而且是一种思维模式,我们用「生命、生存、生活、生化」来解释。

一个生命的开始,只是一个点,慢慢变成相勾的两个力量。这两个力量在互相冲击与和谐当中,就是生命的开始,也就是「二五之精、妙合而灵」。二与五之间怎样阴阳调和?最原始的人生之道就是夫妻之道,夫妻之道是让生命有一个开端,也就是在人生中产生一个生命。

有生命以后要存在,所以叫生存,生命落在妈妈的子宫里面着床,也就是生存的开始。

生存以后要能够活下来,就叫做生活,此生活不是指柴、米、油、盐、酱、醋、茶,而是存活的能力,也就是活力。

生命在这个生态里面运转,到最后就生化的步骤,所以现代的生化科技是蕴涵生命的哲理的。生命怎样去化?要化一定要有两个力量,中国古代没有办法描述这两个力量,所以就用最终的概念来描述,也就是太极。
太极的意义

太极中的太就是「大大」,也就是比大还要大,因为无法描述这个大,.所以中间加一点,因此太就是极限。至于极,在古代的意思是「脊」,也就是最高点,屋脊最高的地方无法看透,就是无限远的地方。

太极与无极是一体两面,太极是正面,就是看得到的、属于阳的这一面;至于看不到的、属于阴的那一面叫无极,所以〈太极拳论〉一开始就讲「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无极是指当太极运化时,那看不到摸不到的、「非绝对无,乃未始有」的那一面,也就是「元一混沌」。这就是太极的概念:无限高远的、不可知的「有」。

一开始只是一种自然观,但人类开始用这种观点去思辨,从自然的变动转化成人为的意识,就成了一种道德品性的修为。

太极的观念,可以用古太极图来看。古太极图中有两点,分别代表阴、阳,因此整个图是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而且这两点不是对立面,是融合在一起,阴中有阳使趋于动,阳中也有阴使趋于静,也就说明了阴阳互用的道理。

阴中有阳,就是在扩散时一定有阴的内敛,如此才可慢慢成局;阳中有阴,就是在一个形象与物状中,一定包含了没有形象的无极、无相。这就是阴阳二气相勾,相勾时如果相和谐就产生生命,相克就变成生命的摧毁。自然之中有相生、有相克,相生就转造成另一种形象出来,相克就变成力量的抵消与破坏。不过破坏当中也会相生,所以生与克其实是一个辩证,辩到后来就朝和谐的方向,到两个力量相平衡时最圆满。

世界上不可能只有阳或只有阴,一定是阴阳同时存在,因为阴阳是事物进化的原动力。例如今天政府扫黑,也不可能完全扫光,只是让黑道能在某种制度的掌控之下运作,把黑道变成一种力量,如此才可提升。

太极非常有意思,因为它本身就是转化的意思,它不是直的,而是圆的,直的是有去无回,而圆就是两端一致,0度与360度同样是那个点,虽然过程不同,但是到后来还是归原点,只不过这个点与原来的原点,内容是不一样的。

修炼太极武艺,涵化人生境界

练太极拳也是一样,我把它定义在「修炼太极武艺,涵化人生境界」,人生用涵化的,是潜移默化,不是用强化,教育的目的不是教你、强迫你吸收某种知识,而是由教学的过程中,慢慢转移你的观念,将你从遗传的气性慢慢转换成后的生命。太极二气因时空的不同,所产生的质就不同,那阴阳开阖二气就不一样,质量就会产生变化,有些改变、有些没变,没变的或许是遗传基因所遗传下来,某些变成了另一个个体,这就是太极的阴阳转化。转化没有一刻是停止的,所以永远的变动就是事物的真理,世间没有事物是停止不动的。

物的生命会往消散转化,因为它没再生能力;但是生命不断地转化,虽然一天一天地败坏,但是性却一天一天往上提升,性与命变成两种力量在拉扯,这两个力量造成混沌。生命有限可是精神无限,因此会造成很多的遗憾。如何从有限的生命中提升无限的精神,这是太极人生最需要讲究的。修炼太极拳不应只在技击中争谁输谁赢,而是应该寻求自我生命的境界如何转化提升,这才是太极人生所要追求的。

太极的演化

我们再来谈古太极图中的天地定位。天地是立体的三度空间,有高度、宽度、深度,时间是第四度空间,我称它为精神空间。从三度空间看,人是立体的,它也是物,但是人有一个精神空间,这第四度空间包含了动与静。四度空间包含了空间的静、时间的动和精神的变化,这就是把太极放在人生里所要研究的。

动与静的最原始点,就是元一浑沌。气本来是一气呵成的,浑沌未开的时候就是元一,元一就是一个太极之圆,就是变动之端,它非绝对无,乃未始有,还没有产生一个开始,这是太极的最原始点。

元一经过了几个过程的变化,它开始有变动了,从元一混沌到无形之形、无状之状,它还没有形成形状,但是它有东西在里面。慢慢地它有了阴阳二气,就形成一个圆,这时阴阳两个力量开始转化,这是一个力量变不出来的,所谓「孤阴不生、孤阳不长」,所以我们身体里面必定同时存在阴与阳。一元二气阴阳始判,分判则神,阴与阳开始有一个分别,就是用精神的力量在里面变动,由无极而太极。我们从一个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无极的观念里,慢慢到一个阴阳变动的太极观念出来。

上面所谈到的精神本是寂然不动,但能感而遂通。精神在不动当中,又有一个性灵在里头,这性灵它有感应的,它感应之后就开始有变化,有变化后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象就出来了,这叫精神的作用,也就是在第四度空间中的作用。精神是无形的东西,没办法把它画出来。这精神的力量产生了阴阳的变动,如果用一般的观念来讲,阴气往静的方向凝聚,像肉体是阴所凝聚的;肉体中的阳气就是我们的精神力、思惟力。人虽然是身心二元,但要身心合一。肉体会长大,可是不会改变外相,外相的变化是经过思惟而变的,所谓思想,就是心田所种的心是什么,相就成什么,也就是所谓的「相由心生」。

美国总统里根说过,人在四十岁以前是父母为你负责,可是四十岁以后的相貌自己要负责。因为四十岁以后相貌的变化,起因是自我内心的变化,因为你已经感而遂通,你的思想会转化成外相,丑和美均从心里面表现出来。现在的社会太物化,像女人瘦身只有丽质而没有美质,亮丽的外表父母可以给你,可是内在的美感是要靠自己充实出来,所以孟子有云:「充实之为美」,内心能充实才是真、是善,那个美才是真的美。圆满和谐就是真、善、美,太极拳也是真、善、美的人生。诚而为真,一个人没有内在真诚的心,那真是出不来的;善优而为之,你做优的事而择善固执,那善就会显现出来;充实的真与善,那外相美的气质就表现出来了。把不好的去掉,把好的留下,其实也就是太极拳中的去芜存精。

太极从开端、初成、大成到生化,它有一个阶段的变动,代表阴与阳互相消长,阴长阳消、阳长阴消,太极拳就是用这种道理来打拳的。太极拳中如没有阴阳消长的变动与互用,那只是动作缓慢的运动,不叫太极拳,太极拳一定要包含阴阳互用。太极的人生也是在用这样的变动,太极图中极阴就转阳,极阳就转阴,这当中有阴有阳。《易经》说太极当中生阴阳两仪,两仪生老阴、老阳、少阴、少阳四象,这四象慢慢再变成八种卦象,从这八种卦象各有六个爻,也就是天、地、人的阴阳变化,这变化共有六十四卦。

三极征见:天、地、人

太极中谈「三极」:天极、地极、人极,今天所讲的范围没有超越三极。天的极至就是阴阳二气,这两个气是合一的,阴阳之理就是阴阳之气互相磨荡,所以台风就是高压与低气压磨荡所产生出来的现象,那台风所形成的暴风范围,恰恰就是一个太极图。人的生命也是阴阳磨荡出来的,精子与卵子合在一起时,那个受精卵也是太极图。植物的发芽,也是利用阴阳二气所磨荡出来的生命。

孔子说天地无仁义,是自然的运转让生命运化出来,这是大自然的现象,运化出来后,就开始有生命落到地上,地就是让生命着床的根基,像母亲的子宫。我们人还没有出生前就在水中长大,所以我们看到水会很高兴,因为我们对水有一种眷恋之感。母亲的子宫对小小的生命而言像一个大海,只是我们跳到这个陆地以后把它隔离了。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所谓「太一生水」,所以阴阳二气磨荡以后又产生水的观念出来,变成生命以后就到地球上面来。一个生命的真正形体,我们用刚与柔来描述;还没有产生形体前就用阴与阳来描述。大自然界的刚柔就是大山、海洋与川谷,这当中的刚柔产生质能的互换,生命的能就慢慢变成质而出来了,生化科技就是质能互换,所以人的生命力是不断地质能互换,要不断地修质变能,让生命的材质不断转化,这叫质能互换生万物。

质能互换落到人体就是〈太极图说〉中的「二五之精,妙合而凝」。有人解释为阴阳五行,但是这里的二、五我们用《易经》的观点来,就是指一卦当中的第二、第五爻。在《易经》的泰卦中,上为坤、下为干,也就是阴在上,阳在下,如果把第二、第五爻互换,就成水在上、火在下,水火相济的既济卦,这叫用。阴阳合和为体(泰卦),水火相济是用(既济卦)。二与五就是阴阳之间的转换,很多修练的人都修抽坎填离,是性命双修的一种功夫,也就是〈太极图说〉中「二五之精,妙合而凝」的修炼。性是体、命是用,性命双修就是阴与阳最精粹的转化,也就是质能互换的时候,产生一个很巧妙的结合,结合为一后,就凝聚为最纯化的生命物质出来,也就是人。人是妙合而灵,阴阳二气中最精纯的东西,合在一起产生人类出来。

万物中人是最特殊的,因为人有仁与义的心灵在里头。天地之间是没有仁与义的、是自由生灭的,所以《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不是不讲仁与义,而是天地没有仁与义,它不在乎仁义,只是自然运化。可是落实到人身上以后,因为人有思惟,有感性、理性,从感性的直觉运动,慢慢地引动思想,而后开始转化,人也就越来越复杂,但为了彼此间能相处,就开始产生阴阳互用、截长补短,因为人越来越复杂,所以就产生了「仁」这个特质,仁者二人也,也就是人与人之间所产生的特质。至于「义」,就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事情时,最得体、最适切的运用。所以仁与义,是人极的最高境界,因此儒家讲仁义。一个人如果无仁无义,就麻木不仁,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这不仁代表没有关怀心,义就出不来。所以在人极当中,仁义是为变动,我们怎样在人极当中处理我们的人、事、物,这就是我们的生命与生活。因此天、地、人称为三极。

三极也可以从技艺与道来讲。天、地、人是自然的东西,技、艺、道是经过人把它创造出来的,正所谓「人得其秀而最灵」,所以它有非常精微的思惟心灵在里头。人的心灵含有很精致的思惟之后,学习能力越来越强,也越变越复杂。加上语言的产生,让人类更复杂、也更进步。后来人类又发明了文字,含有歧义性的抽象文字,让人类的思维与认知产生割裂,因为不同的人看到相同的文字却可能想到不同的东西。因此人类在有文字以后变得更复杂。

我把天地的特性分成「好生之德」以及「乾坤之健」,而且乾坤并健,因为这两个力量互相在变动的。天地有好生之德,对生命通通是包容的,但好生之德有两种力量,有损有益。天是干、地是坤,干之力乃刚之源,故有一种刚健不息的力量不断地在动,地则有承载万物的德性。因此事物在整个天地间转化,它一定刚健不息。

中国人是一个乐天知命的民族,他们知道生命是生生不息的,而且从生来看,不从灭看,所以中国人不是苦的民族。印度从灭来看,因此认为有情大千都是苦;可是中国人从生来看,生命是生生不息的活力,由此不同的民族性就分别出来了:一个从灭看到生的现象,一个从生看到灭的现象。其实生灭之间是不断在转化的,因为有两种力量,一个是刚健不息,另一个是承载万物,这是天地之德,所以[《易经》说「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天地虽然有刚健的力量,可是也韵含了仁和敦厚之气,因此万物才能生长出来。所以天地是刚中有柔,它虽然是刚健不息的刚,但它有柔的存在,承载万物大公无私,它也柔中有刚,有好生之德。

以前我到成大的校园看大榕树,因旁边没有障碍物,所以此树生长出来盘根错结,没有弯弯曲曲、很圆满。因它没有外在的干扰,所有的事物都向阳在成长,如这个阳很整体时,它就有一个很圆满的结局。反之就变动了,人也如此,在我们的环境中,阴阳调和有时并不完全顺遂,所以到一个年龄以后,就该设法将生命调成一个阴阳开阖的和谐境界。

人在天地间的自处之道

人在天地之间如何自处与运用,我把它分成四种:第一是归零的心;第二包括了三心意志、四得胸怀、五点作为;第三是凝聚生命的势能;第四是了解势能的转动。先谈归零的心。

归零的心

做任何事物心均要先归零,如此效率最高,因为它当下把握。可是人身心常常不能和谐,身心二元而无法合一,心境就没办法归零,也就无法随遇而安。一个人的心态如何归零?我用一个物理电学的公式P=Eicos θ来解释。P是功率,也就是势能发挥的程度。怎样才能产生最大的功率?就要看Eicos θ。E是电动势,也就是势之源,这包括身心的心源与身源。i是电流,就是势之动,也就所能发挥出去的势能大小,势能大场域发挥得就宽。至于cos θ是功率因子角,当θ角等于O度时,代表心态归零,当我心态归零时cos θ=1最大,也就是说偏见没有了。人在没有偏见时,所发挥出来的能量是最大的,当人有偏见时,所发挥出来的cos θ ,其中的θ角度不等于零,cos θ就有一个介于O与1之间的质出来了,那么P就不能达到最大。因此人如何把θ角归零很重要,θ角归零就是归到你的中心,也就是太极拳里谈的守中。

这个「中心」从有形观之是身体,无形则为心态,心态如果能随时归零,中心里就没有障碍存在。人常常受到外在的名位、身份等等而身不由己,因此心态常常不能归零,就不能在当下的场域做较大的发挥。知识经济的时代,提倡场域的营造,当知识的能量能散发出来,感受的场愈大,就表示势能愈强,将来影响力就愈强。能有身能与心能,身能就是立身中正,坐下来时不偏不倚的姿势,就是立身中正,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正襟危坐。心能则一定要有一颗能把握中的心,不偏不倚,如果所有的生活均如此营造,那么生命的场域是无限的。
我们通常身心放不下来,只在某些固定的场合活动,所以场域受限了,势能也就无法发挥到最大。当下归零就是修身养性,随时归零将来能量就大,随时有一个定界,就可随时掌握时机,这是在快速变动的社会里很重要的概念,随时归根复命,生命归根复命的这个命是指生命力。人如果每天都有这种思想,就不会哀声载道,也不会怨天尤人。中国人看生命的由生到灭,一样每天都很快乐,因生是生生不息的,每天展现出来,生与死只是过渡而已,没什么可怕。

三心意志

再谈三心意志。志不立则事无成,意志要立时要有三心:信心、恒心、诚心。练太极拳的人,如果对这个老师没有信心,那他就学不下去,如没有把太极拳当成一辈子训练的恒心,也一样会离开,如果心不诚也没有用,面对一件事情,如果没有诚心,就接触不到真,真诚才能得其真,因此这三个心到最后还是归于诚心。

四得胸怀

再看四得胸怀:提得起、放得下、想得细、看得开。这文字念起来很简单,其实做起来很不简单,提得起要提得轻灵,放得下要放得松沉,一个东西如能很轻灵的提起、很松沉的放下,那代表你掌握与拿捏是随心所欲。很多人是提得起放但放不下,一放下拿捏不好就摔坏了。想得细是说对事物的道理看得非常透彻,当然也就不会去执着,现在很多人还想不细就开始钻牛角尖,也就容易执着、看不开。如果对事物想得很细,来龙去脉都很清楚,那就看得开,心中就开朗。我常说人要开心不要关心,因为当产生关心时,代表已经看不开了。
太极拳从身的训练可以一直修到心的思辨,如果对事物的起坐动静都能有知有觉,就能知道其来龙去脉,那一定能看得开。所以为什么太极拳要大开大阖、轻提轻放、进退平稳,这都有它的哲学理念在里头,它从这边慢慢去琢磨,所以大家不要把它当文字来看,它是生命实践之后才能写出来的文字。提起、放下、想细、看开这很重要,当胸襟能如此时,外界的干扰影响就不大了,就能有归零的心。

当然实际实践起来,还是需要不断地修养、修炼,因为「平时容易平心论,遇事乱心在一瞬」,平时都很容易平心论,可是跟自身一有关系时,一瞬间就乱心了,所以平时还是要不断地修心。

五点作为

再看五点作为:用点功、吃点苦、下点气、虚点心、知点机。从用功、吃苦、下气、虚心到知机,前面用点功、吃点苦是我们的修为,下点气-太极拳又称下气拳,所以要下气-当你遇事乱心时,赶快进入平立观无极,马上气沉丹田,所以练过太极拳的人处理事物应与一般人不一样,会气沉丹田,气沉丹田就会知机。这边的点不是一点点,而是一点一点累积的意思,每天依照要求一点一点累积下来,其作为才表现得出来。

至于虚点心,练拳时腹一定要松实,心则要空宽。腹是我们的地盘,松实松实才能耕耘,如果久旱不雨,地就硬梆梆的,但是如果能每天耕耘,腹就很松、很实,这样就容易种金田。内经图有所谓「铁牛耕地种金田」,铁牛代表心志坚定,如果心志不能坚定,就无法耕这块旱地,要有像铁牛一般的心志才可达到。每天气沉丹田就是种金田,金田就是气,生命的能,每天去种丹田之气,才能「家有灵苗活万年」。结的果是一粒粒金色的果实。所以炼到某些程度,会看到某些东西,那是现象,代表种的田已经慢慢产生这些东西了。要如铁牛耕地一般地下气虚心,生命能:精、气、神就会逐渐变化,这些也都会影响到思惟、理智和悟性,所以还要知点机。

知机就是要能开悟,不断对东西的了解,思想对事物就能愈来愈灵敏与透彻,事物在一开始产生的时候,就能很快地掌握机,就能得机得势。人因为掌握不住机,所以有很多困境,机会来了不知道,因此困境就出来了。有人拼了一辈子也拼不出个所以然来,那叫努力却不认真,爱拼不一定会赢,会赢却一定要拼,要认真地拼,这代表你知机,所以要认真努力,努力去认真,追求生命的真。对人、对事有诚才能得到真,人家才会明讲,否则就走错了方向,白忙一场。努就是奴,加上力,做别人的奴才是绝不会成功的,因为主人不会让你成功来赢过他。所以要先认到真,当你认识到事物的本质与真在那里时,好好地去做,当做本质的奴隶,最后就能掌握,那时才能知点机,希望这些能与大家共勉。

第三是凝聚生命的势能,身体是质能,心灵是神能,这些都要把它凝聚起来,在心里建立身能,这样才可以去转化、心神互用。如何转化运用,要先了解势的存在与变动。依照自然之势,在承受凝聚之力时,会有一个顺力与健力。顺为坤,是承受凝聚之力;健为干,是运行变化之能。先有顺力为根基,健力才能生生不息;两种力量互为其根,乾坤并建,势能才能转换自然。

地心引力是顺力,练太极拳的人一定要顺着地心引力来修炼,人的生命中70%是液体,30%是杂质,液体会顺着地心引力变动,所以我们只要强化30%的刚力。所谓极柔软然后极刚强,当我们极柔软时,身体顺着地心引力在运动,肢体要承担70%的重量,就必须相当的刚强,否则承担不住就受伤了。

这是很重要的观念,我叫它顺力,练太极拳为什么会健康,因为在修炼的时候,肢体自然就刚强起来。而且因为不是逆着顺力来练,不会动到元能,所以打完拳时全身舒畅,觉得生命充满活力。所以不同的运动理念,在运动所造成的身心感受就不同,太极拳是养气的功夫,不是耗精、气、神的功夫,所以不易衰老。人克服不了地心引力时,身体就很快衰老,太极拳的原理相当有智能,它不用克服地心引力来运动,而是顺着地心引力来运动。

此外,练太极拳就像骑马,地球就是一匹马,不要与牠对抗,如果对抗身体就必须消耗多余的力,所以要顺着马行进时的节奏感来骑。练太极拳如果有这个顺着地心引力的观念,那阴阳就能造成互用,所以太极拳是很奥妙、很有智慧的,因它把身体变成柔性的模式,而不是一种克服地心引力的训练。

可是在柔性中仍须强化刚,但是刚不是有意去强化的,它是自然形成的,所谓「极柔软然后极刚强」,当达到极柔软以后,刚强自然就出来。像人生活在困境里面,自然就刚强起来,如果生活在安逸中,就不能刚强。

势能的运转:动、入、深、显、止、代

势能凝聚之后,才能的转动。万物的演变,由简而繁、由粗而精、由微而显、由杂而醇,所以叫生命升化。转化会从简单愈来愈复杂,因它要竞争,它不复杂就消失了;由粗而精,本来构造很简单的,慢慢愈来愈精密;去芜存精,是由杂而醇的变化来分析。

生命在转化当中,生命一开始,动就开始,一个东西不动,一定会坏掉的,会随时间而转坏。所以活水就有生命,死水就没有生命。有生命以后开始化合,开始进入各种转化的状况。在大自然的变动中,有所谓大地春雷动,春雷让万物动起来,加上春风徐徐和风洗面,万物就开始化合。春风让生命有化合的可能,所以只有春雷没有春风也不行。化合之后会愈加紧密,进入某种状态之后,交集就愈稠密,愈稠密就愈深入,深入到一个程度后就开显出来,而显现于外。所以念书念到某一个阶段以后,就要去工作,要把所学显现到外面来,显现到外面来,就代表事业慢慢拓展开来,也慢慢趋于稳固。所以一个人到四、五十岁之后,事业慢慢就稳固了。这在《易经》中,是用艮卦来表示。稳固了之后,就准备要进行世代交替了。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掌握一切不变,到某个稳固阶段后就该交棒,不然就「亢龙有悔」了。交替应该在和谐的状态下完成,否则就会有革命与摧残等的麻烦。

因此人类的生命,可以从动、入、深、显、止、代一直辩证循环。太极拳也是如此循环,一开始接受运动,慢慢地会了,有了概念也会模仿了,接着了解愈深入,也愈了解变化与道理,然后就要慢慢建立自己的事业舞台,可是到一个颠峰期,就该交替了,因为太极拳不可能到你这代就停止了,所以要培养下一代来承接,如此才能生生不息。

用易经的干卦解释

天地定位,雷风相搏、山泽通气、水火不相射,如此势就蕴酿出来,人生的行为变动也是如此。

我再借用干卦来解释势能的转动。一开始要动时,「勿用」,也就是潜势,好好地学习、慢慢地努力,以储备能力。因为努力,慢慢「利见大势」,就显现出来了,之后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终日干干」,不但白天努力,连晚上都要反省,而且于能力初露时,不能得意忘形。

慢慢地要进、要退可以拿捏了,遇事就不会有阻碍,可以自有分寸、进退得宜,这是处在人极的状态。慢慢地在某个团体里面,就变成了领导者,我称之为「飞龙在天」,它还是「利见大人」,这时是从显到扬了,已攀上高峰成其大业。

再到了一个「止、艮」的状态以后,就要准备交棒传承给下一代,如果没有传承,那就到上九「亢龙有悔」,因为再往上面已经没有什么了,下面的人又不理你,所以此时就要归隐山林,挂剑藏诸名山,要居安思危,记得谦受益满招损,此时就要非常谦卑、要能道化。了解这些道理以后,会见到群龙无首,因为所有的人都是龙,这就是大同境界了。因为每个人都是精英与领导者,所以只要顺其自然,自然就达到圆满和谐的境界。
我们通常处于「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就好像太极拳开始会有很多挫折,但是如果我们能按干的道理来变动,那人生就可以安身立命。但人往往自自我的私欲太多,无法各安其位,所以没办法像星球般地均衡和谐。从宇宙运行里面可以体会这些道理,宇宙没有谁管谁,每一个星球都是首领,可是在运行当中它还是有一个均衡的力量,势能的转动我用这样来分析。

人生规划四部曲

从这个地方,我们接着来看如何归划人生。我把人生分成四步曲:0~20岁、20~40岁、40~60岁、60岁以上。
我们的成长差不多是20年,一代也大约就是20~30年之间;换句话说,必须经过一代的时间来奋斗成长,这个时期叫「潜龙勿用」。20~40岁是奋斗期,在奋斗当中生命怎样逐渐巩固。到了40~60岁,就是生命的巩固期。60岁以上是安身立命的安顿期。

最初的成长是蓄势待发,要有「归零的心」,如此学习才会很快,就像海绵一样。至于从奋斗到巩固,我称之为「为学日益」,依旧要不断地充实,追求技能知识的精与博,技能要精、知识要博,技能与知识是对外施工用的。当人技术与知识很渊博时,就是从巩固期一直到无限的这段期间,就要追求安顿内在与充实品性,要走上内在的「为道日损」的功夫了,这时身外的知识要慢慢把它损掉,道德品性则渐渐充实起来。

充实人生三帖药方

如何充实?我开了三帖药,第一帖四勿丸:勿意、勿必、勿固、勿我,这是孔子讲的,意思就是不要有私意,不要太固执、太僵化的思想。人随着年龄增长,很容易会固执的,因为没有吸收新知识,所以自我心就太强了,而无法舍已从人。

当然还要有四神汤:知足、感恩、包容、善解,此时你的心境会慢慢开朗。

第三帖是四君子粥---仁、义、礼、信,这是中国最重视的。你如何去营造,有一颗仁慈的心,去做得宜的事,这样礼、诚、信就出来了,做什么事都有规矩,这样道德涵养慢慢就会转化与成熟。

志道、据德、依仁、游艺、精技

太极的人生是一个和谐的人生,这要有内在心灵的自我期许,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艺就是礼、乐、射、育、书、术,后面我再加上一个我自己的见解:「精于技」,因为现代社会中更要精于技的,没有精粹的技能,无法在社会上存活,任何事物皆如此。

至于技、艺、道的内涵是仁与德,任何事物都要人性化的,这也是太极拳三阶九层中所要做的,这当中你要把精神与物质做一个质能互换,这是两端循环,非单向性的,生理与心灵之间如何得一个身心的安顿,就是要从上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精于技」的层次当中慢慢转换物质与精神、生理与心灵。把才情体气,还有体魄、气质,这些都转换到道德性理来。

一个人有才情体气,表示他的生魂就好,IQ比较高,这是父母遗传给他的,可是到了四、五十岁以后,才情体气会开始衰退,也就是他先天的根慢慢消失了,这时一定要从道德性理中,慢慢培养自我内在的东西出来。所以才情的发挥只在40岁以前,这是「学问生命」。

可是到40岁以后,需要巩固安顿了,这时要为道日损,这叫「生命学问」,怎样去营造单纯不复杂的心境,慢慢对事物大而化之,耳顺了,就如孔子所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要规规矩矩的,却还是能随心所欲,当我在生命去芜存精当中,我还存在一个境界,这时损的功夫愈来愈好,损到外界的干扰对你已经产生不了影响了,就能随心所欲了。太极拳能练到这个境界,就是所谓道化的功夫,这是一个追求的目标。

神形变化

我用神形变化这张图来表示。为学日益以成器,让肉体成为一个有用之身,这时从情、才欲来追求,这是无限的。当然到某一年龄后,就要往道理、心、性来追求,这也是无限的,这两个无限落到有限的肉体生命里面,人就会有缺陷,所以人不可能圆满的,因人的肉体会随时间慢慢老化,可是如果有一颗无限的心在那里,就没遗憾了,虽然不圆满,可是不遗憾。

至于形与神如何合一?这时气就很重要,太极拳很讲究理、气、心、性之间的关系,现在许多年青人只讲究成物、成才,但却不能成道,因为生命里面没有成道的氧分。我希望能够给大家这种观念,就是理、气、心、性、诚、真这样一个转化。这些在文字上较容易理会,但是在心境上如何实践,就要看实践的功夫了。所以要「见其行、明其道」,用生命去实践。

太极拳是最好的实践功夫,我说太极拳最容易走向道的境界,因为不是坐在那里想的,而是用自己的身体去实践,并且和心灵互动,就是用一个有知有觉的我,去感受那我原来仅仅是知道的东西。这当中有理与气,理、气是合一的,阴阳二气也运转着一个理。当然心的影响也很重要,心正意诚才可达到一个真。心是道场,心性要直率,就是所谓「率性之为道」,所以人练到某一个阶段以后,心性就会很直率,不会拐弯抹角。这时就要舍己从人了,在太极拳中,这是很重要的心法,能舍己从人,才有办法知己知彼。

修炼太极拳的三阶九层

太极拳最终追求的是天、地、人三极,可是太极拳运动本身也分为三极,就是技、艺、道。从技艺里面训练罡灵,共有三阶九层。太极拳不是动一动而已,如果太极拳只是一般运动,那爬爬山、跳跳舞就好了,那更快乐,练得这么累做什么?因此一定有它内在思惟与预设目标。所以从技艺开始学习,技强调的是正形气、知守一、觉变通。

正形气就是让肢体正形体与正气势,让身体与气能正,理与思想也能正。人生当中如能做到正形体,思想能正,那掌握的气就能罡,太极拳最开始的目标在训练这个东西。像站马步,结构合乎要求,那就是正形体。当肢体结构摆好了,材质才能转换、质才能变动,这时质能才能互换。太极拳一开始不教松,先教正,在内心随时要反思,是否行姿坐卧均有正,到后来就会知守一。一就是理,阴阳互用、动静互补、刚柔相济,这些都有它的道理存在,依循着这些道理来训练,才可能觉变通。

技术要训练到很灵巧,才有可能觉变通。当技艺成熟后,觉就出来了,这时太极拳是变化万端的,爱怎么变就怎么变。可是修炼太极拳不仅仅只求技术,还要走向艺的境界,就是能归纳拳的内容,也就是所谓的会类系。这个会是心神领会的意思,用心去领会,原来太极拳可以整理归纳成许多不同的类型,例如十字手系列、云手系列、摆莲系列、分脚系列等等,这些形与规范都能通彻了,拳就达到通型范的层次境界了。能够通型范才有办法神变化,内在的思想开始转化,会去应用它,这样就到达变化的拳艺的境界了。

觉已经通神会后,就到达太极拳道的层次:明道体、归道化、藏器用。因为知道太极拳的道在那里,就如庄子所云「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人与人逍遥于道的境界里面,就像鱼在大海里面游泳时不会想到会不会碰到其它的鱼。只是社会常是濡沫之境,明明已经没有水了,大家口水还吐来吐去,不管什么仁义道德。所以道家不要假仁假义,它要相忘于道术,大家在道的学习当中,才不会斤斤计较,也才能去明道。

明道体之后,慢慢变成归道化。很多人练太极拳,到老时就安顿去了,为道日损,人情世故都舍掉了,从这个境界慢慢走到藏器用、挂剑了,就是用之于社会的那些手段也销毁了,这时他才真正活在道人的境界。

所以太极拳是走这样的修行,希望大家不要把练拳当做运动,不要身体不好才来运动,因为练太极拳一定要身体好才能练,这不是很矛盾吗?一点也不矛盾,因为运动以后,身体变好了,就可练太极拳了。这个时候你就会很专注的去练太极拳,不会幻得幻失,虚心下气好好的学习。所以练太极拳在还达不到成熟的境界以前,是在强化身、心灵,强化好了才能教这些东西。

这些东西是门内修行,外面的太极拳,许多人都只停留在技术上的学习,所以练不了几年就会想练推手,因为一直把它定位在技击的功能上,技击的功能在社会已经不能用了,技击不需要用到手,技击要用脑筋的,所以你要知机,不要老是与别人推来推去,到最后得不到什么。

异想天开、投机取巧、合流共生

最后做一个结论。太极拳不是一种固执僵化的技术,它还包含了很深妙的思辨。我再举一种另类的思惟,就是平时书上教我们不要异想天开,可是我觉得我们要异想天开,因为如果没有异想天开,绝对没有创造力,所以异想天开是具备创造力的重要思惟,当想法理念与别人不一样时才有创造力,果跟别人都一样,那别人都已经走在前面了,所以有不同的思惟,自己的舞台才有办法开展。

我不但主张要异想天开,还要投机取巧。以前讲投机取巧时都是负面的意义,可是我们可以用正向的思惟来投机取巧,今天我们与人相处要投取机缘,如果不投机,那永远与别人对立,就会被孤立,「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所以投机不是小心眼与耍手段,而是要投别人的机,取别人的巧与智慧。社会是一个大洪流,如能投进这个洪流的机缘,代表EQ是很好的,才有办法取到人家的智慧,取人家成功的地方。

所以我们要异想天开、要投机取巧,此外,还要合流共生。在这社会中一定要合流,不可能遗世独立,因为这社会是一个大的磁场场域,在这个场域中如果能合得来,在共生中才有办法和谐。而且在合流共生当中,还要合流共震,在这合流共生当中,有很多的缘是与我相合的,而且我也能展现自我独特的一面,大家合缘共震,互相把对方好的缘留下、坏的缘去掉,从缘的互动里面,所取到的好东西,就是真、善。

如果能异想天开、投机取巧、合流共生、合流共震,从真、善中去充实,生命就能营造美的东西出来。美是一个非常好的意境,是一种真、善充实内在时所显现出来的气质。

践之以恒

太极拳是要去实践以后,才能得到真功夫。唯有透过实践,接地之力、通天之气才有办法透下与展现出来。不仅是借他之力,因为借力跟天地还是离开,没有合一,要能接地力才能透下去,那通天之气的势能才能发挥出来,内在的真、善、美才有办法达到一个圆满的归宿。到了归道化、藏器用,再慢慢收敛起来,交给下一代继续的运转,太极拳就是在营造这个东西。

希望练拳的人有这种心境,不管练得好与不好,有这种观念就会无怨无悔,就不会烦躁。在修炼的过程中,有时候可能会泄气,但不要放弃,因为泄了气可以再生,但是放弃就没有了。希望大家对事物的看法也是如此,或许泄气了但不要放弃,如此还有可能展现另一种新的面貌出来,这样圆满和谐的太极人生才会存在。

太极的人生是一个实践功夫,它不是听听就算了,那没意义,只是增加苦恼而已,如听了之后能去实践,那么菩提心就会出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