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白身世死亡之谜

 钟离绝遐之方可 2016-03-30


 李白身世死亡之谜 


 摘要:   唐代大诗人李白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流芳百世的诗篇。然而,这位大诗人的身世到底怎样,至今还是一个尚未解开的谜。
李白出道之谜
唐朝长安元年,也就是武则天执政后期的公元701年,李白出生于安西都护府的碎叶城碎叶在当时的安西四镇最西端,是西突厥的活动地区。李白的先祖李暠,在河西地区的西端建立西凉政权,精力两代之后,为禄水胡人沮渠蒙逊建立的北凉政权取代,李白的远祖远迁中亚,到了他的父辈,又携家回蜀定居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可取翻阅向达的《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周勋初的《李白的晋代情节》和《宋书·氐胡列传》即可明了之。)也就是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境内。五岁那年,他随家人迁居到四川省江油县定居。从此,一位冠绝中国诗坛的千古奇才从这里走出,逐渐被世人了解与熟悉。李白的诗飘逸隽永,气势豪迈,堪称盛唐气象的杰出代表。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诗坛奇才,在政治上却失意重重。人们不禁要问:如此出色的天才诗人,有着极高的政治抱负,又生活在政治相对比较开明的唐朝初年,大诗人李白怎么会在政治上没有任何收获呢?李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家境富裕、接受了良好教育的李白自幼便显示出了在诗文创作上的超凡才华,在当时,李白的诗才就受到人们的普遍赞誉与追捧。而时至今日,李白流传至今的九百多首诗文中,有很多已经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李白也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被称为“诗圣”的杜甫并称唐代文学的“双子星座”。
         当然,后世的人喜爱李白,也不仅仅是因为他奇绝无双的诗才与奔放张扬的性格,而在很大程度上则是因为他的政治失意带给后人的反思与遐想。那么,名满天下的诗坛奇才为什么在政治上失意重重?李白在政治上难道真是一个悲剧吗?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选拔与录用人才的最重要制度,它诞生于隋朝,规范于唐朝,鼎盛于明朝,终结于清朝。
   而李白生活的唐朝初年,正是科举制度蓬勃发展的上升期。社会上大批出身于寒门的知识分子,正是通过科举考试而“鲤鱼跳龙门”,走向仕途。可是才华横溢的李白却偏偏不走科举,他为什么这样与众不同?李白的所谓跨越式的发展道路到底会给他的命运带来什么改变呢? 
       李白就是李白,他总是显得那样与众不同、挥洒自如。这当然与他桀骜不驯的性格有关,也与他远大的志向有关,还与他无人可比的文学才华有关。但是,更重要的是,与他心中的政治神话有关。这个政治神话是,李白认为,自己不仅是一个超一流的天才诗人,而且是一位超一流的大政治家。所以,李白他的一切行为举止,都是为了实现他的政治神话。公元742年,游历多年的李白终于迎来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实现政治神话的机会,他的梦想似乎就要变成现实了。那么,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机会呢? 

李白翰林之谜 

   唐玄宗天宝元年,也就是公元742年,充满政治渴望的李白迎来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机会。这一年,四十二岁的李白接到了唐玄宗的诏书,来到了他日思暮想的都城长安自以为是超一流政治家的李白认为,这回真的是要大展宏图了,唐玄宗这位明君,就要把他留在身边,请教他如何治理天下,如何使天下太平。事实真的会像李白想像的那样吗?唐玄宗会如何对待这位不同一般的大诗人呢? 
   
以诗人的身份昂首挺胸走进皇宫,成为皇帝的嘉宾,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是惟一的一个。他能受到这样的礼遇,也算是皇恩浩荡了。李白与唐玄宗,一个是名满天下、个性张扬的诗坛奇才,一个是九五之尊、开创盛世的当今皇帝,他们会有怎样不同寻常的会面?李白会受到唐玄宗的特别招待吗?而在长安,生性喜欢交友、擅长交友的李白又会与哪些人交好呢? 
   名满天下的大诗人
李白走进长安,受到了唐玄宗超乎规格的特殊接待,而李白也把这次会面当做实现自己治国安邦理想的机会,当做一次大展宏图的机会。随后,李白被唐玄宗任命为翰林待诏,在宫廷中的翰林院供职,展现在李白面前的似乎是一条通往政治辉煌的光明大道。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李白究竟在翰林院做了些什么?翰林待诏这个职位是否能让李白一试身手呢?
   
既然李白担任的只是陪皇帝玩乐的翰林待诏,而不是具有重要政治责任的翰林学士,每日忙碌的都是自己不想做、也不屑做的事情,生性狂放、桀骜不驯的李白会甘心吗?广招天下贤才的唐玄宗为什么就不给文才盖世的李白一次实现政治理想与抱负的机会呢? 
 


                 李白遭谗之谜 
   李白的一生在诗歌上是一个辉煌的顶点,然而在仕途上,却让李白痛苦万分,他62年的人生是一幕离奇的悲剧。一心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李白,在长安并没有得到唐玄宗的重视,一直处在以诗文侍奉皇帝的御用文人尴尬地位。怀才不遇的李白在长安待了一年多,就离开了。然而在李白离开长安之后,给后人留下了很多猜测和疑问,让喜欢李白的人们久久不能释怀,李白为什么要离开长安?曾经开创开元盛世的唐玄宗为什么没有重用李白呢?到底是谁向唐玄宗进了李白的谗言?  

    我们先来看看高力士有没有可能呢?高力士,原本名冯元一,是中国唐代著名的宦官之一。他幼年时入宫,由一个名叫高延福的宦官收为养子,所以改名高力士。由于曾帮助唐玄宗平定韦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乱,深得唐玄宗的宠信。在唐玄宗统治期间,他的地位达到顶点。在皇宫里,高力士拥有特殊的地位,就连李林甫和杨国忠也都争相巴结高力士。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物,蔑视权贵、桀骜不驯的李白见到他之后,会有什么举动呢?高力士,这样一个和皇帝关系非常的人,会对李白进什么谗言呢?民间盛传的力士脱靴是否真的发生在他身上呢? 
    那么与皇帝关系很近的杨玉环是不是也有可能呢?杨玉环是中国历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本是唐玄宗的第十八儿子寿王李瑁的王妃。公元737年,因唐玄宗宠爱的武惠妃病死,后宫数千宫女,没有一个能使玄宗满意。高力士为了讨唐玄宗的欢心,便向唐玄宗推荐了寿王妃杨玉环。杨玉环懂音律,也很聪明,还擅长歌舞,很得唐玄宗的欢心。公元745年,唐玄宗让杨玉环自己请求进宫做女官,住进南宫,又赐号太真。为了安慰儿子寿王,唐玄宗又给他娶了个妃子作为补偿。 “父夺子妻”,成为唐朝宫闱的一大怪闻。杨玉环入宫后,深得唐玄宗宠信,也极有可能成为为李白进谗言的又一人选。民间就有李白做诗讽刺杨玉环的传言,这是不是也成为李白遭谗的又一把柄呢? 
    李林甫是唐玄宗时期著名的奸相。李林甫擅长音律,会机变,善钻营,是一个口蜜腹剑的阴险之人。他的政治权术已经耍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不仅一般人为之心惊,即便老奸巨猾者也望而生畏。 生性狂傲的李白,在李林甫面前无疑也会成为他进谗言的对象,事实果真如此吗? 

              

李白参军之谜 

    公元742年,李白终于等到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他受到了唐玄宗的接见,但是唐玄宗并没有重用他。在长安一年多的时间里,李白只是担当了一个宫廷诗人的角色,最后以“赐金放还”结束了他的长安生活,而离开长安后的李白又该如何实现他“欲济苍生”的远大志向呢?他的人生轨迹究竟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在公元744年即天宝三年,李白怀着失意的痛苦离开了长安,他浪漫的政治理想遭到了致命的打击,此时的李白只好选择了漫游,就在他的这次漫游中,李白结识了两位重要的朋友,这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在政治上遭受打击的李白,看似在漫游期间有所解脱,但是他的内心还是非常痛苦。随后不久的一件事就反映了李白内心的矛盾,在离开梁宋后,李白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道士,这是他个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那么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而与此同时,安史之乱爆发了,安史之乱的发起者安禄山,出身于营州柳城也就是现在的辽宁朝阳,他因为残酷地镇压契丹人,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先后出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的野心极大,他多次到长安,在宫廷和官场活动中,对唐政府的腐败、虚弱情况了解得很清楚,起了灭唐的谋反之心。安禄山的同伙史思明,也是胡人出身。他到长安奏事,博得了唐玄宗的喜欢,赐名为思明。在安禄山叛乱以前,史思明官至平卢兵马使。在经过长达十年的准备后,安禄山认为已具备了灭唐的力量,公元755年即天宝十四年冬,安禄山以奉密旨讨伐奸臣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率平卢、范阳、河东三镇兵十五万人,南下攻唐。唐玄宗因为没有想到安禄山会叛乱,所以在军事上毫无准备。当叛乱的战鼓惊破唐宫时,他才匆忙布置防御。此时的大唐王朝危机四伏,到处弥漫着战火的硝烟。而怀有安邦治国之志的李白,再一次燃起他内心埋藏已久的愿望,希望此刻能向皇帝献上自己的灭胡之计,拯救这个危亡的局面,于是李白开始向长安进发了。

 

李白身世之谜

    许多学者在李白出生地问题上意见不一。有的认为是陇西成纪,有的认为是蜀,有的则认为是山东。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定李白生于碎叶碎叶在当时的安西四镇最西端,是西突厥的活动地区。李白的先祖李暠,在河西地区的西端建立西凉政权,精力两代之后,为禄水胡人沮渠蒙逊建立的北凉政权取代,李白的远祖远迁中亚,到了他的父辈,又携家回蜀定居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可取翻阅向达的《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周勋初的《李白的晋代情节》和《宋书·氐胡列传》即可明了之。),现在教科书中就采用此说。

  从史料来看,李白本人对于他自己的身世历来含糊其辞,推诿回避。于是有人考证说李白是汉将李陵的后代。李陵兵败投降,这是极不光彩的事,所以李白才不愿说出有关自己出身的真实情况。但是李白在《赠张相镐》一诗中,却自称是陇西汉将李光之后,凉武昭王的九世孙。隋末时,首先世因故迁往西域,故隐易姓名。谁是谁非,目前尚无定论。

  关于李白的身世,台湾学者罗香林有一种颇为新颖的说法。他认为,玄武门之变,太子李建成兵败身亡,他的妃子便把其独子托付给她的一名亲信宫女,跟随西域商人的队伍到了西域。因此是否可以这样推下去:之后,宫女很可能同保护妇孺二人的建成的另一亲信结为夫妇,同心抚养这个孤儿,待他长大,晓以家世,只好娶本地女子为妻,并学习番文。那么,这个孩子就极可能是李白的高祖或曾祖了。等传到李白这一代,他的父亲思国心切,便迁往川西边境,此时的李白已是雄才英发,故到中原寻根便成了可行之事。

  相传李白有一首词叫作《忆秦娥》,台湾另一学者褚问鹃据罗香林的推论进一步得出《忆秦娥》并非伪作的结论。因为古代称西陲为秦,而李白是陇西人,正是秦地。按照当时风俗,李白25岁人中原,不可能尚未婚娶。这样,他的怀人伤别,作词寄情就是人之常情了。这个说法同时也为罗香林之说提供了一个参考依据。

  大诗人李白作为我们的骄傲,基人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但对于他的身世之谜,人们尚未考证确切.


                   诗仙李白的死亡之谜

     唐朝是一个诗人辈出的朝代,也是一个历代诗人心向往之的朝代,更是一个诗人非正常死亡最多的朝代。如“七绝圣手”王昌龄被人杀死,刘希夷被人用土囊压死,而“初唐四杰”中的王勃坠海受惊而死,卢照邻因不愿受疾病的折磨投水而死,骆宾王则下落不明,有被杀、自杀和逃匿不知所终等诸多传说。只有杨炯死于官,还算死得其所,等等,不一而足。当然,诗仙李白之死也是其中的一个。
   李白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众所周知,李白的祖籍在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他诞生在中亚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国碑城)。五岁时随父亲迁居绵州的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青莲乡。但是《旧唐书》说他是山东人,就有点让人费解。他自称“五岁诵六甲(道家典籍),十岁观百家(诸子百家)”,“十五好剑术”,二十五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上安州裴长史书》),虽未免有自夸之嫌,但足以证明他从小就受过正规的教育;从他留下的一些不朽的诗篇,也可以佐证他曾游遍祖国的名山大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经历,为李白日后妙笔生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他开创一代浪漫主义的诗风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后来李白寓居安陆达十年之久,并成为安陆的女婿。此后十年间,他又北上太原,西入长安,东至鲁郡,结识了不少名流,写下不少诗文。传闻初至长安时,
贺知章一见,惊叹为“谪仙人”,称其诗可“泣鬼神”,因而誉满京师。
   李白的一生,也是坎坷的一生。始于隋朝的科举制度发展到唐朝,已经相当完善了。想“优而则仕”的士子,几乎都得通过科举以博取功名。封建统治者也通过此种途径,网罗了一大批人才。但李白走的则是“终南捷径”。由于唐代
李氏天子尊老子李耳为祖先,使得道教在唐代盛极一时。于是,一些追名逐利之徒,纷纷入居名山,扮成道士或隐士,等着当朝天子诏见。我们可以通过终南捷径典故的来历窥见一斑。据《新唐书·卢藏用传》载,卢藏用想做官,就假装为隐士,住在京城附近的终南山里,希望被皇帝征召。后来果然被召去做了官。同时代的司马承祯也曾用同样的方法取得官位。一次,卢藏用指着终南山对司马承祯说:“此中大有佳处!”承祯回答说:“依我看来,不过是仕宦之捷径耳!”《旧唐书》说,李白“天宝初,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隐于剡中。既而玄宗诏筠赴京师,筠荐之于朝,遣使召之,与筠俱待诏翰林。”也有人说,天宝元年(742年)由于玉真公主的荐举,李白才被召入京,供奉翰林。但是不管是谁举荐的,都是因为道教的缘故,而不因为他的诗才,这对李白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名的悲哀;对世道而言,则是一种莫大的嘲讽。只是当时的李白已无暇顾及这些,激动之情依旧溢于言表,“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自以为从此可以一展“辅弼天下” 的弘愿。其实,李白因为道教而进入宫廷,也实属无奈之举。因为他在“酒隐安陆,蹉跎十年”期间,曾给当时以识拔后进而闻名的韩朝宗写过一封请求引荐的信,这就是有名的《与韩荆州书》。因为韩朝宗曾任荆州长史,故人称韩荆州。为了能得到韩的引荐,孤傲的李白甚至不惜吹捧,说什么“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之类肉麻的话。但是不知何故,结果心愿未遂。以至等到得以被人举荐时,李白已是四十有二,诗酒年华也流走了三分之二。
   但是唐代设翰林院,不过是养一批能做文章、懂经学、擅书法和会下棋的人以至卜祝、僧道之流,等待皇帝随时召唤,李白不过是其中的一名普通的待诏翰林罢了。只不过凭着“斗酒诗百篇”的诗才,依旧受到特殊礼遇,经常得到唐玄宗
李隆基的诏见。但此时的李隆基已不是“开元盛世”时的李隆基,一个杨贵妃早就让他神魂颠倒,长期不理朝政,大权早已旁落于杨国忠与高力士之流之手。李隆基诏见他,不外乎写写歌功颂德的应景文章和怜香惜玉的艳词,如“云想衣裳花想容”就是其中一例。
   而此时的李白也是郁郁不得志,自认为是“倡优同畜”,“辅弼天下”的弘愿早已化为泡影。于是,他不再安于充当侍臣,整日与长安的文朋诗友在酒肆呼酒买醉,这其中就有四明狂客贺知章。由于不愿催眉折腰侍奉权贵,加上受到同僚中人的谗毁,仅在宫廷里待了不到两年,便被“赐金放还”。促使他离开宫廷的一个直接原因则是,“尝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靴”等放肆之举。后人又演绎成另一种传奇。说某国前来下战书挑衅,而且偌大唐朝只有李白一人识得该国文字(因为他出生在碎叶城,自幼精通外语)。于是他耍足了威风,玩够了味,让杨国忠给他戴帽,高力士为他穿靴,并由杨贵妃为他磨墨。结果,李白下笔千言,一挥而就,言词尽显大唐威严,导致该国从此俯首称臣,不敢造次。不言而喻,这是一些好事者为了突出李白非凡的能耐,而作的善意杜撰,只能姑妄读之。其实,李白做出让皇帝的宠臣脱靴的放肆之举,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李白虽然整天侍奉在皇帝老儿身边,但依旧不过是一个身不由己的“御用文人”,而
杨氏兄妹的飞扬跋扈,以高力士为首的宦官专权,等等,诸多官场黑暗,让“不得开心颜”的他早就想一走了之。于是文人那种自视清高的德性也就日益暴露无遗,为了自己一时的得意,不惜作忘形之举。
   离开长安后,李白“浪迹江湖,终日沉饮”,足迹遍及梁宋、齐鲁、幽冀,并多次往返于东越、金陵、宣城。安史之乱后,他本想隐居庐山,却被永王李璘邀请参加了幕府。至德二年(757年),李璘违背肃宗的命令东巡,被肃宗击败。李白因此受牵连坐罪,被流放夜郎,行至巫山遇赦得还。我们现在可以假设,如果李白不接受李璘的邀请,他一定会有一个比较好的结局,至少可以寿终正寝的。李白接受李璘的邀请,足以证明其时他“辅弼天下”的弘愿还没有完全泯灭,以致归为永王幕下后,还抱有“为君谈笑静胡沙”的幻想。更为可叹的是,当李璘公然与肃宗对着干的时候,李白作为幕僚,居然还没有看清他的真实嘴脸,糊里糊涂地上了他的贼船,落得个让后人哀之的结局,实为可叹。
   李白之死,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总体可以概括为三种死法:其一是醉死,其二是病死,其三是溺死。第一种死法见诸《旧唐书》,说李白“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应该比较可信。第二种死法亦见诸其他正史或专家学者的考证之说,不能偏信。说当
李光弼东镇临淮时,李白不顾61岁的高龄,闻讯前往请缨杀敌,希望在垂暮之年,为挽救国家危亡尽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于当涂县令、唐代最有名的篆书家李阳冰处。而第三种死法则多见诸民间传说,极富浪漫色彩,与诗人性格非常吻合。可信可不信。说李白在当涂的江上饮酒,因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但是不管哪一种死法,都因参与永王李璘谋反作乱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李白流放夜郎,遇赦得还后不久,就结束了他传奇而坎坷的一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纵观李白的三种死法,笔者比较相信《旧唐书》之说。理由有三:其一是因为它是后人修的正史,如果说他“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而且“出师未捷身先死”,它不可能不记载的。其二是因为李白一生嗜酒如命,放言“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年老力衰,因饮酒过度而亡,让人可以理解并接受。其三之所以死于安徽的宣城,而不是当涂,是因为李白一生对宣城情有独钟,他的诗中多次提及。而他对宣城的偏爱,只是因为他仰慕有加的谢眺曾在此为官。
   总而言之,我们有理由相信“白也诗无敌”,但是李白只适合做一个纯粹的诗人,而不是翻云覆雨的政治家。因为诗人狂放不羁、恃才傲物的秉性根本不适合在尔虞我诈、欺上瞒下的官场混。历览前贤国与家,文人只要涉足官场,似乎注定没有好果子吃。他们中的一些人虽然能通过科举考试,捞得一官半职,但是那官常常做得卑微,做得窝囊。陶潜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就是明证。偶有位居显要的,只是此时的文人已不再是文人,经过官场的摸打滚爬,早已脱胎换骨成一个地地道道的官员。
江淹为什么会才尽,不是因为传说中有人收回了他生花的妙笔,而是违背了“穷而后工”的定律。李白一生既想在官场上实现“辅弼天下”的弘愿,又不愿改变自己狂放不羁的性格,结果也只能借诗抒怀,“痛饮狂歌空度日”,用酒麻醉自己的灵魂,了此一生。正如小他十一岁的好友杜甫所言,纵使能赢得“千秋万岁名”,那也不过是“寂寞身后事”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