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掉的苹果那么多,你却仍不懂它

 真友书屋 2016-03-30




吃过那么多苹果的你,真的了解它们吗?其实,我们常吃的几种苹果,都来自国外,培育成熟后,才被引进国内种植。不同种类的苹果,最佳食用方法也都不同。今天,食帖君就来系统地说说苹果,希望你的每一颗苹果,都能被妥妥地吃掉。



Contents

苹果家族都有谁?

② 关于苹果的5个关键词

2道快手苹果食谱





01

苹果家族都有谁?


- 1 -

富士苹果




姓名:富士苹果

英文名:Fuji

身世:生于1962年 日本

内心特质:高甜度 + 生熟皆可


由日本研究人员将2种美国苹果杂交后产生的“日本苹果”,果实较大、甜度高、在烹饪中易呈糊状,方便制作。唯一缺点可能是果皮比较厚。


推荐食用方法:烹饪、直接食用。


- 2 -

蛇果




姓名:蛇果

英文名:Red Delicious

身世:生于1880年 美国

内心特质:漂亮果皮 + 黄白色果肉


在美国种植面积最广的苹果,目前拥有50余个品种,它的果实比一般苹果大许多,果皮颜色也更鲜亮,维生素C含量也比其他品种高许多,并具有一定药用价值。


推荐食用方法:烹饪、尤其推荐制作沙拉。


- 3 -

嘎啦苹果




姓名:嘎啦苹果

英文名:Gala

身世:生于1939年 新西兰

内心特质:迷你 + 甜脆 


有人说,嘎啦是最适宜生食的苹果,有些品种还具有香草味道。它的果实相对小颗、口感脆、甜度高。


推荐食用方法:烘焙、烹饪、直接食用。


- 4 -

黄元帅




姓名:黄元帅

英文名:Golden Delicious

身世:出生时间不详 澳大利亚

内心特质:金黄外表 + 抗氧体质


少数拥有黄色果皮的苹果,中等个头,果肉绵软,不易氧化,特别适合制作凉拌菜式。


推荐食用方法:烘焙、烹饪。


- 5 -

青苹果




姓名:青苹果

英文名:Granny Smith

身世:生于1868年 澳大利亚

内心特质:较硬肉质 + 派挞搭档


这种由种植者名字命名的苹果,最初因为其青绿色的外表,并不被看好。它个头中等,果肉质地较硬,不适合直接食用,多用于派与挞类食物的制作,可以在这类食物中保留苹果的香气。


游戏公司还推出了同名游戏(不知道是不是受种植故事的启发)




推荐食用方法:烹饪(特别是辣味食物)、烘焙。


- 6 -

蜜脆苹果




姓名:蜜脆

英文名:Honey Crisp

身世:生于1974年 美国

内心特质:乳白色果肉 + 轻薄果皮 + 甜脆多汁


蜜脆苹果,由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将2种优质苹果杂交而成,2001年引入中国。它果香浓郁、个头偏大、口感甜脆多汁、耐储藏,冷藏后可储存6-7个月,且味道会更佳。


推荐食用方法:烘焙、直接食用。





02

关于苹果的5个关键词




1棵苹果树从种植到第1次结果需要4-5年时间。

每棵成年苹果树,可以产约0.5吨苹果。

每加仑苹果酒需要使用36个苹果酿造。

曾有人采集到约有3斤重的苹果。

苹果与玫瑰同属于蔷薇科植物。





03

2道快手苹果食谱


- 1 -

Apple Sangria

苹果汽酒




- 食材 -

蜜脆苹果 (切块)…… 2个

橙子(切薄片) …… 1个

肉桂棒…… 3根

红酒…… 750ml

苹果酒 …… 430ml

白兰地 …… 15ml

橙汁 …… 6ml

柠檬…… 1个

苏打水 …… 适量


- 做法 -

① 将肉桂棒、苹果、橙子放入大杯中,加入余下原料,混合均匀。

② 将混合好的液体放入冰箱中冷藏6-24小时,根据个人喜好加入蜂蜜调味即可。




- 2 -

Apple Pie

真正的“苹果”派




- 食材 -

青苹果 …… 5个

6寸派皮 …… 1个

玉米淀粉 …… 10g

肉桂粉…… 12g

温水…… 15ml

砂糖 …… 80g

香草精 …… 5ml

鸡蛋 …… 1个

牛奶…… 10ml


- 做法 -

① 肉桂粉、玉米淀粉、温水在碗中混合均匀,待用。

② 取1个苹果,去皮切小块,入锅,加入混合液和糖,小火煮至粘稠后,倒入香草精,室温静置。

③ 派皮切成条状,根据苹果大小调整宽度,注意派皮要始终保持低温状态。

④ 余下苹果切掉顶部,用勺子挖出适量果肉。




⑤ 填入苹果馅料后,用派皮封口,切掉多余派皮后,在顶部刷蛋液,撒少量肉桂粉。




⑥ 入烤箱,200℃烤30分钟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