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我对整个通信行业的看法(深度好文)!

 alvint2018 2016-03-30



我参加工作已经第四年了,设备商工作。时不时的来论坛里面看各路大神发帖,自己从没有发表过,直到今天,发现自己连下载文件的权限都没有,才恍然自己在论坛还是一个游客。好吧,既然这样,那我就简单的说说我对目前的行业的看法。包括一切夸大的猜想和决策,很多事情,我也不明就里,提出疑问,希望不要被喷就好,随便聊聊。


其实在说这些事情之前,很多迹象已经足够看到目前的一个结果。

第一个故事:三分归一统
大神发帖,三大运营商的财报。国内喜欢用三足鼎立来形容三大运营商,诸侯逐鹿中原,三分天下,可曾想过三分归一统呢?从移动早先发展4G的时候,工信部发放FDD的牌照还有半年之久。所以移动得以TDD来引导LTE 的发展方向,移动早先动手4G 其实也是国家的一个战略目标?在国外FDD的布局远大于TDD。如果不是工信部这么干,是个傻子都知道布局4G 的意义,工信部完全可以早点发放FDD的牌照。这么一来,移动便依靠早发牌照,从高纬度降费升流量,对另外两个运营商进行打击,从财报的用户数流失来看,联通已经负增长,很显然,早点动手的移动对联通的用户产生了虹吸效应。去年,听说联通和电信连吴抗曹,再看看净利润,移动是联通的十倍。怎么连吴抗曹,三大运营商在4G上的战略已经打破了三足鼎立平衡。联通凭借固网宽带的业务,也都被蚕食。这不禁让人想到,是怎么样的管理和战略决策让大企业变得如此没有战斗力。

我们看三国,其实并不知道在三国时期,是中国人口损失最大的时期,可以超过十四年抗战,和三反五反大跃进。在此之后的数百年,整个大地的经济都在一个低谷期。三大运营商布局,打价格战,最后只能导致以运营商为出口的设备商,规划院,研究院,常年累月的积攒疲惫。而上游的IT,互联网+,大数据,利润爆发。说道设备制造商之间,本来就红海一片的管道工中兴,还要免费服务,连安装民工和运输大队长的利润都想抢。这个孩子肯定是饿坏了,因为国外市场,他根本就是个弃儿。哪里没有地方保护主义,你要是这么拼,谁敢跟你玩。最近我在看一本书《下一个倒下的是华为吗》,里面提到任正非说,任正非提到说,我们为什么要树立那么多敌人呢?我们过去二十年是树敌太多,后面我们要和大家合作,让大家合作共赢。

运营商作为通信行业的资金的入口,垄断地位还要搞价格战,是不是太失败了。为什么不向上游夺取利润???要盘活整个通信行业,运营商改革是第一步。合作共赢,股市里有一个说法,叫不求利润最大化,但求收益稳定性。如果把对手真的干掉了,真的是好事情吗?下岗,失业,然后你自己发展,须知,任何一个企业在发展到某一阶段之后,都会面临全盛向下的递减。国家经济目标前几年GDP13,现在6.5,逐年递减,不够,就得想办法,这都是避免硬着陆带来的震痛。你移动现在是上升期,等你全省之后,你怎么办呢?而且,被颠覆一直存在,蚂蚁干大象在现在科技爆炸时期,屡见不鲜。三国最终还不是被晋国给灭了。

第二个故事:三分天下
轮到移动玩TDD,那时候,普天,烽火,新邮,大唐,阿朗也还玩LTE,但是LTE一直在演进。发生在设备上的故事,差不多是人才之战。国内走份额竞标,还都不是给面子,不让你死掉?面子份额一般5%左右。移动竞标,那诺西给价两万多,怎么没拿下所有订单呢?国内小公司四万多,还没技术保障,干嘛就还能四万多买呢。在国内玩竞标,首先,得有背景,第二才是技术。

小公司可以OEM26和28的产品。我刚来北京是12年,那时候公司在做release8,工资是5000+。几年以后的今年,华为的毕业生可以给到10K+。人工成本为什么上升了?因为华为用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管理模式,华为不为股东赚钱,也不为国家赚钱,自然钱都可以自己分了。业界统一的结论就是,要是想赚钱,就去华为吧。我同一班,进入华为的就有8个同学。

我是通过几本书来研究华为的,了解任正非的哲学思想来治理公司的理念。其实,这些都是虚的。我认为任先生是一个理性实业家,有用即真理。这样的性格,是绝大多数成功的企业家具备的性格,倒没什么。不过,他的思想形成的华为团队给这个行业造成了极大的发展压力。12年我毕业,那一年华为社招30K+年轻人才。普遍24—30的人才大量流向了华为,我们再看看世界格局和大事件。诺基亚被苹果干掉了,手机缺口没补上,大量的中国普通用户每年数目都在递增。4G要中国搭建,第一个订单200亿。云计算的概念技术已经形成。对于华为是一个十分有利的发展期。而华为也确确实实抓住了这个机遇,就像股市里的看多一样,满仓进入,需要承担风险。他有风险吗?比起所有的公司,他是最没有风险的。华为人是给自己干活。不会像诺基亚一样,一着不慎,股东撤股,一下子爬不起来。

诺基亚的转型,从股票上可以看出,在10年,还是诺基亚的全盛时期,我记得08年上大学,同学非要推荐我一款诺基亚N5000?我到市场上买的时候,服务员说已经下线两个月了。随后,乔布斯用自己的产品干掉了诺基亚,我在太原那会,安装联通的3G基站,有一个朋友拿着iphone4,我天哪,太漂亮了。从此,我便是果粉一枚,我在13年花了三个月的设备商发的薪水,买了人家一个苹果手机。14年,诺基亚回收了西门子的股份,成立诺基亚三个部门。将无线业务,作为发展的目标。在我看来,自上而下的改革从这一年一直就没有停止过。今年1月回收阿朗,很多人都觉得外企在抱团取暖。说实话,不要高兴的太早了。诺基亚的高新技术部门,凭借打官司,几十个人都可以年赚几十亿的收入,何况合并的是一个曾经贝尔实验室出过11个诺贝尔奖的技术积累。作为一个部门而言,他是相当厉害的。任正非对销售部经理说,当你把专利费用那一部分也去掉的时候,再来得意吧。国人其实还在努力克服,但是,国际规则就是这样,专利爆发期窗口收窄。对于无线事业部门,诺基亚也具有世界各地的市场。阿朗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也非常多。美国市场拒绝华为中兴,中兴整个在国外受排挤,其实,说到底,发展没有达到一个内部强韧,承受风险能力偏低。
     
大神分享的联通的采购订单,上面显然很多厂家都已经消失,我看待这个事情的维度就是,技术是一直在演进的,你失去了人才,你也就失去了技术力量。华为,诺基亚+上海贝尔(其实是一家),爱立信,中兴。中兴占比比较大,凭借什么取得这样的优势呢?第一,我们说了,背景第一。三分天下,在目前中国看来,其实是国企,民企,外企。在世界格局来看,没有中兴。中兴必须要在国内打开局面,站着坑再说,通过技术升级获取长线利润。除此之外,中兴还玩P2P?从中兴的财报上,大家都不认同,包括中兴员工。。。哎,看空的一个发展局面,既没有形成产业链,也没有形成上下突破,只能吃老本。

爱立信在过去的几年里,大大小小也收购了一批小公司,包括以前的很多传统技术,兼并带来的市场格局就是画圈。在华为都进军笔记本市场的时候,而中兴做了什么呢?也许中兴看中了印度市场吧。不过,诺基亚的总裁安排印度人,从战略上我觉得,也是有他的竞争化优势的,何况,一旦6月诺基亚回归手机市场,势必东山再起,给红海一片的手机市场加一把火。手机市场,每人每年一个手机。而和富士康直接合作,最大化降低成本,也是很可怕的。从之前消失的公司来看,未来几年内,中兴如果得不到全面生华,即使凭借国有背景,也很难逃脱技术落后被替换的命运。因为他根本不是华为,这个军队化组织的对手。我要是给中兴出主意,我觉得P2P还是不要玩了,去内部配置创新研发团队,独立薪资体系,管理轮流换岗,最大化激活个人的创造力和个性。怎么瞅一圈,就你没有个性呢?人家有的科技以人为本,有的发挥狼性,你好歹有个文化能够让人笑谈的东西啊。

当然后续的变化,说不定又是连吴抗曹等等,谁也说不好。。。不过技术合作才能节约成本,加强产品性能,作为产品有个公司做L1一个公司做L2,另外一个做L3不很好吗????大家都模块化。
      
第三个故事:逐鹿中原
迎接3G的手机销售量的崛起。当年吴鹰凭借小灵通横扫中华大地的时候,后面的枭雄们还都在低着头研究蜂窝技术呢。当时的手机行业,显然是一片蓝海,到现在,小米这个没什么科技含量的公司居然凭借互联网销售模式打造了商业神话。试问问,有多少专利是小米的。也正是因为技术专利的问题,国家保护你,到了印度,直接把你和谐掉。小米手机跑分跑不过华为是不争的事实,如果华为加上品味,你怎么干的过呢。华为手机是面对各个对手开战,挤死了摩托,拖死了索尼,现在还在上升期。对付小米的就是荣耀,大小设计都差不多,还比你更新版本快。作为一个老板姓,我选择便宜的。当然小米已经形成了产业系列,网络销售。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未来的某一天小米手机将消失。

印象中罗永浩举起锤子砸烂了西门子冰箱,所以他开了公司叫锤子。英文里还加了一个日本的san,表达对日本投资人的热情。他说自己做手机有目标人群,就是十分爱挑毛病的那些人,朋友一圈清华北大出来的,都喜欢用锤子。拿到风投的锤子,搬家到了望京北,在各路诸侯夹击中的锤子,却走得很小心,很用心,就像股市里的长线投资者,等待着别人的灭亡带来的契机。不论是以前作家,还是做空调的,做中央节目主持人的,也都跳出来,想要分这个蛋糕。你说吧,高端市场,苹果独霸一方,人家代表一个阵营。三星一直在缩量,挤进来一个华为。中端市场更是硝烟弥漫,除了以上的能够阶梯作战的公司,还有一些之前的老品牌的残党。当然也有新生势力如锤子,小米,魅族,魅蓝,乐视。低端市场被酷派压榨的没有利润空间,一个4G手机400元?赔钱卖手机,就是要对手卖不下去。这样的田忌赛马的理论,只会让市场发育不良。

未来当然还是逃不开三分天下的命运,高端市场,终端市场,低端市场。一旦苹果进入终端市场,大家一块玩完。贵族就是贵族,怎么可以跟小孩子过家家呢,虽然我有利润,我利润非常大,但是我就是需要这个利润空间。除了养活我们自己,还得养活你们政府呢。

我最早用的手机是AUX,山寨机横行的时候,找工作去这种公司是绝对能学到东西的。随后几年,国家开始剿灭山寨机,所以对于国家而言,消除新生事物的不良隐患,永远是慢半拍,就像针对P2P进行清洗一样,当然市场自己也会血洗,资本市场永远是屠杀的局面。

为了提升自己的逼格,苹果6S比之前新产品要贵1000块钱,试试看,iphone6要是降低到4000,iphone5s降低到2500,带给市场的是什么格局。同理,在未来,只要中端市场,能够用淘汰的产品,降低价格杀到低端市场,几乎就是血洗。所以,未来的局面,低端市场将会消失。所有做低端手机的,不但要承担高人工成本,还要承受低利润收益,不死等待何时???
       
这个世界以前是混沌的,慢慢有了秩序,如果不想死,就把自己放进没有秩序的产业中吧。


通信路上,一路相伴!

一个有态度的圈子!

官方微信号:tongxinquan_168,免费订阅中!

投稿:tongxinquan168@163.com,获高额回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