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抚琴一曲:静心

 T听香阁 2016-03-30

       人都是浮躁的,看太多的事物和所闻觉得原来这个世界并不是自己相信的那么平静。

        站在瀑布下,极涌而下的流水声冲破周边的平静。我们只感叹他的声势却忘记本身自然存在的水也是孤独的。

        茶经历了食用,药用,饮用三大阶段。这三大阶段也并不是完全分开的,只是某一个在某个时代处于主导地位而已。原始社会时代,由于食物缺乏,人们把茶当做食物,食茶占有主要角色。随着食茶而带来的益处,人们又了解了茶的药用功能,茶开始以药用为主导。茶被作为饮料是在汉代,但是这个时候茶仅仅作为兴奋提神和解酒的饮料,“倾须精爽键,忽似氛埃灭”,但并没有上升到精神内涵。

       陆羽的《茶经》可以说每一个懂茶或入门学习茶的朋友,基本上都会比可避免的接触到这本书籍。茶被赋予文化内涵是在魏晋时代,陆纳以茶待客,刘琨以茶解闷。

       茶道是一种文化,同时也是一种哲学。入味静心,淡然而处之。君子以茶代酒,处之荡然。

       同样其核心基本精神包括四点,即和,静,怡,真。

       和,以和为贵,和是中庸。和体现在茶味,酸甘苦涩等等,融入汤水之中。掌握到足够的水温,合理的量,一杯茶又是不同。

       静,茶室讲究静,古时讲究雅。会友,不在于人多在于知趣是否融洽。在安静的书房内,品一壶茶的甘甜,笑一笑就可以。无为,是道家所讲,同样茶道也是如此。修心养性,是一种事物或人都在讲。《黄帝内经》:“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其文中有将气,人有气方能养生。急躁容易伤心,动怒容易冲动。

       怡,是指人们在茶事活动中的精神享受。茶艺不一定说是道,但在动作中却融入道,道化自然。观察水的柔,茶的刚。慢慢淡化,一种包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真,真实存在,不带有任何掩饰。生活本该如此,但我们却做不到这点。茶,如此。不管你在怎么去遮挡或掩饰,他的味道就是这样。你所感觉的也是他所要给你的。

        有一茶需静心,事实上大多数有茶但不喝茶。忙忙碌碌忘却生活的那种味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