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紫砂矿料丨团泥

 逝去的青春记忆 2016-03-30



团泥是以自然存在状态命名,为非单一品种矿料,质性有软硬之分。根据不同矿料的共生状况,团泥有着不同的粉砂质类型。宜兴方言“团”、“缎”同音,并且大部分团泥类矿料烧成后呈多种黄缎色调,故也习惯成为“缎(段)泥”。

 

团泥是作为共生矿的形态和其他紫砂矿类一并采掘的,一般是以绿泥和紫泥融合共生的状态存在,有少部分是以绿泥和红泥融合共生的状态存在,以红泥和紫泥融合共生状态的形式极少。

 

团泥的烧成范围较宽,一般可以制作较大的作品。烧成后外观特征“骨多肉少”,色泽自然古朴。胎质大多具有相对较高的吸水率和气孔率,经不同的烧成温度或烧成气氛,能呈现多种深浅不一的色调。一些历史紫砂作品呈现如古铜、棕黄、驼灰、褐黄、赭灰、冷金黄等色调,其实均属于团泥范畴。

 

天然优质的团泥矿料烧成后呈色自然,胎质中砂质颗粒丰富,具有柔和的层次效果。因矿料中大小砂质颗粒烧成后收缩不一,形成胎质丰富的肌理质感,会呈现多种俗称的“鲨鱼皮”、“鱼籽”、“梨皮”等表状。劣质的团泥矿料烧成后颜色比较暗灰,表面具有干涩感,胎质中砂质颗粒也比较杂乱,外观色泽效果较差。有部分还会因共生结合矿料质性的较大差异,在制作时因不同颗粒软化程度不一,而将部分颗粒压碎,在胎质表面形成“拖尾”现象。


段泥壶欣赏




清道光 杨彭年制段泥诗文花蝶葫芦形壶



清 段泥莲蓬蟾钮壶



黄玉麟制仿供春全段泥树瘿壶


清晚期 段泥供春壶




申锡制茶熟香温款段泥方井壶




申锡制紫砂段泥汉砖文四方壶



清晚期 申锡 段泥方础壶


清晚期 玉成窑王东石制段泥提梁壶



清嘉道 石梅摹古款、石梅刻款宝礼盖款段泥斗方壶



王成窑何心舟制段泥诗文扁石壶



清 友竹铭段泥大南瓜壶




“星辰”款段泥刻山水东坡提梁壶



裴石民制段泥仿古壶



顾景舟 任淦庭 段泥竹节壶




顾景舟 段泥牛盖莲子壶



段泥弦纹三足提梁壶



吴云根 段泥柿子提梁壶



民国·朱可心制段泥一剪梅壶



吕尧臣制段泥贵妃出浴壶 



周桂珍 范曾合作 段泥单圈三足环龙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