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国煜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1994年8月参加工作,2007年12月获香港理工大学品质管理硕士学位,2009年7月任浙江省第一医院副院长。浙江省医院协会医院行政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青年联合会常务委员、医疗卫生界别组组长。曾获浙江大学先进共产党员、浙江大学青年教职工工作先进个人,多次获浙江大学先进工作者、浙江大学医学院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大家好!我和在座有些同志是见过面的,有些还比较陌生。我的题目是《省级龙头医院在分级诊疗中的地位》。 我们医院目前有三个院区,有将近400亩地,有两个国家重点学科、2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省、部级研究中心、基地有3个:1、教育部电子病历与智能专家系统工程研究中心,2、肝病和肝移植研究浙江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感染性疾病诊治。在医院的领军人才有工程院院士两位,还有一大堆优秀的人才、专家。 关于分级诊疗,从需求导向看,是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医疗资源科学配置,从利益导向看,是降低群众就医医疗费用,和提高医疗保险报销比例,以及提供更便捷有效的医疗服务。 我们在基层的人才队伍建设,医疗服务往往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有一系列的举措,包括定向培养农村社区医生,医生接受规范化培训以后,必须有4个月要到基层去,每一次晋升都要有基层的锻炼;第二项是以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载体建立合作关系,这个我们有财政资金补助,2013年我们浙江省出台了文件,要求每家城市三甲医院要与2到3家县级医院建立紧密的合作。 加强学科建设方面,浙江推出了“双下沉、两提升”措施(即:医学人才下沉、城市医院下沉,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群众满意率),推广县乡村一体化,我们今年年底要实现所有个县级医院要下沉到乡村,其中有很重要的指标,就是“双下沉”的地区,百姓留在县级医院内看病的就诊率要到达到90%。 分级诊疗启动了7个试点单位,有一些研究的课题和配套举措,省里面要求建立信息服务平台,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二级医院也都参与进来,目前还在试点阶段。 浙江省医改的总体设计,对上至城市三甲医院、下至社区这一级医疗机构,都有个垂直分工的链条。具体到我们医院所在的区域,我们在全国进行了比较早的探索,受托管理区人民医院,托管的原则有四个不变:权属关系不变,独立法人地位不变,公益性质不变,职工身份不变,合作期限是15年。 2008年10月8号我们签约,当时全国正在轰轰烈烈讨论新医改,我们当时心里没有底,不知道这个到底符不符合医改的条件。2009年4月6日,国务院公布新医改方案提到,可以通过托管等方式,促进医疗资源整合。我们才放心,因为我们的探索是符合条件的。 我们当时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只能自我探索,所以成立托管合作管理委员会,我们区卫生局两位领导,和我们医院派出的负责人,职责主要是审议批准合作总目标和年度具体目标,研究决定托管合作的重大事项,解决合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合作协议中未尽事宜。 医院所在的区是新设立的区,基础相当薄弱,对当地政府而言,现在区域内的有几家国家级开发区,医疗事业的发展远远滞后于社会的发展,所以政府想满足老百姓的需求。患者外流比例要减少,群众的满意度要提升,在总目标的基础上,到年底考核以后,患者外流比例和群众满意度跟我们的委托管理费是挂钩的。 我们的做法是:人才要下沉,提升基层医院首诊能力。我们派下去是输血,最关键的通过我们的传帮带,能够把被托管医院自己的人才培养起来,实现造血功能。 在座各位如果是县级医院的,对帮扶关系的体会应该比较深切,政府要付给我们的管理费,我们从里面拿出20%设立科教奖励基金,效果非常明显,促进了科研教学发展。业务指标提升也非常明显,不光当地的病人留下来了,还吸引了外地的病人来就医。 我们的探索也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值得各县市区借鉴。正是有了前期的探索,后来浙江省在我们的经验基础下,改良出了“双下沉、两提升”的工作。我们在所在区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管理方式,又跟周边几个区县牵手建设分院。我们在目前与6家医院合作的探索过程中,我们主要在技术、管理人才、信息、资金链等方面形成长效机制,真正结成命运共同体,我们不光要技术输出、还要文化输出、管理输出。 我们总医院跟分医院也共同打造一些信息化的平台,我们很重要的一点,除了派下去人才,下面人员的素质也要提升,所有的医务人员都到本部论训一次,规范化培训全部到本部做。2015年,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我们医院跟浦江和缙云建设了三个诊疗中心,这些中心在共同的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下,除了“双下沉、两提升”,慢慢形成了医疗联合体。双下沉两提升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 我们通过信息化的技术手段,来促进“双下沉、两提升”。这是我们运营的网络医疗服务平台,去年7月份,我们开展了远程病理中心,患者通过电子化扫描以后,到我们医院就诊。按照省卫生计生委的部署,不管是省级医院到县级医院,还是县级医院到省级医院,托管的双方,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双向转诊,信息化手段是一个很好的技术。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我们通过 “双下沉、两提升”,造福了当地基层的群众。从工作思考来说,我们都必须要强调政府主导,因地制宜,持续推进“三位一体”,努力构建分级诊疗双向转诊体系。 在座的各位很辛苦,医保、医药等部门如果不动员起来,我们的工作也很难开展,这就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推导。除了资源下沉,我们还是全国的培育基地,通过规范化培训,使各级医疗机构的水平能够达到同质化,最后让基层的老百姓享受跟省级大医院一样的医疗。这才是我们首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的完成。 总体而言,我们还在探索阶段,医改路漫漫,能不能达到顶峰很难讲,还得靠强有力的政府支持。谢谢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