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形意拳的兰亭序

 隐士的书屋 2016-03-30

形意拳的兰亭序----合劲漫谈

一纸兰亭序如此多娇,引得后世上至皇上李世民、历代达官贵人及文人墨客千百年来风靡不衰,可惜至今真迹踪影不见。当年有人以为李世民带进了昭陵,熟料黄巢把坟墓掘了个底朝天,也没有发现兰亭序的踪迹。后世又估摸着是武则天带进了乾陵,可是至今没有开掘,因此千古之迷仍将留待后人解开了。后人只能依历代书法名家临帖一睹风采,领略其中的意境。
据说王羲之当年是因和朋友在会嵇山曲水流觞玩得尽兴,山水佳境,朋友知己,情怀大开,仰观宇宙,俯察大地,感慨人生,使自己的书法艺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超水平发挥。千年绝艺由此问世,据说后来他自己再怎么写也无法达到那次的效果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境遇是难以再复制的。实际上不仅笔墨功底臻艺术绝境,其文畅谈人生哲理,意境也高超斐然,所以文字好、书法好、意境好才是天人合一的。书法也是一幅如画的悠然圣境啊!
杨氏太极拳风靡百年,有人称杨澄甫的太极拳体用全书拳照就是太极拳的兰亭序,此说也能成立。无论水平技艺,杨公当年已是炉火纯青,风采气势无匹。足堪后世楷模。我跟刘承德老师学太极,他说过现在练太极拳的劲力没有比杨公当年浑厚的。杨家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到杨澄甫发扬光大于全国,成为一大流派,其拳照称为兰亭序也很配位。后人能从其拳架和神态、意境里品出一二已足可受用一生。
形意拳也和太极拳一样是在清末民初大兴于世,引得无数英雄竞折腰,竞相深究。成为中国四大名拳之一也成就了很多英豪名传后世。李洛能八大弟子各有千秋,惜当时影像也不发达由于历来拳家保守,今人难得一窥他们练拳英姿。就是我的这一代师兄们也不愿意把练拳影像公之于世,即使公开也往往变点形象,防止丢东西。且过去都是在室内练拳,作用就是防止丢艺,也防止贼风侵袭。后来我才明白,真的艺术是看不去的,因为没人能像孙悟空那样钻到别人的心里一窥门径。
所以难得一见形意拳历代高手练拳英姿,像孙禄堂先生等公开出书的毕竟是少数,其也足以作为今人楷模。但至今却未闻哪一位拳家的照片可称形意拳的兰亭序。形意拳流派繁多,能得到一致的公认是很难的。
流派一多,众说纷纭,标准不好评判。即使有九要八法各种歌诀,但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莫衷一是。因此以拳照姿势来作为标准很难取得共识。
形意拳的精华不是套路,不是那些应用招式,公理性的打斗原则。惜现在练拳的多舍本逐末,套路练得精熟,也能应用一两下,但那不是形意拳的精华。形意拳的劲力才是精华,但不是普通的劲力。这是一种很高境界的东西,只是真能练出来的凤毛麟角。因为做不到六合。宋氏形意前辈以形意拳为基本,以内功经做指南,易筋经和洗髓经随身伴。据说也曾去河南拜访过心意拳名家买壮图。穷毕生精力才因此练成绝艺合劲。后来河北很多名家去山西取经多从宋家受益,兹不赘述。
传说宋铁麟先生在家坐着,有行家拜访者两人到跟前,师爷在椅子上想起身迎客,那两人却趋步上前按住师爷双肩使用暗力,阻止他起身。师爷要是起不来,就丢大人了,这两位出去就会说不过如此。师爷不含糊,知其不怀好意,出手崩拳二人飞出,撞到对面墙上,跌落地上,半天不得起身,在师爷的欺人太甚斥责声中悻悻而去。
换做一般人是绝无能力做到的,这就是形意拳真劲的魅力。
形意拳的这种劲力是无须通过姿势来表现的,因为有了这种力量,不拘任何姿势就可爆发。是不可阻挡的如海啸拍岸一般的能量。犹如暗夜突遇裂长空的闪电,目不及瞬照亮大地。惜能者代不数人,宋铁麟师爷是有这种劲力的,这在孙老师对他的艺术描述中可见一斑。
其后学中唯我师父田种兰聪明绝顶,悟出了此种劲力,这就是他最后使吴立孝开始打他如领个孩子玩那样轻松到没有办法的真实原因。一来吴立孝师伯年事渐高,主要的还是田老师有了这种恐怖的力量,无法破解。不仅如此,在后来的下代比武中,师兄田宝林的惊艳一击,也绝非什么秘技绝手法,而就是这种捷若电场的合劲。
形意拳有明暗化劲之说,其实与太极八卦一样,最高境界都是一样的,只是能达到的人极少,据说当年万籁声因和杨澄甫私下比武,惹下麻烦,赵鑫州找到尚云祥才摆平此事。尚云祥先生的功力据说杨先生见了都感到震撼。能够半步崩拳打天下及太极拳普及,功夫到不了合劲这一步,是难以在武林威震一方的。
 不仅形意拳,从古代优秀典籍来看,其他武术也有如此境界者,故此有了这种力量,练什么都是形意拳;没有,则练形意拳也不是形意拳。拳击散打上千磅,但那不是合劲,没有合劲的功效。形意拳也能有上千磅力道,但是作用效果更加可怖,不仅有拳击的效果,而且任你有金钟罩护身,也难以抵御一下。以神击神不是传说。但相对的,如果拳击和散打运动员有了这种力道,那足可以华山论剑傲视群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了。
不过古代经典也告诫,此种东西须谨之密之,若传之非人,则会受天谴。就是六合自古无双传的意思。很多人不得真传,故难以成就,有的人即使得了也难以练成,悟性不到。有的人也成了,但是不明道理,以致身后竟无继承衣钵者。
我的师父田种兰以其绝顶聪明,进入师爷门下后,经过艰苦砥砺,悟出合劲,并最终更进一层形成绝劲,这是一个天才的武者。是故别人怎么也防不住他,也抵御不了他瘦骨嶙峋的胳膊发出的千斤效力;而自己身上贴金,别人更无法摸到他。可惜绝劲传人不二,几成绝响。田宝林师兄的艺术在平遥,其他地方没有了一语,值得玩味。真佛不露相,露相非真人,后人多雾里看花,旁门左道横行。
此种绝艺并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此种艺术超凡入圣,古典文献也有记载,比如内功经。古人也有达如此境界者,只是所写出的东西今人如看天书多看不懂,因为不知道道理。看有些今人写的书,从事武术研究的专家从字面中最多是推测,就很可惜了。就如兰亭序,真的见不到,只有临摹的可供欣赏,空留无尽的遗憾。后人说师父田种兰在宋家学的东西很少,不如某些人学得多,但最根本的精华掌握了。以自己的天性,以师爷的绝顶演示,吴立孝师伯的鼎力帮助,精华掌握了,这才是弥足珍贵的。据师兄说,师父在世武术方面感恩的就两个人,一是宋铁麟师爷、一是吴立孝师伯。在世时也并无独立门户的想法,他也绝非是数典忘祖之人。即使当时师爷并没有告之合劲,也讲不清楚,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言传身教之下,肯定有启发和一鳞半爪的演示。
诚然,师父田种兰学艺过程遭遇了很多磨难,但退一步说,如果没有入宋家的门,也许不能成就这种艺术。也只有他这种有恒心和毅力,又能欣羡师爷的功夫,且能付出毕生精力用心之人才能悟出,这就是一般人和雄才的区别。我曾问过师兄,有的人很聪明,也和师爷师父关系甚好,为何没能练成?师兄答,有的人说也不行,有的人没有那个水平。
很多练形意的毕生也未听说过合劲,更别说练出来,我想当年即使很多人到宋家拜访,没有一定的深厚感情倾囊而授也是不可能的。真能得到的在武林独立门户则是很可能的。所谓明暗化劲练出来的也未必有合劲,但是有了合劲,这些都不是事。
所以形意拳的劲力---合劲才应是兰亭序一样价值的国粹,也可以说是中华武术的最高境界。这是一个无形的文化遗产,书法的可以临摹观赏,可以传给后人。但是这种劲力却无法以有形来继承。当且仅当有缘人才能一窥真容。
值此清明到来之际,深深怀念列位形意前辈、感恩我的师父田种兰;师兄米克俭、李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